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及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四个渠道:民间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和外国援助.民间捐赠虽然是非营利组织理想的收入来源,但事实上在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慈善不足"是世界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普遍现象.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通过分析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对我国解决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筹资问题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官民二重性"既是造成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特殊性的主要原因,又是对其特点最精确的概括.本文从我国非营利组织"官民二重性"的发展历史及其与政府、民间的关系等三方面对其进行历史、客观、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应从自身的"二重性"事实出发,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发挥和发展其公共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作为政府救助的积极补充,以充分调动社会与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有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为此,需要建立社会救助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协作机制,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并拓展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4.
为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做好全省民间组织的会计管理工作,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举办的四川省《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班于4月11日在眉山市润丰宾馆开班。此次培训的对象为2005年4月1日前经四川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民间组织负责人(包括理事长或秘书长、法定代表)和财会人员。培训内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其衔接规定、国家有关会计管理的政策法规、民间组织年检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翟新 《社会科学》2003,(7):28-33
日本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国际协作活动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始迅猛发展 ,其原因之一在于政府的行政扶持。文章认为 :日本政府通过确立官民协调机制、多样化的资金援助、协助培养人才等制度 ,使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和影响力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6.
非营利组织与社会公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营利组织通过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参与国际民间交流,对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费筹措困难、结构不合理、行政色彩浓厚以及社会公信度不高,成为制约我国非营利组织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社团的整体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加快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相似文献   

7.
造成我国当前住房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民间性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体系的运行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没有创建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的思想认识。发达国家的住房协会等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都是住房制度的重要参与主体,与政府、私营地产企业共同构成多元化、多渠道的住房供给体系,促进了住房制度的平稳运行。我国也应积极调动民间力量,鼓励和扶持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改革事业,缓解居住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8.
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顾昕 《河北学刊》2005,25(1):11-17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深化,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在市场经济中,民间非营利组织构成公共部门和营利部门之外的第三部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计划经济体系的遗产,事业单位在整个非营利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出现了走向企业化和民营化的变革。在事业单位的改革过程中,国家扮演能力促进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一个规范的非营利组织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国家也可以通过种种手段,培育民间非营利组织自主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不仅是完善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增强社会能力的关键环节,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落脚点,还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与功能的完善。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阻碍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从这样的高度来看,我国财政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定位偏低,既有理论上的滞后,又有制度建设、政策目标及对策的缺陷,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因此,首先须破除一个认知误区,即非营利组织运作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捐赠,而不是财政资金。发达国家的实践显示,其非营利组织平均约有34%的收入来自公共部门,其中,社会服务和健康领域的非营利组织50%以上的收入来自政府。支持方式大体分为整笔拨款、具体项目资助、政府购买、贷款和贷款保证、服务消费券或报销制度。因此,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公共需要,完善我国财政支持非营利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理论、制度、政策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数量和资金规模日渐扩大,但收入管理水平却处于低级阶段,因而应结合我国的现状,参照国外民非组织收入管理的先进经验,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民非组织的认定标准,简化管理机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有市场竞争观念,打造品牌竞争力,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拓展其他业务收入,开发募捐市场,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援助。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是指政府部门和企业之外,以非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 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分配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五大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非营利组织开始呈蓬勃增长之势,目前已覆盖了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安全、教育和研究、环境与动物保护、文化艺术、体育竞赛、扶贫和弱势群体保护、宗教事务等非常广泛的社会领域。西方非营利组织建立在慈善、博爱和志愿等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这一社会的“第三部门”,已成为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伙伴、公平分配资源的手段、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西方社会的成功发展启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会不断推动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非营利组织实行的那种有别于政府和市场的运行规则,已使其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国的“事业单位”应改称为非营利组织,同时依靠健全的法律和“管办分离、分类管理、目标约束、购买服务”的管理方式推动其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非营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方兴未艾。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需要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的支持。本文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 ,对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框架做出梳理 ,并指出其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性非营利组织成长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尔平 《人文杂志》2002,(6):131-135
市民社会的缺失极大地影响到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公民通过非营利组织维护自己的权益 ,影响和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是公民社会的题中之意。中国民间组织发展历史及政治性非营利组织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 ,政治性非营利组织是一把双刃剑 ,它们既可兴邦 ,也能乱国。从政府机构分离、自上而下形成与国家合作互补的非营利组织 ,是当前中国政治性非营利组织的成长模式。随着政治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政治性非营利组织既与政府合作互补 ,也致力于监督政府行为、限制政府滥用权力。  相似文献   

14.
徐建邦 《理论界》2007,(11):87-92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Organization)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互益性、服务性的非政府、非企业的社会组织。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非营利组织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与社会责任,明确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并加以测度,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内部机制看,对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社会责任做理论分析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进行社会责任测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除了市场(企业)与政府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或者说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根据、漏洞及完善,从而为继续寻找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理论根据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是与营利组织和政治组织并立的一种组织类型.围绕"全球结社革命"、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非营利组织的模式、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以及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分析和评价.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研究存在三种取向:规范取向、事实取向和行动取向.这三种取向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范式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相关活动开始陆续开展。政府、教育机构及专业培训机构(支持型非营利组织)是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活动开展的主要主体。以与非营利组织发展高度密不可分的相关重大事件及重大变革为参考节点,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先后走过了起步,本土化,规范化,不断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四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表现出与时代背景高度吻合的时代特征。对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进行客观考量、分析是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全球性的“社团革命”悄然兴起,全球都正在经历一场引人注目的创立民间非营利或非政府组织的高潮,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显示着社团对社会的作用,并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同时与“社团”相关的“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等概念也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而它们的基本涵义及其与社团的关系一直以来却比较模糊。对此作一简单评述,可以比较清晰地呈现它们的基本范畴及其与社团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际春、张扬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属性与组织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市场的法律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厘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了它的立法规范及其调整。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功能(包括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社会协调与治理、政策倡导与影响)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并因之而影响社会;由此,也可以将其分为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等四种类别。陈旭清着重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非传统安全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性,认为非营利组织从总的方面来看,对非传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会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张帆利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失灵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研究非营利组织,认为作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两种重要方式,非营利组织和劳动力市场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两者同生共存,缺一不可。陈秋苹则透过公共治理的视角观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认为非营利组织面临公共权力冲突、社会角色冲突、经济利益冲突时,需要在责权对等的原则下,通过主客观责任互动,唤起每个人的志愿公益精神,构建公共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非营利组织的法学概念与法治化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际春、张扬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属性与组织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市场的法律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厘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了它的立法规范及其调整。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功能(包括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社会协调与治理、政策倡导与影响)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并因之而影响社会;由此,也可以将其分为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等四种类别。陈旭清着重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非传统安全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性,认为非营利组织从总的方面来看,对非传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会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张帆利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失灵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研究非营利组织,认为作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两种重要方式,非营利组织和劳动力市场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两者同生共存,缺一不可。陈秋苹则透过公共治理的视角观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认为非营利组织面临公共权力冲突、社会角色冲突、经济利益冲突时,需要在责权对等的原则下,通过主客观责任互动,唤起每个人的志愿公益精神,构建公共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