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蜀 《可乐》2010,(11):67-67
马英九专程拜会陈树菊,从她手上一口气买了价值两万元新台币的青菜,成为她最大的客户。他盛赞她是台湾的“爱心大使”,展现了台湾人的善良,展现了台湾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台湾文学在现代有着与某个地区不尽相同的历史际遇和文化机缘,她从一开始就处于日本统治这样一个特殊背景,这就决定了她的发展形态具有特殊性,从台湾被日本割据、后又为国民党政权长期踞守的政治变迁看,这是一部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抗争承传的艰难历史,也留下了国民党政治文化的深刻烙痕。台湾文学是一个具有多重研究意义的对象。即她的形成过程经历着对抗强权、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从中国现代文的框架中观察台湾现代文化的文学在现代的发展,不难看出,她不只是一般意义的省区文学,而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有特色的支脉,曾经历着种种的磨难,台湾文学也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部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10,(5):6-6
2010年3月23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艺人贾静雯和前夫孙志浩争女案近日出现逆转,据悉她不但打赢官司,连梧桐妹都跟在身边被她从美国带回台湾。  相似文献   

4.
百万步的爱     
成小晟 《百姓生活》2011,(11):28-28
他是台湾环保局焚化炉的一名普通工人,20多年前,热爱旅游的他利用假期徒步走完了台湾。那时的他青春洋溢,充满幻想。后来,通过亲友的介绍他结识了漂亮的她。结婚前,他曾许诺要带她环岛旅行,但忙碌的生活一直让这个计划无限期推后。对此,她从未有过怨言。  相似文献   

5.
资讯     
《广告拜读教》李欣频/著电子工业出版社李欣频被称为大陆出版界缺席已久的创意生活家。她写过台湾卖的最好的广告作品集,《14堂人生创意书》已经重印35次;她还是台湾诚品书店的特约文案,将普通的商场文案诠释成美丽的散文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台湾顶级商场的样本集合,更是一本经得起反复阅读的小品文集。  相似文献   

6.
作为台湾文坛上引人瞩目的高产女作家,郭良蕙不仅游走于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中间地带,拥有广泛的社会读者群,而且以她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题材的大胆碰撞,挑战了官方文学话语的权力场域.其小说创作内容从传统的男性社会横跨到现代社会,通过对台湾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女性情感境遇的审视,传达了作者有关婚姻爱情问题的深层思考.特别是她对性爱题材的尖锐触及,突破了台湾文学的创作禁区,并引发出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台湾文坛风波.  相似文献   

7.
龙应台素以杂文著称,1985年出版的《野火集》风靡一时,在台湾乃至整个华文创作圈掀起了一阵"龙卷风",其人、其文及其思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评论。她的文章犹如一把利剑挑开了台湾社会的各种毒刺,她的思想冷峻犀利,她的语言铿锵有力直指人心。《野火集》是龙应台倾注心血而成的批评力作,它的发展影响、批判精神以及语言风格都是龙氏锋利思想的直接表露。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的二年级学生,我的同桌是一位来自我国宝岛台湾的女孩——吕盈莹。她的家乡在台湾地区新北市。第一眼见到她时,就感觉她像春天里温和的风,及腰长发更添文静气息,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双城大不同2009年暑假,吕盈莹和家人来到上海,那一年她才小学6年级,上海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很陌生,吕盈莹经历了一段较长的适应期。她笑着说,当时特别想回台湾……但在几年问,她慢慢习惯了上海的学习生活,更慢慢喜欢上了上海。说起对于上海的第一印象,吕盈莹说是"快"。原来刚到上海  相似文献   

9.
蒋鑫富 《华人时刊》2009,(12):28-31
2009年7月9日。台北市国际会议中心。 徐爱华站在第二届两岸女企业家经贸论坛的讲台上,作着她精彩的五分钟的演讲。她说,当我踏上美丽的宝岛——台湾,我就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笔下那一张古老的《地图》:"旧大陆是他的母亲。岛屿是他的妻。新大陆是他的情人。  相似文献   

10.
钟怡雯在台湾散文界具有突出的地位,是新世代散文作家中最耀眼的代表。她以独树一帜的散文风格,几乎囊括了台湾重要文学奖散文组的第一名。她是马华文学谱系中极具实力的承先启后者,是承简媜而下技艺超群的女性散文第六代。本文以钟怡雯散文集为研究对象,从散文的内容和创作技巧角度,探讨其散文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对台湾游有着深深的情结。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儿媳妇深知我的心事,多次劝我去台湾走走。她一手为我搞定了去台湾旅游的事,说实在话,旅游价格不菲,对我来说,真有些舍不得。她的举动让我还没有去旅游,就感到心里暖呼呼的。当年,我的岳父带着还未成年的小儿子去了台湾,一去五十余年杳无音信。改革开放初,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岳父、妻舅。妻子又把岳母  相似文献   

12.
<正>她是台湾"第一名媛";她的代言费已经与林志玲并驾齐驱;她没有林志玲的嗲气,有的是豪门的背景和略显传奇的人生——8岁拥有人生中的第一颗钻石、12岁拥有第一只Chanel包包、论感情,她13岁在圣诞Party上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三侨集团董事长的公子,大她7岁的廖镇汉。15岁孙芸芸主动表白,21岁两人结婚,如今已有两个女儿;论职业,作为"台湾第一名媛"以及微风广场的少奶  相似文献   

13.
她是高龄产妇的心肝宝贝,可一出生就与众不同。她的头上长着血管瘤。小脚勾着,大便发白,哭闹不止。在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后的手术中。沈阳的医生发现宝宝竟没有胆管,也没有胆,只好原封不动地缝上了刀口…… 身为医学博士的大姨发现了台湾的长庚医院可以治这种病。她给院长陈肇隆先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救信。几经周折,无胆宝宝在台湾成功获救。  相似文献   

14.
大姐罗兰     
1948年春,年轻的大姐靳佩芬(罗兰)怀着去远方开创一番事业的心情,只身一人漂洋过海去了台湾。 一别40年,音讯全无。万万没有想到,她写的一本长篇小说《飘雪的春天》,竟成为使者,帮助我们找到了她。 那是1982年,我的大女儿在香港,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看小说,但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飘雪的春天》。她越往下看,越感到书中的许多情节就像我曾对她讲述过的外公家。女儿不解地想:“这不会是奇妙的巧合吧,该书作者是台湾作家罗兰。她是谁呢?她怎么会知道外公家这么多事?”女儿急忙给  相似文献   

15.
张诵圣教授是美国汉学界台湾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她在台湾现代派小说、台湾文学史方面的研究,对中国大陆学界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她将后发现代国家的现代主义的观照焦点,从时间性的赝品、殖民焦虑,转移到外来文学话语在本土结构中容涵、转化、生根的过程;她用半自律、网络状、具流动性的"文学场域"的观念来扭转一般文学史研究以作家、作品、思潮为中心的实性倾向.张诵圣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线性时间叙述转向共时问题结构,进行关系主义探讨的富于启示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作为一个女子的邓丽君,其实人生很是坎坷。她的歌,或许也是对她自身哀伤的抚慰。曾看到台湾作家席慕蓉的一段往事。小时候,席慕蓉最喜欢唱李叔同的《送别》,而她一向严肃的父亲有一天忽然要她唱来听。受宠若惊的席慕蓉于是认真唱起来,但只唱了一  相似文献   

17.
建阁 《新天地》2012,(8):26-27
今年53岁的张平宜曾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在台湾新闻界多次获最高奖项,做出了让世人刮目的成绩,她因为自己的职业接触到麻风村,并荣获"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以及"第六届中华慈善奖"。一在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毕业一年后,张平宜当上了一名记者。张平宜从来都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女人,她采写的都是自己关心的选题,像艾滋病人、无国籍难民、精神病患者之类。为了做一个艾滋病专题,张平宜整整"观察"了7年,凭着作品获得了"吴舜文新闻奖"。她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大,年薪也过了百万元。结婚后,张平宜和丈夫、儿子住在台湾一栋四层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1,(5):47-47
事件发生在1949年,事件的主角朱秀华当年在台湾金门被海盗杀死,她死不瞑目,于是她便借助一名台湾的村女林罔腰重投人间。当时吴秋得突然发现他的太太林罔腰不醒人世,于是便把她立即送到医院,结果死于不明的原因。后来在林罔腰出殡那天,她的尸体竟在众人眼前突然起来,并对众人说:“我叫朱秀华,我已借助林罔腰的身体复活。”  相似文献   

19.
近日逛书市,翻到新书《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证严是台湾著名女高僧。她见台湾寺庙中每天香客盈门,香火不断,乃感慨地对信徒们说:“你们每天求神拜佛,别忘了家中二老是你们堂上的活佛。” 我不是佛教徒,不懂佛门教义。但证严法师的这句话,却使我思索良久,感慨颇多。与其讲她在弘法布道,不如说是箴规人心。  相似文献   

20.
席慕蓉,以她至情至美的诗和散文在台湾独树一帜,然后一阵清风似地吹过海峡,征服祖国大陆万千读者。作家席慕蓉同时也是画家,她的油画创作很出色。不过她很不情愿接受采访,她更习惯用她喜爱的笔谈方式。对我们是个例外,就因为我们之中年龄最长的老记者拉白是她的蒙古族同乡,打电话的正宗蒙语使她改变了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