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批评方法,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作为一种诗学审美的方法论,其诗意内涵在学人间产生了广泛争鸣。当下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取向:一者以童庆炳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主张文化诗学不要脱离文学本身而去追捧日常生活中非诗意和反诗意的事物,而要将关注的视点投向文学文本;一者以陶东风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学者,主张文化诗学研究应该可以将研究的视点从文学文本延伸到诸如广告等大众日常喜闻乐见的事物之中。两者间的争议就在于对诗意审美对象的分歧上。其实"文化诗学"在主张审美性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将诗意的内涵泛化,将一切雅俗共赏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事物纳入我们的研究范围,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取舍。  相似文献   

2.
周华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2):119-122
文章以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的哲学沉思,来观照贾樟柯电影对生存的独特表达。文章认为,贾樟柯的电影展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尤其展示了他们因缺失"识别如此境况的能力",而带来的"后悲剧性";精神家园的破碎,更是使他们成为永远"在路上"漂泊的零余人。非"诗意地安居"的生存表达,是贾樟柯电影关注底层生活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诗意的生存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论者多是就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立论申说,而笔者则将其视为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点,纵向地追溯其源流,横向地探寻其同道,说明诗意的生存是中西诗哲的共同追求,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在德国,它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派的理想,它由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奠立,后经荷尔德林,特别是海德格尔的阐释,成为一个著名的命题。具体说来,诗意的生存应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维度,前者意在人生的皈依及意义,后者则指向自我生命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通过"诗",把人类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以实现对永恒的追求。它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对美好未来的企望,包括完善的人、完善的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在中国,诗意的生存是儒道两家的共同理想,为历代士人所追求,其中的陶渊明不仅有其"思",而且有其"行",实实在在地实现了自我的诗意生存,这一点是颇有理论建树的德国诗哲所未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多元性、经济的多样化、环境的复杂性对人类心理的强大影响以及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多样性,使人的非理性因素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条件和范围,并加以正确地引导,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使它和理性因素一道共筑精神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诗意的栖居"。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关涉这种文学的资质确证和价值立场。互联网的数码祛魅方式用“读图”的视觉直观替代了文字书写的隽永韵味,使得“纸面”凝聚的文学性被“界面”的感觉撒播所碾碎,以“赛博空间”的新型审美关系改写了已有的文学成规,造成了艺术经典性的消解。网络文学要走进文学历史的节点,赢得艺术的尊重,应该探询文学性的“返魅”路径,重新打造自己的电子诗意。  相似文献   

6.
阿来的长篇小说《空山》叙事独特,平淡不失奇崛,神秘不失诗意,哀婉不失理想。故事本位的回归,通过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与心理,揭示特定时代人们的心灵世界。阿来的身份不存在"边缘化"的问题,对其创作也不应该有"非主流化"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庄周梦蝶"寓言故事在文学史上被化用入诗的现象较多。本文选取最为典型的唐代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呈现的意蕴不同,梳理出唐代诗人对此典的诗意解读历程。  相似文献   

8.
郝广才以诗意韵律的表达在自创的故事编织中得心应手,又以强强联手的组合、创意性的转换等创造在绘本的编辑出版上卓尔不群。诗意与创造的追求是其创造力的表征,也是格林文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9.
鲁迅杂文是值得重视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在一个所谓文学终结的时代,有必要重提鲁迅杂文的诗意特征。鲁迅杂文最基本的诗意特征是对人的生存的解蔽、开启、领悟,对真理的言说。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杂文是另一个"文学终结"时代对文学的拓展,因此在数字化、图像化的时代,鲁迅杂文启示着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的文学现象,许多学者以其他学科或者西方文艺思想为理论基础对网络文学作出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而一直无人证明作为我国古典文艺理论大成之作的《文心雕龙》的文论思想对网络文学进行阐释的有效性。从网络文学的思想、形式和创作技法等方面尝试运用《文心雕龙》之中的"心"、"通变"、"夸饰"等文艺原理进行分析对比,可知《文心雕龙》阐释网络文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