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婚姻是人类繁衍自己后代的文明形式 ,是构成家庭、产生宗族的基础。早期满族的婚姻形态处处渗透了宗法的色彩和内容 ,以宗族家族利益为目的 ,财产作为婚嫁中介 ,严门第等原则成为制约满族婚姻缔结的宗法性因素 ;包办婚、收继婚、早婚、一夫多妻等婚姻习俗 ,反映了宗法的族权、父权、夫权在满族家庭婚姻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 ,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性  相似文献   

2.
宗法封建关系是世界各国早期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家长式的从属依附关系。我国古代蒙古族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史学界未曾作过探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在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 ,探讨古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清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特点、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成因 ,很有历史意义。清代蒙古族存在宗法封建关系 ,有多方面独特的表现形态和特色 ,对蒙古族和我国清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土归流前,土家族的婚姻较为自由。改土归流后,土家族的婚俗失去了许多原有的民族特色,与汉族的婚俗趋于同化,封建伦理道德的烙印十分明显,在婚姻缔结原则、婚姻形态和婚姻缔结程序中都具有强烈的宗法性。土家族婚俗中的宗法性因素至今仍有其残余形态,对此应加以改造利用,以利于土家族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男女结合暮合晨分、来去自由的婚姻形式称作"访妻婚"。"访妻婚"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早期婚姻形态,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过,据研究,日本古代长期存在"访妻婚",直到15世纪左右的封建社会中期以后,"访妻婚"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访妻婚"能如此长期地存在于日本历史上,是与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同时,其长期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两性观念。本文主要从经济因素、古代家族世系以及影响等方面对日本历史上的"访妻婚"作简单地考察。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的婚姻形态保存了原始时代的许多种不同的婚俗。以娣媵制为主的一夫多妻制盛行于春秋社会,交错姑舅表婚原则是这种婚姻所实行的范围,屡见于《左传》的"通”是另一种合法的婚姻形式,这是并存于春秋社会的两种主要的婚姻形态。节日野合在许多地方仍存,血缘婚并未绝迹,女娶男嫁之俗在某些地区还较流行,父子、叔侄共妻已遭时人非议,兄弟共妻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战国变法才最终在中国历史上确立起了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6.
人类婚姻家庭是一个历史过程,迄今为止的发展可以分为五种形态:杂婚、血缘婚、普那路亚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婚。每种婚姻形态都是被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都与当时人类的生活状况相适应。 在中华民族的婚姻发展史上,是不是也同样存在过普那路亚家庭形态呢?  相似文献   

7.
中表婚探源     
中表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夏、商、周时代,从上古姑舅称谓及上古史料得知,中表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产物,是早期人类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的表现形态.从西南少数民族遗留的风俗中可以推测出,远古时中表婚的表现类型为三种.周代同姓不婚制度的实行,推进了中表婚的进程,使它在众多婚姻形态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表婚革除了群婚制的弊端,又有利于部落间的联盟,在当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诗歌的重要题材,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解读可以发现中国婚姻史上存在四种基本形态无偶婚、寻偶婚、配偶婚和择偶婚,这四种形态各有其流变和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者依然遵循着摩尔根假定的婚姻家庭关系的进化模式 ,认为中国婚姻形态也必定经历了“乱婚”及“血缘婚”阶段 ,硬造中国古代的婚姻史体系。事实上 ,婚姻形态是具体的多样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早期两性结合方式 ,“乱婚”和“血缘婚”并不是人类婚姻史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阶段。因而 ,中国婚姻史有必要重新构建自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澧水流域土家婚姻形态经历由血缘婚、对偶婚进入单偶婚的发展过程。土家地区仍有收继婚、姑表婚、招郎婚等原始婚姻形态残余。土家婚姻礼仪包括“求亲”、“定亲”、“择期”、“结婚”、“回门”五大程序。  相似文献   

11.
自1612年起,后金统治者通过联姻、和亲的方式与蒙古诸部建立同盟关系.以满洲入关为分界线,早期满蒙联姻主要分为1612年-1643年、1644年-1689年两个时期.满蒙联姻与满洲、蒙古、明廷间的战与和有着密切关系,而满蒙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平等交往、联盟、统一军令、建立盟旗制度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蒙元前期后妃的几种主要婚姻缔结途径,指出其在这一时期不同于汉族政权后妃的原始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以及她们在婚姻中依附于男性的实质地位,与汉族政权后妃无异,从这一侧面考察蒙元前期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3.
蒙古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设立,基础在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蒙古人民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风俗习惯,并通过制定法的形式加以固定。早在蒙古古代的婚姻家庭制度中,现代意义的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已经有所体现,可以说,蒙古古代婚姻制度为现代文明时期的婚姻制度的设立、完善起到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异族通婚对语言模式的演变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异族通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汉族母亲将汉语带进家庭,并影响子女家庭语言模式。异族通婚家庭语言模式演变的决定因素是社会语言环境,其中工作语言和邻里语言是最重要的因素。蒙古语文教育对蒙古语的保持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社会环境的汉化趋势强劲,那么学校蒙古语文教育最终抵挡不住来自社会的压力。婚姻观和语言观演变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家庭中有异族通婚或异族通婚史,家庭成员在社会中多用汉语,一般会赞同或包容异族通婚、转用汉语。各种语言模式的家庭,不论有没有实践基础,都表示赞同使用双语,因为它是异族通婚家庭各方能够接受的言语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汉字“归、家、室”所反映出的婚嫁习俗 ,说明这些婚姻形式主要是在《诗经》及其以后的年代 ,它以一夫一妻制为主要形式。该形式以男权为主 ,女嫁到男家。女以有夫为有家 ,男以妻为室为家。并非人类社会学家所论述的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时期的偶婚制 ,即婚姻关系不确定 ,男到女家的走婚或夜访婚形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赣西北S村闪婚现象的实地调研发现,由村庄父权文化基础、铝合金经济所形塑出的"再地域化"组织网络、父辈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等因素综合形成的父权经济文化网络仍存在于当今乡村社会生活中。父权的延续,既是宗族社会父权文化结构和意识形态维持自身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是青年农民工在市场竞争和生存逻辑驱使下寻求代际支持、发展事业的需要。只要子代不具备自主生活的能力,父权就可以与社会流动相互融合、相互强化,编织出一张无主体的权力之网,推动S村青年闪婚现象的发生并再生产出村庄秩序。  相似文献   

17.
Living apart together (LAT) relationship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tect against both the erosion of autonomy whilst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erosion of resources following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Because of the freedom that results, for those individuals who are concerned with these matters, LAT relationships offer more scope for intimacy and emotional connectedness than either marriage or cohabitation do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behind the choice to LAT, particularly in the over 45?years old age group, and questions whether LAT can be used as a form of political resistance against oppressive patriarchal structures. The author signals future social policy i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is bourgeoning relationship form.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围绕摩尔根《古代社会》做了一系列阐释,将社会性别问题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在马克思看来,财产权是家庭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财产的占有和分配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地位显要。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父权制血缘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家庭婚姻关系特别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转化的根本原因。财产关系的变化使家庭婚姻关系从母系氏族走向了父系氏族,父权制度更通过财产关系获得了政治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当中的优势位置。父权制度通过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力量将其自身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因女性问题的根源在于财产所有制和继承关系,财产所有制继承关系成为凌驾于女性甚至全人类之上并产生剥削和私有制关系。只有解除剥削和私有制关系的基础上消灭财产关系作为社会唯一根本的衡量标准的社会形态,女性问题才能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左传》所记婚姻现象的分析,认为春秋时期的婚姻具有形式多样化和目的政治化的两大特征。其中,娶、媵、烝、报现象的存在,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从人者"的社会地位;而奔、择、通现象的存在,则反映了人性本能对自由与爱情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