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阳汉画与汉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汉画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政治方面,既反映了汉代贵族阶层的奢侈生活,又反映了汉代奴婢的生活情况,还反映了汉代的等级制度。经济方面,有表现汉代生产的耕耘图、牵牛图、捕鱼图、狩猎图、武库图等,还有大量的表现汉代田庄经济的画像。思想方面,反映了汉代的儒家思想、阴阳观念、神仙思想、谶纬迷信思想等。文化艺术方面,反映了汉代舞蹈、音乐、杂技的繁盛情况。科学技术方面,表现了汉代天文学、建筑学等的发达情况。  相似文献   

2.
来了,过了,累了,倦了,疲了,病了,怕了……这就是检查给我们老师的感觉。检查是开展工作的一种手段,和开会一样,检查似乎已成为一种无法取代、必不可少的工作方式。尤其是作为上级,检查是了解、指导、督促、深入开展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他们以非凡的才智和胆识、无比的胸襟和气度分别领导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作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我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我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批判"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江泽民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先后经过了湘、桂、黔、滇、川、康、甘、青、陕、宁等省的壮、瑶、苗、侗、土家、彝、布依、藏、羌、仡佬、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其间,由于红军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援,因而有效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所以对红军在长征期间贯彻执行的民族政策,必须给予充分的估价。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军队优良作风的培育,逐步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三大民主等一整套优良作风。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促进了官兵团结、军民团结和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锤炼部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夺取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建立了新型官兵关系,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毛泽东精心培育的这些人民军队优良作风,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实现了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7.
自1976年10月以后,中国的当代文学进入了一个空前的激动和兴奋的时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刚刚逝别一个痛苦的、漫长的时代,终于从荒漠与压抑中走向充满绿意的明媚的春天;当最初的一束阳光穿过早春的天宇,于是,古老的、麻木的、昏睡的大地苏醒了,一切的青春、一切的憧憬、一切的生命萌动了。于是,有了欢呼、笑语、哭泣与愤怒,有了追求、期待、不满、抗争与向往,也有了思考、批判、挑战和创造……。总之,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现有的稳定秩序都遭到了无情的破坏。而随着一个痛苦时代的终结,一个伟大时代的降临,我们的文学也开始复活,开始回到它原有的生命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扩大了统一战线,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共帮助下,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发展了三民主义,指导了两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实现,取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良三纳履     
周朝末年,诸侯混战,最后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韩国的丞相姓张,是贵族出身。他有个小独生子叫张良,又叫张子房。这孩子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灭了韩国,张丞相一家都成了亡国奴。9年之后,秦国统一了六国,赢政当上了始皇帝。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进入边区,使边区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边区政府制定了一些新的法规,尤其是有关婚姻方面的规定。自由、文明、平等的婚姻观念逐步为边区人民所接受,人们摈弃了旧式的封建婚姻习俗,建立了新的、平等的男女婚姻关系。陕甘宁边区的婚姻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风俗的改变为新中国婚姻法的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