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寇向驻守在芦沟桥的中国驻军29军发动进攻,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的号召下,团结起来,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全面的抗战活动。 居住在抗战前线的北平回民同胞,坚决响应我党的号召迅速组织“北平回民守土后援会”,并于1937年7月29日发出通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誓本牺牲到底的精神为我政  相似文献   

2.
东北老教育家车向忱身负国仇家恨,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陕西创办私立东北竞存学校,安辑东北流亡难童,立志要为抗战培养革命力量,为将来的建设培养人才.竞存学校的创办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支持.在车向忱的带领下,东北竞存学校的学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皖南事变后,廖承志在香港积极调动旅港文化人的作用,与香港抗战报人相濡以沫、共同奋斗,开辟各种文化宣传阵地,参与创办或协助创办了《华商报》、《大众生活》等多种抗日救亡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既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批了"东方慕尼黑"阴谋,声援了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爱国活动,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又促使香港从"文化沙漠"转变为"文化绿洲",保障了党的新闻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了各项革命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宁夏少年战地服务团,成立于1937年冬,系原宁夏省立实验小学高年级学生组成。在中共宁夏工委领导下,努力于抗日救亡之宣传。战歌溢于黄河两岸,足迹遍于紫塞内外。马鸿逵为推行蒋介石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之政策,龟缩于塞上,铜臭是逐。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一生,以极大的精力从事书刊编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做为这些经验的结晶,也凝结着他的精湛的编辑思想。本文拟对鲁迅一生所编辑的重要书刊逐一加以考察,并力图对鲁迅的编辑工作经验和编辑思想加以总结和探讨。 一、等办刊物,以求“新生” ——鲁迅与《新生》杂志 鲁迅的编辑工作是与他的文学活动同时开始的,其标志就是一九○七年在日本留学时弃医从文,筹办《新生》杂志这件事。 鲁迅为什么要创办杂志呢?他以为,要拯救自己苦难的祖国,使祖国获得新生,最重要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香港的中文刊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开始至香港沦陷前,各派政治力量为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沟通内地与海外联系,开展对外宣传,克服了新闻检查、出版发行等困难,创办了多种刊物,使香港成为战时的一个重要的出版中心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革命报刊已影印出版的有十三种,现简介如下: (一)《解放周刊》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1941年8月31日终刊,共出134期。有时事评论、论著、理论研究、文艺、捷报、特辑、各地通讯、翻译、来信等栏,以时事评论为主。它着重报导中国共产党对时事的态度和看法。《解放周刊》为16开本,每期24页以上,1966年由人民出版社影印为七集。 (二)《群众周刊》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刊物。1937年12月11日创刊于汉口,潘梓年任编辑兼发行人。1949年10月20日在香港终刊,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个刊物。1955年人民出版社影印262期,分为四卷,止于1947年3月2日。创刊启事中说:“出版本刊,固然是愿意把自  相似文献   

8.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之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办刊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著名的新闻时政刊物。本文拟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做一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玉林 《中华魂》2008,(12):67-67
我是从《中华魂》杂志创刊至今的老读者,已订阅14个年头了。我是这个刊物的受益者和传播者。我认真学习、积极宣传、努力践行刊物的宗旨:传播优良传统、讴歌中华文明、弘扬延安精神、锤炼四有新人,被人们称为  相似文献   

10.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我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高举抗日救亡大旗深入华北敌后,到敌寇统治的心脏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与凶恶的日本法西斯进行殊死搏杀,积极开辟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为最终彻底打败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我作为开辟平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亲历者,回忆当年与敌斗争的峥嵘岁月清晰如昨,历历在目,令人永难忘怀。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1920年到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赤光》杂志是他与当时在欧的进步青年创办起来的。《赤光》是手工刻写油印的刊物,现在在法国里昂市图书馆尚存有17期。周恩来、王若飞、李富春、邓小平、瞿秋白、  相似文献   

12.
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在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整个中国大地上都翻腾起抗日救亡的怒潮,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没例外。那时课本上讲抗日救亡,歌曲里唱抗日救亡,连少年儿童读物中也充满了抗日救亡的篇章。我读过“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听说过销毁日本货的壮举,看过令人毛骨惊然的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也有在日寇刺刀和炸弹下几乎丧生的亲身经历。虽然那时我还只不过是个孩子,但这一切都不得不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8月15日至21日,上海书展在世贸商城如期举行。本届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为期7天的书展,吸引了近19万人次的读者。据笔者观察,参观本次书展的青年学生比例不小。那么,除了课本之外,你喜欢读书吗?你认为读书有用吗?本期我们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报道了大量与宗教相关的内容,并借此向外界宣传了自身的宗教观。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积极争取教徒,引导其参加抗战;正面客观报道宗教界的抗日救亡活动;以俄为师专设政府机构管理宗教事务,并努力践行宗教自由政策。质而言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对于自身与宗教关系的自我调适与更新。  相似文献   

15.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室摆满了花篮、贺词,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袁宝华、现任校长纪宝成,以及黄达、卫兴华、苏星、许毅、林兆木、胡代光、刘树成、肖灼基、魏杰、王振中等首都经济学界知名学者百余人在此汇聚一堂,隆重庆祝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涛教授从教60周年。宋涛教授1914年生于皖北,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陕北公学毕业后,1940年3月便从事教学工作。1950年初,中央决定创办中国人民大学,他被任命为经济学系主任。此后,他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  相似文献   

17.
浣芬同志: 来函收到。你是哪县人?我是卢氏县人,“五四”时期在河南省立二中读书,宿舍在省府紧东边,教室在大(?或小)纸坊街。一九二五年,第三国际派了一个顾问团到汴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工作,我又在那儿工作约一年。解放初期,到汴开过几次会,此后再未返汴了。我爱开封,永远怀念它。我爱人也是老府门(?)女师学生。闲话少叙,按题答问:  相似文献   

18.
吴玉章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玉章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在留学日本期间积极组织革命活动,筹办共进会,促成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并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创办具有较强革命性质、具有进步意义的刊物《四川》;参与策划了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针对清朝权贵的暗杀活动,并参与了广州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作为四川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之一,策动了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为辛亥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高西林是山西机床厂的离休老干部,今年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了。母亲1937年2月参加革命,曾是牺盟会的女战士。母亲虽一生坎坎坷坷,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对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始终不变,前几年还和牺盟会的老战士们受到老领导薄一波同志的亲切接见。 母亲离休后,经常读书、看报、作画,特别是爱看《山西老年》杂志,每期的每篇文章必读。她说,《山西老年》杂志内容最丰富,真是言老人事、表老人志、抒老人情、解老人难的好刊物。刊物上关于老年人养老治病、健身、学习、处理家庭关系、国内外大  相似文献   

20.
"汉代文化研究"栏目创办于1986年,原名为"南阳汉代画像石研究",1989年更名为"东汉文史研究",1994年改为现名。至今已经出版整整100期,100期对时间的长河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一个刊物来说,已经匆匆走过了22年。22年的时光流转,22年的编辑新老更替,每个编辑办好这个栏目的赤心却始终不改。该栏目吸引了全国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的稿件,共发表汉代文化研究论文321篇,其中有60余篇被权威文摘刊物转摘,先后获得"栏目设置优秀奖"、"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等荣誉,《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河南省报刊动态》、《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都曾对该栏目做过报道,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表示祝贺,他们关心我刊,支持我刊,为我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现以笔谈形式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