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运用原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关于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学说,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美感产生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机理,科学而缜密地解释了美感的个别差异、美感的发展变化、美感的加强与减弱的中枢生理原因,从而将心理学和美学中关于美感问题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美感     
体育美感是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美学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环节 ,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效应。深入研究体育美感 ,对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美化人民生活 ,净化社会风气 ,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美感论     
城市人是城市的建造者和居住者,城市反映了城市人的精神、意志、审美情趣。由于城市人生存于城市之中,城市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在城市中都能得到满足。城市人的生存与城市有种种深刻的联系,在这生命体验之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人的三重生命都能得到满足时,这时获得的情感体验就是美的体验。这种对城市美感的分析属于城市美学的基础性工作,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反响,真正有益于美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美感可基于其载体作内向运动和外向运动。就传统绘画而言,美感的内向运动产生传统绘画原则框架内的新美术形态,美感的外向运动产生传统绘画原则框架外的新美术形态。  相似文献   

5.
过去学术界往往局限于从实践活动出发去讨论美感,因而把美感与现实活动中的实际的愉悦即满足感混同起来,该文着重从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于实际活动的审美活动出发去讨论美感,指出美感只不相对于审美活动而存在,是审美活动所造就的主体效应:一种自由的愉悦即超越感。它不再以外在的功利事物而是以内在的情感的自我实现、不再以外部行为而是以独立的内部调节来作为媒介,因此是对于超越性的生命活动的鼓励,也因此,才形成统一“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于一身的“超功利性”这一根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庄子论美感与众不同,他从哲学层面探讨了最符合人自身、最有利于人的生命活动的感受,提出了"至乐"的概念,即人的最大的快乐就是"至乐"。"至乐无乐",是他的美感论的核心。他所谓的美感,是哲学之"道"向美学的演化。表现出的"无乐",是人超越外物、理解人生宇宙的本质和长期实践的结果,因而具有超越性、内省性、自然性、直觉性、独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揭示了人们长期忽视科学美的主要原因,论述了科学美的本质特征:1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予反映自然界的和谐;2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科学美感和科学鉴赏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感的社会根源问题众说纷纭,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美学家都对其作出了不同的却又同是片面的解释.本文运用辩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哲学高度剖析了美感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美感慨不是象唯心主义者断定的是由什么神秘的能力产生,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说由动物本能产生,美感又能产生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因为即使是人用于审美的感官也是劳动创造的和在生产劳动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来自清以他的至情妙笔,通过时一些典型细节的捕捉和描述,表达了他对父亲、儿女、妻子的至亲深情。这里有感激,有眷恋,有喜爱,亦有自责,有愧疚,有悔恨。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亲情美感,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浓郁的人情美的熏染和陶冶。这种朴素自然的关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情的纯美,这与情感日益淡漠的当代社会的人情关系无疑是一种对比,引人深思,催人反省。这种审美教育作用对接受者不是耳提面命,而是“润物细无声”,是以其中的真、善、美打动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人生在世,除了实“用”、求“真”、向“善”,重要的还有爱“美”.对“美”之所爱,即对事物的美的存在之爱,亦即爱中生成的美感.美感的意义在于,一是它决定着美学必然是关于美感之感的学科;一是它直接美涉着人回到人本身,物回到物本身,是其所是,如其所是,从而美感具体而微地呈现着自由感、生命感、陶醉感和美的本体同一感.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悲剧小说具有别样的美感 :悲凉美。在小说中通过悲凉意象的构建和凄郁情调的营造得以表现“真悲”。即题材选择、叙述视角、表现方法等方面都采用“冷处理”方式 ,选择悲剧内容与形式的反作用 ,从而达到强烈的悲剧震撼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美和美感不是先在的,也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中同步生成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形式就是美,在实践自由中,因对象形式与其主观目的相契合而产生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也即美感。  相似文献   

13.
论医古文语言的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古文是用文言写成的古代医药文献 ,医古文语言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话语系统 ,不仅孕大含深 ,而且气韵生动 ,多种美感纷呈。可以从情致美、典雅美、辩证美、韵律美四个方面探讨医古文语言的美感  相似文献   

14.
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美是语言审美因素的首要因素。轻声作为重要的语言成分之一及重要的语流音变现象,它带给人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视角下,轻声具有灵动有致的节律美、轻巧柔和的音质美、口语应用的模糊美、语音流变的自然美等美感特征,这是理解轻声这种语音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论羌族碉楼建筑美感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碉楼建筑是集战争、宗教等为一体的建筑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战争防御而达到生存之目的,再经过建筑形式寄托精神希望,两者相辅相成而形成碉楼建筑美感,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黑虎羌碉、桃坪羌碉和木卡羌碉。  相似文献   

16.
方东美的时空观整体上呈现三横三纵立体架构.三横是指他的时空观是在希腊、近代欧洲和中国三种形态的横向比较中展开;三纵是指他对时空的分析,有一个由原始含义至外部特征再至生命情调与美感的三度递进过程.希腊人居有限时空,据实观物,但生命和谐完满;近代欧洲人将时空抽象化、无限化,常驰情入幻,常将生命陷入虚妄欲求之中不能自拔;中国...  相似文献   

17.
美感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理体验,吸引人们去揭示其中的奇妙神秘。美感常常让人进入忘我的境界,进入一个活泼灵动的心理状态。美诱人心动,美感是一个自发产生、自我组织的过程,美感高峰体验是一种复杂微妙而又高度有序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多层累、开放性、创造性的“实践创造论”美感论。这个美感论超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庸俗社会学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等多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体;超越单一心理因素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人类整个心理活动的整体,并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因素;超越了形而上学的美感论,辩证地揭示了人类的美感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变化、发展的过程。蒋孔阳的美感论超越性,可以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的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先秦儒道美学的特点是,在不同的价值关系模式中建构起了丰富的美感论.其中,儒家确立了以"中和"为美的价值关系模式,道家确立了以"合道"为美的价值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刘爽  于雪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77-79
从现代影视广告中的美感因素着手,通过对美感及美感诱导的分析,证实美感因素在现代影视广告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存在能够提高注目率,感染情绪,诱发购买欲望及渲染品牌。并通过对以往成功的影视广告案例的分析,论证了一则成功的广告不能缺少美感诱导策略的运用,要充分、有创造性地利用美感诱导策略,用有活力的美感创作来提高我国的影视广告发展。同时,也对当今影视广告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和评述,指出在使用美感诱导策略中,考虑受众的审美感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