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只是暂时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社会主义火种还存在,它必然会带来烧毁整个旧世界的熊熊烈火.社会主义已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只能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它锻炼了人民,纯洁了党的队伍,社会主义高潮定将到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阐述了资本主义具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使劳动社会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列宁的论述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向众说纷纭,其原因在于所取标准的不一致.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从资本主义的整体因素出发,而不应各执一端.如是则世界近代史的分期应为:第一时期1500年地理大发现──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夕,第二时期1775年──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第三时期190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三个时期清晰地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季余 《中华魂》2010,(2):22-22
当年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即将陷于低潮的时候,资本主义的“领头羊”们简直高兴得难以自持,以为“莫予毒也已”.天下是他们的了。孰料好景不长,资本主义接连出现危机和震荡.近年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弄得他们手忙脚乱。更严重的是.不久他们即惊愕地发现,社会主义并没有被他们“不战而胜”,不单蒸蒸日上的社会主义中国傲然挺立.而且就在他们的萧墙之内,社会主义思想也是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5.
洪仁的文化观是以西方文化为主,批判与继承传统文化为辅,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根据太平天国的实际需要,批判其糟粕,继承其精华.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采取肯定的态度,热情地赞扬、大力地传播,要把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国富兵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洪仁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人.他的文化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践已证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跨越.但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这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析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两种经济思潮的产生、发展和相互支替的过程,并阐过了其基本的经济理论及政治主张,指出两种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其自身理论发展的结果,也是西方经济学家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所面临的严峻经济现实的回答.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若无视根本原因的存在,则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规救其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邓小平都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过渡时期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又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不同的时期相继提出、发展了如下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的观点:1. 允许资本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改变社会主义经济落后状态的必然要求;2. 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是马列关于过渡学说的主要内容;3. 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基本需要;4. 学习和汲取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流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马克思晚年设想的实质是:开辟东方社会发展的非资本主义道路,也就是说.东方社会完全可以通过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来实现社会主义前途。马克思在晚年设想中所开辟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即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同时代发达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用现代生产力改造落后生产方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一条东方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东方落后国家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这一特定理论课题的特定本质内容,就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失去了“一国两制”的全部意义.而“一国两制”能够由科学构想变成客观现实,是由矛盾同一性的本质、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必然代作资本主义这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本位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17世纪40年代,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品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美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也那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世界普遍建立起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除了有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有繁荣的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销售市场.这就要求有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保证各种市场以及市场之间的交往,金币本位制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1816年英国制订了《金水位制度法案》①率先采用了金本位制度。此后,德国、丹麦、瑞典、…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深入具体的考察和阐释:1.它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2.它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3.它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4.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华魂》2010,(12):11-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早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是“以农为经”,全面发展中国的农业,并指明了改良农业的切实方案;其次是。以商为纬”,谋国家之富强,体现出与传统“重本抑末”观的显著不同;再次是民生主义,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同时对劳苦大众给予了深厚的同情.孙中山早期经济思想的文化渊源,一方面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包括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有关学说.他对待中国和西方的文化,都是采取历史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态度,而不是盲目排斥或承袭.  相似文献   

15.
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发展战略袁秀华战后,尤其是在1955年──1973年间,日本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日本经济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从一个因战争破坏经济几乎濒于绝境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对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出的诸多矛盾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在当代资本主义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是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封建教育。自1840年以后.新的资本主义教育被移植到中国来。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这个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而且充满了斗争和反复.但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教育制度终于建立起来。中国的特殊国情使移植过来的资本主义教育.扭曲变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经过资产阶级教育家的长期探索和奋争,新教育体制不断改进和完善.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标志新教育体制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下断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使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本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消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宁向东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剩余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目的的规律。只要存在简品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就必然发生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却一直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  相似文献   

20.
王伟光 《中华魂》2012,(15):26-27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刮起了欧债危机狂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此造就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久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乃至“占领伦敦”运动,促进了此起彼伏的罢工、示威、游行活动。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继而转化为意识形态危机.激起了意识形态的争执。生活在西方的许多人,上至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下至不少平民百姓.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