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诸侯经济”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诸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区域性障碍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是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为主线,循着重新构造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进行的。随着中央权力的逐步下放和分散,地方政府作为行政权力主体和区域利益主体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方政策机理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强调制度层面的改革和转换政府职能,注重地方政府行为的单方面作用,相对忽略地方政府辖区内企业主体和市场结构的利益导向。当前应从注重区域经济个体发展向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为背景,通过深入分析区域内政府、企业和市场三大主体的相互关系,在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地方政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分权化的改革推进了地方政府独立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并引发地方政府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类型主要体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辖区企业之间。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主要体现在区域制度、区域增长和区域管理权限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流动性要素和制度、政策上的博弈,与辖区企业的博弈则体现为权责之争。三种类型的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发展均产生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认真的回顾,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同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与发展相适应的模式,是今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十年来,在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调整国家与企业关系的同时,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进行了调整。通过打破传统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扩大、调动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各级地方政府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功器。但是,这种改革思路的重大缺陷在于仅仅还只是单纯的行政性扩权,在中央政府过多地把宏观经济管理的决策权放给地方政府的同时,忽略了相应的约束机制的构造,没能及时明确界定中央与地  相似文献   

5.
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制度创新与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政府在经济领域分权的展开,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激烈竞争.传统的地方政府竞争是在区域市场割据的地方保护下进行的,往往是一种低水平的资源性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无法展开,制度创新也就无法深入.因而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制度竞争与创新实现区域发展,首先就要突破地方保护,建立务实创新型政府,进而通过核心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最终实现地方政府竞争的秩序,达到区域的和谐与善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向人们预示:全方位、立体推进式的改革方案在省级区域断难奏效。这不仅因为改革的宏观配套本身是超越区域的政策现象,而且由于地方政府只拥有纵向行政关系新划定的改革有限和行动空间。如果说,许多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有赖于中央决策和全国协同动作的话,那么,在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法治化的目标是保障中央和地方政府产业促进政策的实现,一方面需要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布局和公共投资的拉动,另一方面则需要地方政府之间协调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法治化应从尊重社会多元利益、完善公共政策咨询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健全区域经济治理机制,以及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促进"立法及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当前,增值税“扩围”改革中的税收收入分配是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重大问题,能否合理解决成为本次增值税“扩围”改革成败的关键,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在目前中国地方政府财政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应以此次增值税“扩围”改革为契机,健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体系,努力使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从源头上缓解地方政府财政紧迫的窘况,完善税收体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沿海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且有着丰富的土地、岸线和生态资源优势,但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央、地方政府发展策略的转变,为江苏省沿海欠发达地区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阶段信息传递博弈模型论证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的存在性和产生的内在机理,文章认为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并成为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合作适应性调整的外在压力,地方财政收益变化是地方政府行为适应性调整的加油阀,区域间外部竞争压力使地方政府行为适应性调整成为必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合作适应性调整是地方政府在新经济增长格局下满足其政治晋升和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棘手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关系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能否协调得好,关系到整个国家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和整个杜会能否长治久安。因此,如何科学规范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科学地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和义务,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法制的轨道上协调运行,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所以,加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一、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转型期的市场主体结构表现为企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三元主体结构并存。地方政府在改革初期对培育市场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央政府的放权以及地方政府权力的加大,地方政府日益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种情况极易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状况。所以,处理三者的关系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确立三方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最终才可能做到"三个和尚都有水吃"。  相似文献   

13.
论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区域管理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国民经济分级管理体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成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空前发展和从未有过的建设高潮。然而,由于宏观调控理论的滞后和基础的薄弱性,特别是由于有关区域经济这个中观层次的管理理论迟迟没有形成,致使区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而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近几年所出现的区域经济失控、地方政府行为短期化等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研究区域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理论,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考奚昌颐财政体制,指的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与管理形式,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既定财力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试图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在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经济分权的同时,保留了政治上的中央集权。这种独特的财政分权制度事实上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加剧,造成了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化,形成了地方政府"为GDP增长而竞争"的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态势是构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同时也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目标取向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法制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而以中央立法型供给模式和以行政区划为地域范围的地方立法型供给模式已不能适应区域法制建设的需要了。要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协作的优势,并创新地方立法协作方式,使之成为区域法制构建中的主要法律规范供给模式。而制定区域共同规章、将示范法引入其中以及赋予一定层次的政府协议以法律效力,是构建区域法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过去30多年所创造的经济持续增长奇迹与中国独特的央地模式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地方自主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命题,为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提供了一个研究视角。经济剩余分享者和政治权力竞争者的双重身份构成中国地方政府自主性的内在驱动力。伴随着分权化改革,市场机制的引入促使地方政府从一种封闭性自主向约束性自主转变,而这种受市场引导和中央适度控制的约束性自主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但经济绩效导向的片面发展主义和地方自主性失衡附带的社会代价提醒我们,必须考虑地方自主性的限度问题。国家要改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组合,实现政府与社会互相塑造的嵌入式自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地区间经济交往的加深和区域经济的逐渐形成,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地方政府在推进区域经济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定位的偏差与行为失效,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以陕北为例,从调整地方政府自身的职能出发,以“有效性”为标尺,科学定位、全面规范政府行为,推动陕北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行政区行政"的层层阻力。化解行政区行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矛盾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在于区域内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因为行政区经济的产生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行政区的"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其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区域政治协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从现状来看,实现我国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必须创新区域行政立法方式、建立区域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区域地方政府间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是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稳定的大局。在几年来经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讨论中,政治学界侧重于从政治整合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经济、法律控制,经济学界则主要从财税体制的角度认识问题,提出对策。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中央与地方关系仅仅看成是政府内部的关系,而不是从政府外和政府内两个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