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经历了一个“去粗存精”的人为筛选过程.这种所谓的“纯文学”其实是当时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据特定历史语境需要而人为建构起的“文学史共识”.先锋作家们的自我确立意识和寄生性写作姿态及其与上海“新潮批评圈子”的共谋关系,使得“先锋小说”日趋统一和规整.“先锋小说”在文学史上获取合法地位的同时也在悄然建立新的话语霸权.现在的文学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先锋作家和批评家的文学趣味和评价标准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新时期文学以来,各种先锋文学思潮新浪叠起,各领风骚,但旋即走向写实.我们通过回顾"先锋派"文学的兴衰发展历程及新写实小说的兴起,走进文学史深处的当事作家,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从先锋走向写实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现实主义思潮和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不同境遇的原因,进而来论述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发展轮廓.  相似文献   

3.
"新历史主义"并非西方的专用词,它在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就可究其源、探其本。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与整个当代文学紧密相融,它随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一起萌芽于80年代初中期,并以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的样式成为90年代文坛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新风。它是中国作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下现实不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的实践累积而成的,具有明显区别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中国特色"。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践中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归纳出中国文化诗学与西方新历史主义从产生到建构其内涵的独立性及其特征的部分相似性,还可以窥探到文化诗学理论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新写实小说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作为80年代中后期小说创作处于低谷时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它以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人的生存处境的展示以及它的哲理意味和超脱的审美风格对中国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开启了文学园地的一个新的领域。文章分析了新写实小说产生的原因,概括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以确立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莫言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莫言的创作给当下的文学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1987年《人民文学》和《收获》集束刊登了先锋小说,这预示着先锋小说在当代大陆文学中有了一席之地。试图从分析《收获》的刊登动机分析入手,揭示80年代先锋小说的意识形态性:它们是作为"多元化"的"一元"被纳入的,同时也是当时知识分子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叶兆言的历史题材小说已不是经典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其具有颠覆意义的先锋价值,对文学观念和与作形式的冲击,在当代文学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本文通过对其先锋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分析,阐述作家寻找反历史中与重建历史叙事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拥有女性视角的网络穿越小说的崛起成为一股新的文学力量。小说中注重表观女性对话语权的争取,尊重价值标准,体现了当代女性自我认同的复苏,对爱情和事业的双重追求表达了当代女性的价值标准,女性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在小说中也获得了宣泄。但是,传统的男性话语权仍然在虚拟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女性意识的完全觉醒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年仅三十四岁的乌热尔图,是活跃在当今我国文坛上的一个鄂温克族青年作家.他的“森林小说”异军突起,引起文学界的广泛注意.比较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雷达等同志称赞他是“聪慧的文学猎人”①、“背着猎枪的作家”②、“蜚声中外的文学新星”③.一九七六年以来,他发表的二十余篇小说,几乎有二分之一分别获得各种文学奖.他是继王蒙之后,又一个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的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乌热尔图的创作时间不长,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他饱  相似文献   

10.
试图对先锋文学的文学精神和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影响给出新的解析,认为先锋文学借助形式的革新将理想的文学精神呈现出来,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内省和领悟,又拓展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并将二者融于一炉;不管先锋文学的形式革命多么强烈,都难以掩盖其应有的文学精神的指向,虽然先锋作家作为创作群体已经消失,但先锋文学的实验和探索在新生代那里得到了传承,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易晖 《东方论坛》2008,(1):52-60
金庸小说,正经历着一个从上世纪80年代的通俗小说到90年代以降的“经典化”的过程,一些学界人士热衷于将原本属于通俗文学范畴的金庸小说研究推向所谓的“金学”。金庸小说无疑是大众文学的经典,它的畅销性、长销性以及为读者带来的密集的阅读快感确保了这一点,但并不等于它是一般意义的文学经典甚至文化经典。金庸研究的根本意义恐怕也不在于将它客观化、对象化地树为经典,采取超然物外的文学批评的立场。实际上,金庸小说(或者说“金庸现象”)为我们展现出关于当代“文学/文化生活”的难得的“近身性”,它是“文本讲述的时代”与“讲述文本的时代”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几部美国小说中共有的“英雄原型”的母题形象。该母题在美国文学中的首次出现是在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中,后来在纳撒尼尔·霍桑的《年轻的古德曼·布朗》、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D·J·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等经典小说中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并成为小说的主题思想之一。不仅如此,该母题还被其它许多美国文学作品采用和演绎,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和思想内涵,在美国文学传统主题中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3.
论20世纪90年代“乡下人进城”小说的故事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的小说故事,其全部情节模式是按照“进城一还乡一再进城”的逻辑循环完成的,这一情节模式的艺术价值,在于记录了故事主人公们的“边际人”身份及其思想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开始“转型”。在许多学者看来,余华转型后的小说不再一味地展示暴力与苦难,而是强调忍受、乐观,和“温情地受难”。但在笔者看来,对苦难的展示与“忍受”并非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层思想主旨,而再现由传统社会步入消费社会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现代中国人“经验”的日趋萎缩与贫乏,以及面对这种困境而试图重新整合“经验”的努力,成为余华“转型”后小说的深刻主题。正是对这一独特而深刻主题的挖掘与艺术表现,凸显了余华“转型”后的小说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写实小说”一员主将的池莉的小说创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无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都给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池莉的小说也必将带着这种思想和艺术的独特风格,在新时代的文学百花园中,展现着自己优雅的姿态。  相似文献   

16.
陆机才高博洽,工于诗文,辞采富赡,其才思与作品备受时人及后人的赞赏。从西晋经东晋至南朝,诸多文士或继承其创作技巧,如陆云学习其模拟技巧、陶渊明承袭其挽歌诗创作手法、谢胱追踪其锤炼字词技法等;或评议、鉴赏其文学作品,如张华、葛洪、刘勰、钟嵘等皆通过品评的方式对其诗文予以褒扬;或选录其名篇佳作,如萧统《文选》,采用的具体方式虽不同,但都对陆机之作予以高度评价,体现出较大范围、较高程度的接受。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重要的“三农”题材作家之一,张炜的小说呈现了现代性冲击之下乡土中国的发展与裂变,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并在社会学批评、心理分析批评以及形式批评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张炜小说研究的新发展,深入张炜的文本世界及其精神内核,就必须立足于新时期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乃至全球化的中国语境特别是中国乡村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同时,以自然权利诉求和现代性断裂为研究视角,准确理解和阐释张炜重要的文学实践,探究张炜小说丰富多元的文本内蕴。  相似文献   

18.
穆旦成长于一个"新与旧"亟待重新"适应"的时代,时代语境之中关于"新"与"旧"的协商、"传统"之于写作者的历史效力等因素构成了某种潜在的力量,暗中修正着穆旦的写作:穆旦写作带有明显的"非中国化"特征,但以杜甫、陶渊明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象与诗学资源始终潜藏于其内心之中,在不同人生阶段,通过不同样式呈现出来。这显示了中国新诗写作发展到这一时期,在古典诗学资源传承命题上的新局势,即随着时代生活的新变,个人成长背景的潜移,古典文学资源之于写作的效应不再是直接施予,而是沉潜为某种精神性的背景。此种发掘,有助于更好地窥见穆旦那一代人的历史境遇与诗学冲动,同时,也能为理解新诗与古典诗学传统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李恭忠《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一文,梳理了孙中山领袖形象的形成过程,阐释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的内涵及其在近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沈世培等《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一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解读,认为辛亥革命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会党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社会力量。梁家贵《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阐述了会党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原因和意义,分析了双方最终分道扬镳的缘由。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慈善思想发生嬗变,传统慈善事业开始了新陈代谢过程。蔡勤禹《清末民初慈善思想的嬗变》一文,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慈善思想的发展和转变,认为这种转变是中国从传统慈善事业走向以制度化和法制化为前提的社会保障事业的过渡,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中国"形象书写深受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对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持守,对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与认识。这种创作态势,对探寻"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但其可能的偏狭又会成为一种制约和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