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用人犹如立标杆、树旗帜,不让老实人吃亏,就是在全社会树立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
<正>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用人的基本价值导向。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唯在用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必须从评价机理上去鉴别,从制度设计上去激励,从用人行动上去支持,真正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一、老实人的评价机理何谓老实人?从其字面理解,"老实"是形容词,其中一个义项是指诚实,"老实人"即是"诚实的人"。  相似文献   

3.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选人用人要坚持的重要导向.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对此心存疑惑,他们认为老实人固然可信,但不可用.显然,这是对老实人的一种偏见,是对老实人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4.
<正>"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实现干部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导向,但在用人实践中,由于受人性、文化、制度及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近年,我们从以人为本出发,积极探索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不让老实人吃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让老实人吃亏",是干部工作中选人用人要坚持的重要导向。然而,现实中有许多人对此心存疑惑,他们认为老实人固然可信,但不可用。显然,这是对老实人的一种偏见,是对老实人的一种误解。一、为老实人正名,扬老实人美德  相似文献   

6.
"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但用人中的"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现象,构成了对这一原则的直接挑战.领导肩负着选人用人的重要责任,必须切实炼就慧眼、坚守原则,防止被"哭声"蒙蔽和扰乱,尤其对"不爱哭"的老实人应予以特别关注.这既是对领导识才鉴贤能力和公道正派品质的现实考验,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盼.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近年来,舞阳县注重在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导向作用方面探索新路子,完善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近年来,舞阳县注重在充分发挥干部工作的导向作用方面探索新路子,完善新机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是领导干部要炼就一双识别老实人的"火眼金睛",不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为什么许多老实人被耽搁荒废而错失提拔使用的"黄金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及时、准确辨别  相似文献   

10.
永新公司近年来积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使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老实人”得到提拔重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这种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做法不仅赢得了职工群众的好评,也在公司树立了廉洁从政的新风正气,为公司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本文着重介绍该公司的选人用人机制,以期该大家启发。  相似文献   

11.
雷辉  朱祖纯 《决策探索》2009,(23):73-75
选官用官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何谓“老实人”,如何发现“老实人”,如何确保“老实人”提拔后继续老实……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组织部部长培训班上指出,要知人善任,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  相似文献   

12.
王成章 《领导科学》2007,(15):30-31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指出,要做好干部工作,不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按照这一要求,干部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主动发挥优势,协助党委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中央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到"重用老实人",显然是一种趋势。不过,这并不意味我们要把老实人从党员干部群体中区分开来,为老实人量身定做一套专门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之后,中组部鲜明地提出了"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主张。其实,投机钻营者得利固然是因为其善于伪装,而有些干部"吃亏"也多半缘于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5.
用人重在导向"。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导向非常受基层干部欢迎,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的情况看,如何做到让这三类基层干部"不吃亏",值得深入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陈国华 《决策》2011,(7):86-86
“中梗阻”现象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多数人有看法、没办法。有趣的是,有的人大呼“中梗阻”如何如何可恶,然而用镜子一照,他自己也许就是“中梗阻”中的一员。我们抓执行力抓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抓不出令人满意的成效。为什么?因为执行认真的人或许没市场,执行不认真的人反而有市场。李源潮同志讲:“不让老实人吃亏”,但实际上吃亏的恐怕还是老实人。  相似文献   

17.
魏信德 《领导文萃》2009,(16):38-38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规”,即: “居而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如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德为先"选用干部这一正确导向,既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还要特别警惕带有一定的投机性、正在滑向危险边缘、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但在一些地方的官场又不断得到提拔甚至重用的干部。当前,带病提拔已经成为干部人事工作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决防止和纠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当前,一些地方在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中,把竞岗者的工作经历、年度考核结果、奖惩等情况通过一定办法折合成分数,作为选拔干部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这种方法就是适岗评价. 目前,适岗评价的操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前置式.在适岗评价中取得规定的名次,竞岗者方可参加笔试、面试等考试环节.适岗评价结果不再对竞争性选拔的后续环节产生影响.第二种,等同式.将适岗评价等同于考试的一个环节,和笔试、面试成绩按照一定权重综合计算分数,确定进入下一轮的人选.第三种,全程式.  相似文献   

20.
注重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是新时期建设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安心基层建功立业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湖南省委坚持"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不断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