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官场文学通过社会转型时期官场权利生态的准确描摹和文人官员内心隐秘世界的深入探究,对时代发展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冷静的理性审视,表现出深刻的人文情怀,显示出历史理性和人文情怀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2.
海登怀特是叙事历史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着重关注了文学与历史之间边界的模糊性。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作为一种横跨历史与文学的创作样式体现了历史与文学的互渗。文章主要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通过对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的分析,从意识形态、美学和道德三个方面来考察历史建构的维度,继而展现个体记忆取代官方记忆,小写历史取代大写历史,多元异质声音共存的后现代史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海登·怀特的“历史若文学”的思想从叙事层面上消除了历史和文学之间的界限,使人们对历史与文学之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血路》、《花腔》两部作品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此思想的回应。这提示我们不要再把文学当作是虚构、历史著作当作真实这样一种眼光来看待文学和历史,而要以更开放的胸襟和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新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来寻求二者有效对话和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古今中外理论家对历史话语文学性的研究,发现历史话语有两种文学因素:装饰性文学因素和结构性文学因素.历史话语的装饰性文学因素属于一般修辞学的范围,是历史话语的一种外在点缀;与之不同,叙事作为历史话语的结构性文学因素,在一个历史话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构成性作用,它是历史话语最基本的生命形式.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所谈论的历史话语的文学性即着眼于后者,这是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理论的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媒介变迁对于所传播的内容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媒介融合式的变迁更是以裂变的能量级影响着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的整个过程,文学的整体形态尤其是小说形态也因此不断发生着变迁。截取从"话本小说"到"网络小说"等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横断面,剖析小说变迁背后所渗透的媒介逻辑,可以发现这种变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新闻学的视角探究伤痕文学出现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伤痕文学具有新闻的宣传意义和揭露功能;伤痕文学充分吸收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特点;伤痕文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真实信息的迫切要求;伤痕文学的出现加剧了文学的新闻化和事件化。  相似文献   

7.
黄石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点城市,要在文化建设上苦练内功,发展繁荣黄石文学是其重要举措。向天笑是黄石文学界的优秀代表,他通过持久的创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在分析向天笑文学创作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黄石文学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市要繁荣黄石文学可以从提供贴心服务、突显矿冶特色、整合文化资源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甘建华两本新闻作品集为例,探讨深度报道的深度在于作者文化视角的选择。即作者选择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统一的文化视角便可写出有深度的报道来。文章认为,甘建华报道的深度即在此文化视角下所表现出来的悲悯情怀和他富有特色的表达方式以及他的作品所提供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界对所谓"正统"历史题材小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的话语权、话语策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90年代以来批评界的某些变化以及社会思潮图景的某一侧面,这将对今后的文学史写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语义学"是冯天瑜先生提出的一种学术研究思路。其义是通过考察关键术语、核心概念的古今演变、中西对接的演绎过程,透见其深广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文学"概念为例,可窥见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民俗史料、民俗著作丰富的国家。对历史民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既是中国民俗学的优势,也是中国民俗学研究不能忽视的的学术重点。在民俗学视野下进行历史民俗文献研究,要求对“历史民俗文献”进行准确的学术界定,充分发掘并重视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历史民俗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早期的民俗学者以严谨的学风开创了历史民俗文献的学术风尚,现今中外学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历史民俗文献研究的学术进程。同时,历史民俗文献研究存在着许多研究薄弱或缺失方面,这一方面说明学术研究的缺失偏颇,另一方面也启示这是有待开发的学术宝库。  相似文献   

12.
满文历史文献是以满族特有文字——满语文书写的本民族历史文献,它不但记录了满族发展的轨迹,成为我们研究满族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弥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本文以满文历史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成发展、分类及特征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提高对这一重要民族历史文献认识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历史方法在文学史研究中的运用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总结了历史方法在实践中的三个不同的要求,同时还对所谓历史主义与历史方法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和界定。文章力求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文学史研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学的真实性和吸烟习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 ,应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想象、艺术加工和创造 ,不违背历史常理和历史常识。从吸烟习尚在中国的形成看 ,烟草自 17世纪的万历年间才陆续传入我国 ,而长篇历史小说《红瘦》和历史话剧《关汉卿》等有关历史文学作品 ,却将其写进了所着力表现的某历史社会生活中 ,这似乎有悖于历史文学的特质和创作原理  相似文献   

15.
清水江流域系我国南方重要的营林基地之一。历史上,这一地区森林茂密、木材种类丰富、林木买卖频繁,很早就留下了一批官私文献,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民间林契的整理研究上,对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存在严重不足,为此对清水江流域林业历史文献展开分类系统梳理,并就建国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做出全面述评,这对我国西南地区林业史、经济史,民族史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叙事观念经历了长期的古今演变过程。秦汉时期,叙事观念初步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叙事理论已经发生;唐宋时期,叙事理论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叙事理论继续深化。中国文学叙事观念以传统的传记、叙事散文、小说、戏剧等为对象,由批评上升到理论,具有感性批评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公民道德建设应该怎样进行,这既是理论也是实践的焦点。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公民道德观念的建设应当与法制国家的观念建设同步。本文从传统伦理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综合与分析的思维方法,提出了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文以载道和统一性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基本特性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直观阅读经验的审美反思,是反思后的表达,是表达中的反思;主体性、象征性、语境性、对话性是批评言语的四大特性。文学鉴赏虽是属于前文学批评的直观阅读活动。但它追求一种深度艺术体验,与诗意人生相融合,在阅读态度、方式、境界上与文学消费有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释了中国现代文学 (1917~ 1989)的历史分期及其原因 ,分析了各个阶段文学的不同状况 ,总结了中国现代文学所具有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