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指数保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气指数保险是以指数为基础的风险转移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因其具有降低道德风险、抑制逆向选择,管理成本低、易实施再保险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在发展中国家得以试点与应用。国外针对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关于天气指数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孰优孰劣的研究,天气指数保险应用条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国内借鉴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国际研究成果,介绍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试验做法,并对天气指数保险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近年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利用金融创新工具应对天气灾害,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需求情况,对河北省正定县和灵寿县40个行政村的400个农户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旦爆发天气灾害,大多数农民依靠储蓄、抵押贷款、紧急贷款、社会援助或亲属救济来恢复灾后生产与建设,但很多农民已经表示了对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极大兴趣;对那些熟悉保险的农户和容易遭受洪涝和干旱天气的农户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了这类群体对于天气指数农业保险的兴趣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3.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依据客观的天气奈件作为保险赔付对象,能有效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天气灾害的有效替代方式,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保险经济学、市场增进理论以及比较分析等理论与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制度优势、发展路径、国内外的制度实践和不足之处,以及政府作用等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围绕如何降低基差风险与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给出了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公司作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模式之一,其经营效率水平影响着我国农业保险制l度的完善.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我国五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我国专业农业保险公司的效率水平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偏低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偏低造成;技术进步效率下滑是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推动、基于一家一户承保理赔,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和政府通过农业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户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国情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之间本质上不相容.要通过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为了推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将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构建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户提供最基本的风险保障;促进与指数保险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和保险风险管理在国外有广泛的研究,且有一整套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和进行风险控制的技术,而我国在这一领域还是一个空白.讨论保险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就保险风险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保险风险管理的研究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很大,但我国农户却没有把农业保险作为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农户在选择农业保险时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文章运用数学期望理论,分析了农户对农业保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P,投保费率V,保险赔偿金K以及财富储蓄S。并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反贫困效用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基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剖析农业保险对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反贫困的影响机理,运用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效用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可以有效防止农户陷入贫困;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高1%,农户经营性收入正向变化0.26%;种植品种数量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效用呈负相关:种植品种数量增加1%,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效用降低0.13%;人均种植面积与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效用呈正相关:人均种植面积每增加1%,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反贫困效用增加0.132%。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22年我国粮食主产省的县级面板数据,以完全成本保险试点这一外生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农业风险管理对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完全成本保险试点通过降低农业收入波动促进了化肥减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开展试点更有助于降低自然灾害高发和农地经营规模更高地区的单位面积化肥用量。据此,应提高农业保险法制化水平,推进风险管理正式制度建设,以保障农业保险绿色减量效应的实现;同时实施差异化的费率和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自然灾害高发和农地经营规模更高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后规范理赔制度,进一步强化农业保险的稳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统一是降低农业风险对农户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利用2018年东北三省和湖北省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从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两方面,对农户风险管理的意愿、行为及其悖离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悖离的原因。研究发现:对于自然风险,大部分农户使用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但风险管理意愿不高;农户的市场风险管理行为极为少见,与之相悖的是,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管理意愿。结果表明,风险管理实际行为控制、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自然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以及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足也是导致此悖离的重要原因;风险管理执行意愿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因素。此外,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对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了解,甚至存在明显的误解与不信任也是导致农户市场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实现农户风险管理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应健全农业保险的推广机制,加强市场风险管理的宣传,扩大“保险+期货”的试点,发挥新型主体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在支持农业发展上有所贡献。本文基于风险管理视角,概括了农业风险、农业保险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脆弱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的构想,并探讨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的核心.湖南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力量薄弱、市场化运作欠规范、农民风险防范意识差、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配套难等问题.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尊重农业保险规律,科学设计农业保险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管理,才能全面推动湖南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重要农业支持政策措施。现有研究已突破农业保险在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的作用,关注到农业保险及补贴对农户生产资源配置和经营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应。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然后从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农业保险与补贴对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影响、对生产要素投入及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行为的环境效应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影响农户生产决策的2条路径:投入产出影响和环境影响效应,并提出国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4个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属于高风险行业,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对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再保险体系.本文分析了现代农业风险管理机制的基本机理,并探讨在高风险农业中可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有效地实现农业风险管理、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天气指数保险是以气象指数为基础的新型风险转移产品,相比传统农业保险具有降低道德风险、抑制逆选择、降低管理成本等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基差风险等明显缺陷.本文以降低基差风险为目标,选取安徽省冬小麦为考察对象,综合运用滑动平均法、降水距平百分率法、多元回归分析法考察安徽省各市旱涝灾害和冬小麦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干旱P值和洪涝P值均较高,且多数小麦主产区洪涝P值低于干旱P值.说明干旱/洪涝指数保险并非在所有地区适用,且多数地区冬小麦产量受洪涝影响较旱灾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性,农业风险上升,合适的农业信贷和保险规模与结构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农业经济的效能。基于理论分析将农业信贷和风险管理因素引入生产函数中,利用2006-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不同农业生产区间下农业信贷、保险与农业经济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周期存在明显的经济区制转变,可将其划分为正常波动区间和持续下行区间;农业信贷和保险均能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但在不同农业生产区间下二者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鉴于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持续下行区间,提出应加快由“农业信贷”单轮驱动的农村金融模式转变为“农业信贷+保险”双轮驱动模式;当农业信贷、保险处于合适的阈值区间时,才能有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对提高农业保险业务水平、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概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早期研究,系统总结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论研究与产品设计研究成果发现:理论层面的研究已经成熟,在优劣势比较、可行性分析、支付意愿与水平衡量层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结论共识;产品设计层面研究的思路已基本形成,但在关键设计环节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性难题,主要体现在研究数据与区域范围的选取需适宜、气象产量分离的模型方法需优化、气象指数关系构建标准需提高三个层面。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下一步发展需要从数据质量程度、区域范围选取、产品差异化设计、产品设计科学性四个方面着重改进。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我国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至今,农业保险分别在覆盖面、市场运作、供给主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农业保险立法、政府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管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巨灾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让农业保险成为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和社会管理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后发展我国农业保险应在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建立与社会各方协作机制、降低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以及改进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方法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利用辽宁省474户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构建内生转换模型定量分析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此影响效应是否因农户粮食生产类型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提高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使玉米种植户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了1.1%;农业保险对农户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玉米生产专业户的影响明显高于玉米生产兼业户。对此,可采用提高农业保险保障程度,完善配套财政补贴政策;优化土地流转政策,制定相应补贴政策促进土地流转;加大农业保险知识的宣传力度,强化农户对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功能的认知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周建农 《调研世界》2011,(5):36-40,57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的农业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农户自救和政府救济为主,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不足。文章在借鉴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基础上提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