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构筑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理念,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分析林纾在《黑奴吁天录》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指出:在解读翻译家或者他的翻译活动时,要重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翻译生态环境,全面客观地评价译者的翻译行为及其历史影响,正确认识译者在译作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界定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和"译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探讨《狼图腾》葛浩文英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指出它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以及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从而说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强大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3.
翻译适应选择论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朱自清散文《匆匆》的三种英译本的语言维翻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燕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83-85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中心是译者对原文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生态环境的选择。文章通过对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三种英译本的比较,从语言维的角度分析不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程度的适应和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依据,通过对多所高校的英译名进行分析,认为高校校名翻译过程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适应和选择,从而指出高校校名英译应该最大程度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提高中国高校校名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谷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5-48
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而是与其周围各种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自然生态活动。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该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的结果。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鲁迅译介域外革命文学作品的取材及翻译策略的取向适应了当时相应的"翻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103-107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社会学的视角诠释翻译现象,凸显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译者的主体性。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是译者在受制于多元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同时选择、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社会活动。译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谷峰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76-80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学说引入翻译理论研究中,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语、译者、译语和读者所呈现的多元世界。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下,本文以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为例,指出为了实现翻译的某一预期目的和社会功用,译者在受制于多元的翻译生态环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源语文本以适应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8.
陈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8-84
商务英语翻译虽然属于非文学翻译范畴,但涉及许多文化因素。以翻译的"适应选择论"为理论依据,这个过程可以从文化层面被分别称作"文化适应过程"与"文化选择过程"。"文化的适应过程"可以被分解为译者对原文的语内文化适应和语外文化适应两个阶段,"文化选择过程"则可以通过文化比较与文化测试两种方式完成。译者应通过培养自身的主体意识、文化意识、文本目的意识和读者意识,提高译文的"文化整合适应选择度",达到提高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行为。译者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标准必然不同。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主要分析了看似互不相容的严复"雅"的标准与鲁迅"宁信而不顺"的标准所承载的目的性,从而说明,由于译者翻译目的的多元性,翻译标准也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0.
吕健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159-161
公示语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是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大量采用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而公示语翻译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文中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借以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理论,对翻译实践中的实质、方法、技巧、标准等加以解释,从而建构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新途径。生态翻译学作为新兴的翻译视角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文章将模因翻译论与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即适应选择论进行比较,进一步具体分析生态翻译学说。 相似文献
12.
从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系统地解读林纾的翻译特色。借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就林纾对内对外的适应、选择进行介绍和阐释。就内而言,分析林纾如何在低级需要、高级需要和能力层面进行选择性适应;就外而言,重点讨论林纾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时代需求和民众需求并选择翻译。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为翻译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选择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程度及最终产生译文的结果。作为中国白话新诗的鼻祖,胡适翻译的白话新诗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胡适翻译的《哀希腊》,描述译者在三个方面适应与选择的过程,从而显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6-69
周瘦鹃多选择短篇小说进行翻译,早期译作(1919年之前)题材倾向于言情、侦探、伦理、爱国、秘史和轶事小说,五四运动之后则转为对底层市民的关注。这些选择上的倾向有其深刻的时代和个人背景因素。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对其译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清末民初的时代需求,文学思想动态,出版体制,读者市场,周瘦鹃的家庭环境、个人情感经历在其翻译倾向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为视角,分析贾佩林英译《英雄》,旨在说明21世纪初,贾佩林英译《英雄》适应了当时中国电影打入国际市场,国外观众对中国电影充满好奇及表达自身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的内外需要.同时,对《英雄》进行翻译也是其对自身颇有造诣的双语能力以及中国影视文学在国外处于边缘地位这一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贾佩林充分照顾目标语观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采取归化和缩减等翻译手段成功实现了“三维”转换. 相似文献
16.
文月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3):122-124
翻译适应选择论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翻译理论,认为译者译品皆"适者生存"。此理论可以合理诠释异化与归化的关系问题。异化与归化是一个历史连续体,译文从异化走向归化需要经历三步曲:异化现象产生、接受目的语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及适应生态环境、适者生存(归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医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化,关于中医的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而对中医的翻译却又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其难点主要在于保证医学信息的正确与完整的同时,又要将中医中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本文试图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这一新译论,将医古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和说明,以期为医古文翻译的障碍找出解决办法,提高翻译质量,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