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学术与学术标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当前,我国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建立起真正的学术标准,其原因就在于对"什么是学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未有明确的认识.没有明确认识,又有学术外部与内部的原因.因此,只有对"什么是学术"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此取得共识,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使我国的学术有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星学术”突显了我们这个年代学术疏离大众和知识精英与大众社会分离的问题。这个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这里既有社会历史的原因,也有知识分子本身的原因。人文学术要进入大众社会,首先是知识分子必须贴近大众社会,真正了解大众社会的需求和发现大众社会的问题,并应以对话的姿态介入大众社会。  相似文献   

3.
田畔 《云梦学刊》2009,30(4):30-3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 所谓时代学术,我以为并不是或不只是谁比谁多说了什么,又考证出什么,它首先是要反映出该时代的学术风尚或风貌。这才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才称得上是“某时代学术”。  相似文献   

4.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4,25(4):22-23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学界的真实写照。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学术评价的不公。而评价不公就在于我们搞的不是学术评价,而是学术评比;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评比学术”;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的学术评比,已将我们学界一歩一歩推向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一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围绕着“评比”的指挥棒转。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尤其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在充分的批评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公正的评价。但是,名曰“评价”实为“评比”的…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09,(1):159-160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认为: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而一项成果是否真正属于创新,只有通过一个学术评价过程才能得到确认。但“创新”意味着与众不同,而“评价”要追求得到公认;公认的东西往往是常识,而创新的东西往往会被看成怪论,所以,学术创新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矛盾。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我的回答是:“好的”学术评价才能确认“真的”学术创新。真正的学术创新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研究者甲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石蓉 《天府新论》2005,1(3):95-98
我国目前的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针对普遍存在的“忙碌浮躁”、“破坏性解构”和“学术刊物市场化”等问题,作者指出:( 1 )学术竞争不等于“市场竞争”,而是思想创新的竞争。“拯救学术”的实质就是要“拒绝忙碌”。( 2 )对马克思主义的公式化包装和教条化理解进行解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一并解构掉。( 3)市场能够裁决什么东西有利可图,却不能判定学术水平的高下。当下学术刊物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其价值的真伪和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学术标准”的裁判角色发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7.
胡杨 《云梦学刊》2003,24(5):14-18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2000—2001年组织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大讨论,发表了对我国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现象、根源和具体防治措施等各种观点。随着学术规范大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学术共同体内部深层的理论矛盾如学术规范讨论中的“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价值规范矛盾问题以及科学共同体的自足性问题等等逐渐暴露出来,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既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理论矛盾的结果,同时也是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孳生的原因,因此整饬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应该从学术价值和学术规范的重构入手。  相似文献   

8.
浅议学术诚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诚信主要有两层含义 :对待科学要讲求“诚” ,对待其他研究者及其劳动成果要讲求“信”。当前学术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不对称 ,传统诚信观的断裂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术管理乏力等。建设学术诚信的途径是 :从外在方面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和加大学术管理力度 ,从内在方面加强学术诚信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术边缘人是什么学术边缘人,特指居住在非学术中心城市,或虽在学术中心城市却不热衷“先锋”话题,不热衷名利,不被政治导向、学术“泡沫”“热点”所支配,而被内在需要所激发,全身心浸淫于所挚爱或关乎宇宙、人生、社会的重大问题,冷静思考、研究的人。学术边缘人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地理和心理上都拒绝中心,把自我放逐于二者边缘的学术人;另一类是从心理上逃避中心、安于边缘的学术人。前者或毕业于名校(也许自学成才),受业于著名的或较著名的先生,为人耿直、为学略有所成,但忍受不了大城市生存、学术环境的喧嚣(或由于其…  相似文献   

10.
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学术管理对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学术失范、不端乃至学术腐败的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来越严重的学术评价过度症。学术规范建设方面的问题只是学术不端事件增多中很次要的原因。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而见惯不怪,一方面意味着学术不端已经成为非常普遍、非常严重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们面对学术不端现象已近乎无可奈何。导致学术不端的原因包括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等方面。治理学术不端也必须全社会、管理界、学者自身一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崔平 《河北学刊》2005,25(5):34-40
当前中国学术界存在的粗放高产和伪学术现象的内在原因是缺乏关于理论构造有效性的标准,相应地,学者缺乏自我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即使有良好的社会学术环境,也不会产生具有真正学术价值的成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是进行关于理论认识的先验批判。通过先验批判可以清理思维合法前提即合法内容和合法形式,明确作为学术创新的形式有效性尺度的理论构造标准,从而规范学术研究行为,提高学术创造水平。本文对一种能够完成理论构造标准反思任务而不同于康德的新型先验批判进行了纲要式的元哲学筹划。  相似文献   

12.
也谈学术规范、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俞吾金 《学术界》2002,(3):152-155
重视学术规范的建设乃是当代中国学人确立自觉的反省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但认为只要真正地发扬学术民主 ,就能克服学术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 ,这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学术民主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局限性并没有得到深入的反思和检讨 ;同时也忽略了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重大差别以及它们与学术规范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把握学术规范、学术民主和学术自由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 ,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学术活动 ,我国的学术活动才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庞晓光 《学术界》2012,(9):122-124
阅读刘尧的《学者、学术与学术生命》一文,你会发现在文章的多处地方,作者的引用行为似乎有违其所说的“真”以及创新的学术生命本质,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羊质虎皮,虽巧肖仍伪”之感.通过例证,我们看到,作者从规范引用,到含糊标注,到隐去标注,程度逐渐升级,性质也似乎发生了改变.笔者以为,出现这种现象至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导致的学术失范,另一方面大概是主观层面上的明知故犯.  相似文献   

14.
赵磊 《学术界》2004,(5):156-161
理论的功能寓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之中 ,理论是对现实的本质提炼 ,没有本质就没有深刻。市场能够裁决什么东西有利可图 ,却不能判定学术水平的高下。当下学术刊物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其价值的真伪和数量的多少 ,而是在于“学术标准”的裁判角色发生了混乱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失范到学术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当前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学术失范的原因,各种各样,我认为以下三点值得特别指出。一是学术规范方面的养成教育不够。我们大学里缺乏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有学者指出 ,相当 多的本科 生、研究生,分不清适当借鉴、征引与抄袭剽窃的区别。问老 师,老 师也不清 楚,因为老师也没有受过这种训练。同时,也缺乏一个学术界公认的标准。在美国,每个大学的学生手册上,对作业或论文 的抄袭及 其处罚都 有明确规 定。就我所知,各学科还有专门手册,如美国法学院的法学手册,教给学生如何检索文献、如何引用他人论点。二是我们的学术传统中缺乏引文意识。…  相似文献   

16.
学术编辑的角色是在编辑活动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学术编辑的工作是学术创新的一个中间环节,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编辑的加工才能公之于众,因此,其在学术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编辑必须是学术“审查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稿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学术编辑应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员”,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对所在学科的研究状况有一定的敏感度,从而能够抓住热点问题和发现创新性成果;学术编辑还须是学术“育才员”,努力培养创新型作者队伍,以保证刊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孙美堂 《学术界》2006,1(4):69-81
中国学术以达道载道、造境传神为旨趣,它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叙事方式和问题意识,都不同于以求知为目的的西方理性主义学术传统。“道”是中国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华民族思想和智慧的集中体现。这种思想和智慧的“流”构成所谓“道统”。晚清以来,前辈学者试图融通中西,重建中国学术传统,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个使命并未完成。今天,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并没有成熟的学术规范,学术传统成了制约中国学术繁荣的一个“瓶颈”问题。如何在回应时代问题过程中,整合中西学术的不同范式,重建中国学术传统,是当代学人不可逃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莉莉 《东岳论丛》2007,28(1):195-198
目前,我国由出版社、专业期刊社、学报、报纸四元结构产出的数量庞大的学术信息中,精华性、确有价值的信息并非全部,低水平重复型、剽窃抄袭型、整合拼凑型信息不在少数,这说明学术出版者控制职能发挥得未尽正常。导致学术出版者控制职能弱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术出版者的自身因素及“前规范”标准核心内容的缺失,因此,建立科学、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制定全面、实用的“前规范”标准,是强化学术出版者控制职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术失范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造成学术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通过学术评价体制的漏洞弊端产生。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数量化评价、官僚行政化评价和“学霸”评价。这种评价体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术失范,主要包括剽窃抄袭严重,研究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虚报造假;学术原创性丧失,学术道德沦落。因此应从重质轻量、倡导民主化评价和确立专业性的专家协会评价等方面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学术?这是应当明确认识的问题。且按下以往的解说不作追述,立足于当代社会来观察,学术乃是以追求认识正确性与深刻性为目标,对各种专门问题进行研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