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中国的农村是一个传统十分强大的乡土社会。在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和神权构成了对中国农民极端严酷的统治,而对中国农村的妇女来说,除了上述压迫之外,在相当长久的时间里,还要受到夫权的束缚和压制。在封建制度存在的几千年中,中国农村的妇女和其他阶层的妇女一样,在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都处在与男子不平等的地位。她们被完全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没有继承权和财产权,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她们被要求“三从四德”,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力,婚姻上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加之言”,丈夫…  相似文献   

2.
安德森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倍感孤独、压抑的女性极度渴盼爱与理解,但在男权中心文化规范下,她们丧失了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的权利,她们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无以言表,女性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作品同时警示我们:善待女性才能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对明清小说中家庭女性地位的研究,认为在男性多偶家庭中,妻、妾、婢的地位高低有别。她们的地位升降变化,取决于男人的喜怒。为了争取男人的宠爱,妻、妾、婢明争暗斗。处于斗争漩涡中心的妻子为妻之道十分艰难:她们要么维护妻道尊严失去丈夫宠爱,要么降妻道为妾道媚夫求宠。  相似文献   

4.
一、宝鸡市被“边缘化”的风险“边缘化”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地区在运输网络中的地位下降,对区域合作的参与度减弱,在区域整合的进程中由支配地位转为被支配地位,处于被忽略或被排斥地位的现象。“边缘化”具体包括交通边缘化和区域整合边缘化两个层面。交通边缘化是指由于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周邻地区交通的发展所导致的某些地区交通枢纽地位发生动摇,物流、人流、信息流减少的现象。交通边缘化最典型的莫过于香港与深圳。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是西方国家对华贸易的物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交通枢纽。然而,8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5.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赵捷按照一般推理:因为人种的繁衍是女性“神圣的使命”,还因为她们承担了这一“使命”因而更容易遭受种种不适乃至疾病和痛苦,所以,生育健康应当以妇女为中心。这样的“因为,所以”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共识。然而,如果从女性主义①研...  相似文献   

6.
一、“中心”与“边陲”的思想格局:默认还是反抗在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中,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就是一些国家和民族占据着“中心”的位置,而另一些则扮演着“边陲”的角色。在哲学的思想世界里,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中心”与“边陲”格局:西方哲学依托于整个西方世界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在世界的哲学思想舞台上扮演着“中心”的角色,而其它社会和民族的哲学则处于“边陲”地位,并受到前者强有力的影响和渗透。面对哲学世界中的“中心”与“边陲”格局,人们只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一是把它视为不可抗拒的思想宿命予以消极的默认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略论“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中被颠倒了的现实地位入手 ,用大量事实证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应居中心地位。文章认为“声调是区分方言与普通话的重要标尺” ,“普通话四个声调是普通话语音最显著和最基本的特征” ,“普通话的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从“声调中心”论出发 ,文章强调普通话水平测试不能让声调与声母、韵母“平起平坐” ,必须摆正声调 (腔调 )在普通话测试中的主导地位 ,充分重视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两三年前 ,随着《上海宝贝》、《糖》等作品陆续出版 ,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一批“美女作家”、“新新人类”的“另类写作” ,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她们的作品不仅拥有一定的读者 ,还被国外的好事者译成数种文字 ,广为传播 ;但同时在国内也招来了众多非议 ,有人说她们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反叛 ,走麦当娜路线 ,以脱衣为本色 ;有人说她们绝对否定理性、崇高 ;也有人说她们是对美国 6 0年代“跨掉的一代”的拙劣而贫困的模仿……今天 ,这股由作者与媒体共同炒起的“新”潮虽然已经退去 ,但其作品…  相似文献   

9.
在张爱玲的笔下,生活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生活在大都市,受过一些教育,有一些见识与智慧,不少人还有独立的职业,因此,被称为“新女性”。但她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与时代同步,追求物质享受,成为“女结婚员”依旧是她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她们的结局却是或死或伤,或沦为情妇,或变成高级妓女,或成为“活寡妇”,始终摆脱不了命运的桎梏,从而陷入生命的荒原。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播理论中的受众研究已经由浅入深,受众模式也逐渐由“传者本位”发展到“受众本位”。在其影响下,我国的受众研究正体现出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在实务界,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观念正被媒体大力倡导,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受众所真正享有的中心地位却有待质疑。笔者将从“受众参与式”节目入手,对受众在节目中所处的尴尬地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棕鹤 《家庭科技》2013,(12):4-5
“抹布女”是指那些为了爱无怨无悔,甘于付出一切,最终却惨遭抛弃的女人。人们对于“抹布女”的态度,大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总觉得“抹布女”之所以变成被扔掉的“抹布”,是因为她们太关注另一半,而忽略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后妃与政治     
后妃,是中国传统社会女性中的特殊阶层。她们是封建社会中唯一有可能参与政治的女性群体,又是最直接受政治愚弄的女性。她们既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又没有摆脱被统治者的命运。一方面她们被期待为循规蹈矩的政治表率,另一方面她们又往往成为最高统治集团践踏礼制的工具。身兼双重身份,处身于最高权利中枢,她们对政治的影响,是中国政治史上不可缺少的篇章。后妃既是君王的家眷家臣,同时也是君主政治机构中的一部分。所谓“后”者,本义就是王。最初王与后并无性别区分,尧、舜、禹既可称王也可称后。周代以后,虽夫妻齐体相匹,但毕竟…  相似文献   

13.
论《青衣》《玉米》的叙述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和《玉米》塑造了两个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她们的悲剧性格和悲剧命运 ,尤其是透视了她们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里的“他者“地位。本文从叙述体态中视角的转换、叙述结构的组建和叙述主体的分化三个方面 ,对两部中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进行了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广大职业女性中,由女经理、女厂长、女主任等女性领导组成的“白领”阶层,虽然人数大大低于由女职员构成的“粉领”阶层,但社会地位和重要程度却远远高于后者。她们的穿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其自身形象和领导作用。所以她们在穿着上一般应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秀杰 《理论界》2009,(4):170-171
文化传统中的性别歧视在康拉德的作品《吉姆老爷》中仍有体现。此部作品因此被评价为“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此文试图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珏儿的言行话语来证明女人并非如男人所说的“失语”与“顺从”,她们已拥有了自我与坚强,并走出了存在的边缘,向男权社会发出有力的呐喊。  相似文献   

16.
<正> 经过去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之后,一些同志错误地认为企业中厂长的“中心”地位将被党委的“核心”地位代替了,甚至怀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  相似文献   

17.
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男人享受着传统给予他们之特殊地位和声望,优越的命运使他们理所当然地掌握着社会之重要权力,主宰着社会的命运,也主宰着女人的命运。男人豪迈地成为胜利者,在自己所垄断的世界里他们表现得那么自由,那么趾高气扬。女人,这并不是一个自由之符号,被下定义为男人之附属物。尤其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女人处于次要位置,社会地位与男人相比是那么不平等。不幸的命运把她们限制在狭窄的桎梏中,许多道德规章限制着她们的行为,而倍受着鄙视和压抑,她们的喜怒哀乐取决于男人,甚至连爱情的得失也受制于男人。很可悲,在男人的世界,她们只能默默地屈服于那种不合理的环境。由于这种低下的社会地位,经济上不能独立,和得不到承担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职业的权力,以及在情感上的被动关系,这就注定了女人永远要因为她的爱人不在眼前而痛苦。从下面几位词人对思妇的描写,便可窥见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们那种哀婉的心境。  相似文献   

18.
明代中叶以后的社会由于受到各种进步思潮的影响和各种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 ,这时候的妇女有了想摆脱被奴役和压迫的意识 ,要求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还给她们做人的权利 ,并希望由此获得自由、平等、民主的婚姻。“三言”、“二拍”正是及时捕捉到这一点 ,并把这一情况反映出来 ,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代泰山比丘尼的生活方式不断世俗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她们在从妓的过程中寻觅择偶成婚的机会,二是她们着力经营饮食和住宿,尽可能地获取物质利益.这些比丘尼倾力结交地方社会权威,以获得“名望”与安全保障,并不追求虔诚的宗教信仰.其生活方式的半世俗化虽曾遭到礼教“大传统”支持者的批判,但被地方士绅、民众广泛接受.不过,她们还一直保留着比丘尼与侍神者的身份,与香客共同延续祀神求子的“小传统”.近代泰山比丘尼生活方式的“变”与“不变”,只是她们依托社会环境实现自身现实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调整,其延续过程并没有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进化趋势.这意味着在“眼光向下”的视野中讨论近代中国社会如何变迁的问题还有不小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明代所谓“西天”,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地理概念,往往包括中国西藏和整个南亚次大陆在内的广大地域,狭义上则指古代“五天竺”的地理港畴。元末明初,来自“西天”迦湿弥罗的佛教僧人萨哈拶释哩在中国传法弘道十余年。他去世后,中国弟子智光宗承师说,发扬传承,从而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具有鲜明印度密教特征的佛教教团即“西天僧”。达个教团以北京地区为中心,与宫廷皇室及宦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位尊崇。其宗教影响也进人到宫廷冲。智光去世后,其塔葬处所建寺院被赐名为“西竺”,其弟子于其茶毗处所建寺院则被赐名为“西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