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玉强 《领导科学》2012,(36):16-17
维稳困境是指在我国目前的压力型维稳体制下出现的越维稳越不稳的情况.其主要表现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指引下,各级政府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维稳,但是维稳事件却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涉及面越来越广,维稳成本逐年递增,维稳陷入了"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恶性循环,出现越维稳越不稳的局面.维稳困境的出现是在我国现阶段政治和经济环境下维稳事件各相关利益主体各自利益最大化策略选择的博弈结果.本文从博弈论分析入手,分析维稳中各不同相关主体的博弈关系及策略选择,以期为解决维稳困境提供针对性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一、治理失灵:传统地方政府维稳的主要困境我国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维稳机制和运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基层的稳定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渐趋深入,中国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条块分割、碎片化的维稳机制面对经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增加等现实问题,日益凸显其自身的不适应性,频现治理失灵,致使一系列维稳异化的问题在基层涌现。如"一票否决"的考核机制,使维稳与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     
<正>"维稳"新思路:利益表达制度化近年来,随着"维稳基金"在各级地方政府中的普遍设立,"花钱买平安"的"权宜性治理"方式也普遍起来。在实际操作中,其所体现出的政府行为明显缺乏原则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24):64
中国的进步不是靠一帮勇敢者去触碰勇气的上限,而是靠普通人一起一点点抬高勇气的下限。——学者刘瑜眼里的担当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片面理解"稳定压倒一切",认为平安就是"不出事"……这种逻辑下的维稳,不是权利维稳,而是权力维稳;不是动态维稳,而是静态维稳;不是和谐维稳,而是强制维稳。——广东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朱明国强权也罢,威权也好,市场边界、产权界定也好,没有独立的法律,一切都是空谈。当强权者,或者强权群体,权力大到足以突破一切禁止,最后的界限就是独立的法律。突破法律的界限,必引发不可思议的混乱。  相似文献   

5.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25):58-59
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谈到维稳,公众首先涌入脑海的都是一些负面的场景和不好的想象,维稳所对应的经常是类似的一些丑闻:拦截访民、瞒报丑事、摆平记者、打压诉求、屏蔽不同声音等。其实,维稳本身并没有原罪,并非天然带着贬义,相反,它本来是一个好词,是一种正当合法的诉求。维稳,即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公共秩序——这是很好的事情,也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改革前行所必须有的社会环境。但这个带着良好初衷的词,在实际的运行中被一些地方官员毁了,被一系列丑闻污名化和妖魔化了。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基层工作"第一难"正悄然被维稳工作所替代,人们感叹,"维稳难"真的不是一般的难。一、维稳工作让人感觉越做越难平心而论,近年来,各级对维稳工作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现实状况依然让人感觉越做越难,以至于一些地区的领导因为维稳寝食难安,伤透了脑筋。一是维稳的定位高了。维稳,  相似文献   

7.
漫画     
<正>花钱能买安定?媒体刊发清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命为"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报告。报告认为,维稳陷入了"花钱买平安,越维越不稳"的怪圈。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1,(37):27-27
近年来,出于拆迁等社会矛盾的加剧带来的维稳压力,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重大事项的论证过程中,综合考虑评估其社会稳定风险。四川省遂宁市、江苏省淮安市都是国内较早探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于泽远 《领导文萃》2011,(13):26-28
由于社会稳定成为各级党政的“第一责任”,“一票否决”使得地方的很多工作围着维稳转。“不惜代价、只求稳定”的巨大压力,致使一些地方常常超越现行法律规定,采取“围堵”、“非法拘禁”、“游街示众”、“公审大会”、将访民“劳动教养”或“被精神病”等非法治化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这些做法本意是大事化小、息事宁人,但实际上却使得地方政府和官员严防死守、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0.
改革之难,难在既得利益已经成形,仅靠开明官员来推动,举步维艰。在维稳压力与民众诉求之间,不少地方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并取得了成绩,但有一些改革由于缺少"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要么行之不远,要么扭曲变形。不能说人民尚在蒙昧之中。这些年,民众对权利的追求往往惊心动魄。政府应当顺应大势,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民众学习自我治理、遵循法治途径、深度参与国家权力运转。  相似文献   

11.
<正>清华大学的一项社会研究表明,在一些地方,信访花费已成为一项重要开支,一方面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维稳,另一方面社会矛盾有增无减,陷入恶性  相似文献   

12.
中央投资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中央投资看作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准财政政策",就其带动地方投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中央投资可以带动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提升基础设施质量,从而增加地方投资;但同时,其中的央企投资也会通过价格抑制渠道对地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央投资对地方投资的带动作用为负;从行业角度看,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越强;竞争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就区域差异而言,中央投资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挤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体现挤出效果。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危机期间作为反衰退政策的中央投资发挥的带动作用会比一般时期显著增强。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央投资工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风与会风     
徐华 《领导文萃》2010,(7):22-24
<正>时下的官场,"文山会海"成为了一种常态。作为一种领导工作的重要形式,开会本是必要的,一来为了传达精神,统一思想;二来是有利于研究工作,作出决策;三来可以明确任务,作出部署。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会议越开越多、越开越长、越开越排场,这已成为党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具体细致,切中时弊,顺应民意,集中体现了转变作风、亲民务实的特征.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地方简单地把"亲民"等同于"顺民",不加取舍地事事迎合民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亲民"的本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党政机关公信力下降,诉讼渠道不畅,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耗费巨大,社会反响强烈,增加了维稳工作的压力和矛盾纠纷化解的难度.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后,治理便广泛应用于政治学和社会经济学领域,地方治理理论和地方治理运动的兴起成为一种国际性现象。国内外有关地方治理的研究如火如荼,因为地方治理的善恶,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本文对地方治理有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有关地方治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越到基层力度越小。一些地方安监力度层层衰减。有思想不通的问题。有实际困难等原因,也有一些干部弄虚作假,甚至充当不法业主的保护伞。全国马上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不仅要查企业,还要查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监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都有责任查清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社会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的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实际上已陷入“维稳的怪圈”:各级政府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维稳,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非但没减,反而不断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陷入“越维稳越不稳”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权力的梳理力度,清理出一大批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力,一些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或下放,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合理"瘦身"。但是,是不是权力越"瘦"越好呢?如果处理不好权力"瘦身"后人往何处去、事该怎么  相似文献   

19.
杨敏 《决策》2009,(12)
"坏经济"会让政府"变好"吗?2009年初,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担忧:经济好的时候,地方政府缺乏改革动力;到了经济修复重整的"后危机时代",面临"保增长"压力的地方政府,恐又无力顾及改革。  相似文献   

20.
社论社评     
正在经济增长遇到一些压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希望获得更多政策红利促进经济增长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是,真正能够推动经济持续长期增长的,是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市场化改革,这样才会享有改革带来的红利。如果继续"政策红利"思维,可能会削弱地方政府改革动力,浪费改革时机。2014年4月7日《真正能够推动持续增长的是"改革红利"》社评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