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活方式愈益突破私人领域,并通过对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建构,影响社会融入。而在变动不居的、随时可能重组与建构的社会世界中,生活空间频繁迅捷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对粘附于固有生活空间的生活方式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才能更广泛深入地融入社会,成为新的生活空间的建构者和资源共享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相关概念分析着手,阐述了科学技术革命对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生活空间变革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方式是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城市为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人口优势等社会条件。同时,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在促进人际交往多元化、确立绿色消费观念、拓展个性化生活空间等方面,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的建立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而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结构特征,是由生活目的、生活实体、生活时间、生活空间、生活关系、生活意义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教学生活结构研究有助于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生活的“现象学探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北黄土高原农村个案的调查发现,农民闲暇生活空间狭小封闭、闲暇生活方式单调,闲暇活动结构主要由消遣娱乐型、社交型和闲呆型活动构成,而学习型、发展型活动所占比例较低。因此,需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闲暇生活教育和引导,转变闲暇生活观念,并加强农村闲暇娱乐等硬件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居民在居室中的生活规律和使用要求的研究 ,掌握各生活空间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性质 ,推出几种常用户型居室的合理布置形式和确当的装饰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学空间来源于生活空间,文学空间是生活空间的变型、转化和升华。生活空间要转化成文学空间必须经过作家的遴选、厘定和创造并且包蕴着作家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文观。"空间理论"立足于从生活空间向文学空间的过渡,充分发掘作家的空间想象方式及其表现手段,探讨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规律和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8.
新型家族居住空间设计是针对"四二一"家庭构成方式而产生的居住空间设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满足个体生活空间的相对独立、私密性,以及共同生活空间的融合、开放性。通过借鉴太极图、传统庭院等设计理念,借景、空间共用等设计方式,缔造一个舒适、自然、和谐的新型家族共同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9.
借助空间、记忆维度建立一个分析框架,考察与解读征地拆迁安置小区农民融入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生活空间急速转移、社区记忆断裂是拆迁安置小区农民城市融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失地农民如何在新的生活空间建构生活意义,获取新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10.
导言     
新技术的发展总伴随着新的社会生活可能。技术的出现源于人的需求,而其发展却往往超出意外。在人与技术的互动中,新的个体生存方式得以催生,新的群体生活空间逐渐孕育,而新的社会治理技术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蓬勃发展后,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