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审美意象是诗人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产生的包含知、情、意复合内容的心理图象通过显象词语外化的自主完形的形象显现。意象作为一个由“意”与“象”有机结合的、统一的、包含无限意蕴的复合结构,其“意”的复杂内容的揭示,是意象研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对认识意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意”的内在机制及其与“象”结合的机理的分析,试图揭示意象中“意”的内在结构。一、研究“意”结构的纲领对意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它所蕴含的基本心理内容和心理结构的分析。故“包含知、情、意复合内容的心理图象。”就是意结构的纲领。审美主体的情感、观念和意志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组成了有机统  相似文献   

2.
一、言意之辨及其影响中国文化有一个“重意”的传统。所谓“重意” ,即强调主体在一切精神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在这一传统的影响下 ,中国美学历来把艺术形象看作意与象的融合、统一 ,从不离开主体的“意”去侈谈所谓纯客观的艺术形象。在中国美学的概念中 ,有“写意”、“尽意”、“意匠”、“意象”、“意境”等范畴 ,这些概念都是从不同角度说明 ,在审美创造中意与象的内在联系 ,而就其哲学渊源看 ,显然接受了《易传》关于言、象意理论和《庄子》关于言、意的论述的影响。老庄对“言”与“意”关系的理解与对“道”的认识有关。老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二题     
邬建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4):202-203
一、立象尽意任何绘画形式,都是通过以对“象”的刻画为媒介来表现自然,表现人对于自然事物的认识。所谓“象”,就是事物的外在形式表现。所谓“意”,就是我们对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以及主体的理性把握,即主体的思想、情感。作为艺术形象的象,是对应于物的,是客观形象经过人的主  相似文献   

4.
审美情感是审美创造过程中的中心枢纽和审美心理结构的网结点。它的生发及其同外物的互动关系是审美心理学、文艺创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审美心理学已经证明了审美情感是主体对特定对象的体验、评估和态度,而体验、评估和态度又随着特定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易,同时也证明了审美情感的变易又导致了外物审美特性的变迁,正如王夫之所说“景生情,情生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本文拟就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的四时推移如何激活诗人主体审美情感以及主体情感的反施作用,探索情与景的互动关系。一自然界是人的审美客体和表现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所推崇的直觉思维有整体性的特征。一方面,思维主体是作为一个知、情、意的统一整体而进入思维领域;另一方面主体思维活动的结果所获取的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整体性精神境界。这就决定了,中国先哲的思维不可能是“思”,而只能是“悟”,即直觉。在把握好象世界的途径上,主体采取了比类和意会两种基本形式,前者以宇宙的整体为认知对象,后者以宇宙的本体为认知对象,但两者都不是逻辑的、分析的,本质上都属于直觉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的一个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古汉诗象意的语境化嬗变受制于历时社会文化语境下的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性融合的统摄.解释古汉诗“啼”之象意的英译,以探讨诗词意象的阐释与建构的理据性,译者对象意情态特质的再现应体现主题与主题倾向结构链的映射机制及其“情之经、理之纬”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7.
“志”“意”“情”是中国美学情意本体范畴中的三个主导范畴。“从心”的基本义基础上的内涵相通性、综合性,是其成为主导范畴的根本;三者在综合内涵基础上的意蕴偏指,是其作为独立范畴的内涵特色,也关系着它们在美学史上确立主导范畴地位的先后时间,形成了一个嬗变的范畴演进历程。“志”“意”“情”范畴的嬗变历程,折射出作为生发机制的思想文化语境、思维运构逻辑和作为显现形态的文艺表现方式、文艺审美形态的转变。通过内涵辨析和嬗变梳理,可以发现作为情意本体美学范畴,“志”“意”“情”主导的美学形态共同显现了中国美学古典性的意蕴美;同时,三者的嬗变演替,折射出审美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美学由古典向近代进发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8.
何谓意境,意境乃是客观景物在审美主体(人)心中唤起的某种意绪或情感,而审美主体的这种意绪或情感又与客观景物交融而构成一种境界,从而对审美主体产生一种深深的感染力。意境是客观景物(境)与主体意绪(意)的交融,是情与景的交融,二者缺一不可。古人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①又说:“情景者,境界也。古云:境能夺人。”②清人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③  相似文献   

9.
苏轼对艺术价值的看法,与其人生哲学相联系,强调艺术的审美价值。苏轼对审美享受的看法,一是强调“适意”,即在审美欣赏中审美客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和谐一致,在审美创造中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艺术表现的自由结合;二是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其核心是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享受中的能动作用。苏轼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的统一,其所概括的统一形态主要有“常形之美”、“形神之美”、“常理之美”三种。苏轼强调“意”与自然的统一,并探讨了统一的过程,提出了“性与画会”及“境与意会”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以主体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主体情感在客观化、物化而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中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的感发,一是经过反省,由此形成直接式审美意象和反省式审美意象.直接式审美意象是主体预先蕴藉而未发的情感与自然物象即兴触发的结晶,其中没有理智和逻辑的营构,主体情感也随着自然物象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具有流动性;反省式审美意象是主体经过内心情感的反省之后而形成,并不直接表现情感的本性,而以情感的趋向(理)对之加以引导和规范,情以理而彰显悠远,理以情而超然圆润.其中,根据情感反省方式的不同,反省式审美意象又可分为情景合一型审美意象和情景统一型审美意象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传统芙学为视角,从审美对象、审美手段、审芙理想三个层面重新审视钱锺书的"化境"理论.审美对象包含传统芙学中的"言"、"象"、"意",审美手段分别是"观"、"味"、"悟"."化境"理论侧重"意境"的转化,暗合于传统宇宙观,强调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表达了传统译论的最高审芙理想.  相似文献   

12.
意象对于诗画互补的哲学意义在于以意象为核心的诸范畴为诗画互补这一美学现象的生成提供了方法论意义:在意象的类二元组合构架下,一方面,“意”将人们的创作思维经验性地引向诗,“象”将人们的创作思维经验性地引向画;另一方面,在意象的组合构架下,人们不再局限于“象”对“意”进行言说的经验习惯,也意识到“意”对“象”的规定性。于是,在方法上人们经验性地将抽象形式存在的“意”置换为特殊的艺术存在形式“诗”,将抽象形式存在的“象”置换为特殊的艺术形式“画”;同时,意象之“意”与“象”的结合亦被经验性地转变成诗画的融合互补。  相似文献   

13.
审美意象的生成是审美体验的结果,同时也是我们内心生命的真正显现。这种显现就是敞亮,就是去蔽,就是发现,亦即在对象中发现与敞亮自我,在自我中发现与敞亮对象。如果说单纯的“象”、“物象”只是“拟诸形容”的结果,如果说意象的产生是主体对对象的意向性活动的结...  相似文献   

14.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指在广播语境下,节目主持人的样态、风貌在听众头脑中的意象。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是一种声音意象,它不具备直观性。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是一种审美意象,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参与审美活动的产物。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一个“基本点”。两个“主体”指传播主体——广播节目主持人和接受主体——听众;一个“基本点”指有声语言。对表达主体来说,有声语言是客体,是载体,是表达主体审美理想、审美意图的外在形式;对接受主体来说,有声语言是审美感知的具体对象。正是这个“基本点”将审美活动的两个主体连接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审美活动,产生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5.
“情悟”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对审美活动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情感的意向性对领悟、体验、审美、判断活动有直接影响。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提出了“清悟”的命题,这可以说是他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的主要审美方式。司空图诗论美学的基础来自禅宗的顿悟哲学。历来关于《诗品》的争议聚讼,其焦点也在一个“悟”字。由于《诗品》乃以诗论诗之作,对“情悟”之说语焉不详,更由于司空图采用了“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方式,致使人们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而多将其忽略。因此,对司空图的“隋悟”理论作一些探索,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生命的形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语言是一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是发话主体创造出来的表现情感的形式,它是“生命的形式”表现,它往往是发话主体内在生命体通过特殊的言语形式为载体的感性显现,是发话主体情感表现的自然化。艺术语言对客体的描写,不在外在的感性现实化,而是浸染着发话主体情感内在心象的物态化。它和发话主体生命的形式相对应,它通过虚无的意象,表现发话主体的情和神。  相似文献   

17.
正始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深受玄学“言意之辨”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隐秀之象”。“隐秀之象”的特征为圆融会通与圆融蕴藉,前者既有象征意义,又不拘泥于某一确指之义;后者则既有所指,却又不明示,表现为委婉、含蓄、朦胧而多义。正始名士重“意”,主张“得意忘象”,但亦不绝弃“象”,而是要求“寻象以观意”,从而形成诗歌创作中意象融合、形神互济的表达方式,即在形象的描写中,追求意的深邃以及神的远邈  相似文献   

18.
<正>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亦是最高的审美范畴。它的内涵非常宽泛,可以说是一个包括审美意象、审美意蕴、审美意趣、审美意味、审美意韵与审美风格在内的集合体。它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风与骨、兴与象、形与神、物与心、景与情、知与行、学与悟等基本范畴的高度抽象结晶,亦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以心灵感悟审美对象过程中所经历的一般之境、审美之境与宇宙之境等三个心理层面的完美统一整合。它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以“气”为主,认为气是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本原,因而也是美的精髓,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体验能够把握到字宙、人生的生命意蕴,达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19.
对色情与艺术本质差异的美学反思,既有利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根本区别,解开审美之谜,更可在比较视域下深刻理解艺术的本质及创造的真谛.艺术存在之根就在其“形式”,艺术家就是“形式”的发现者、创造者和展示者,审美所“审”者就首先是世界的“形式”,“影响的焦虑”其实就是“形式的焦虑”.因此,“审美之难”即为“形式之难”,这“难”来自于主体的自然性和对象的当下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美学的中心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美学是意象体系。中国美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比兴”、“兴象”、“形神”、“神韵”、“意境”都建构在“意象”的骨架上。“意象”的基本要素是“象”与“意”。“象”包招物象、心象,二者相互联系。心象是物象的反映,物象是心象的基础。“意”包括“理”与“心”。“理”指物理,客观事物的规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与情感。“意”与“象”的关系既体现出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又体现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