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揭示了社会政治斗争的规律,大至政治战略,小至权谋法术,特别是对智谋的深刻描写,为世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本文着重探讨了<三国演义>描写中的智谋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的方术描写为人物命运、战争成败、王朝更迭设下层层伏笔,与此同时方术描写在贯通小说情节、完善行文逻辑方面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道德教化融合在方术的描写的过程中,并通过主要人物诸葛亮运用各种方术彰显出作者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感情倾向上具有强烈善恶观的部分《三国演义》评论者,其理性认识和学术研究理念的公正性,常常被《三国演义》中儒家性善观、封建正统观所禁锢。非善即恶的道德倾向性使当代学者在评判《三国演义》时,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描写上的历史局限性缺陷,更多的是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春秋笔法来进行回护性批评,这使学者在论著中引用的论据往往与其文中的结论相互抵触。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在近几十年对《三国演义》研究中一直以政治历史分析为主的现象,提出应该以伦理判断的方法来研究这部作品。本文首先提出应该以伦理判断为标准来进行《三国演义》的分析与研究;其次,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在《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中,吸收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人民的朴素的道德思想,同时也受到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伦理思想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黄开军 《殷都学刊》2011,32(1):52-5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典范,曹操是《三国演义》重点突显的反面人物。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屡次掀起为曹操翻案的热潮,无不指《三国演义》为丑化曹操的罪魁。小说中曹操的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的确有所出入,但小说并没有丑化曹操,演义中曹操的劣迹、罪行都有史料依据。相反《三国演义》在详细描述曹操的征战、治国、齐家诸活动时,客观上对其进行了美化与拔高。为曹操翻案的无病呻吟的奇怪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受中国特定的政治、社会气候影响,并不是学术自由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说创作理论的艺术辩证法,是毛宗岗《三国演义》评论的一个突出成就。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斗争,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因而战争也就充满了辩证法,比日常生活更加鲜明地显示着辩证法规律的威力。  相似文献   

7.
《三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形成普通读者以文为史的阅读习性。又因作者忠奸、善恶观两极化、不可避免的迷信观念,导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发展前后不一,使普通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各种困惑。以史解文,就是要求学科馆员从三国历史的角度,引导普通读者正确认识《三国演义》中的描写缺陷,让读者在阅读和思考中,了解到在尊重历史和生活真实的前题下,文学作品也能体现出历史、生活的真实原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神怪、鬼魂的描写真可谓触目皆是,历代不绝。《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专门的神魔小说就不用提了,即便是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水浒》和《三国演义》中,也不乏神怪描写。《红楼梦》中有绛球仙子还泪说,有太虚幻境和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学学会受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体代表的委托,于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二日至十九日在洛阳召开了全国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在刘备集团中寄托了人们的治国理想,这一理想与儒家学者所设计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即君臣之间"同休戚,共祸福",君民之间"秋毫无犯"。在"忠"与"义"的关系上,《三国演义》的评价标准是双重的、不确定的,带有乱世的某些特点。在三国争雄的过程中,刘备集团一直势力最弱,其重要原因在于刘备集团以"仁"为本的政治理想与残酷的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三国演义》及其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肯定《三国演义》作者为罗本,与著名戏剧家高明同为宋末理学家赵宝峰的门人;二,衍叙《三国》故事的流传,指出在六朝时期《三国》故事已见诸史籍;三,探讨《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的区别及其成书过程;四,概述《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全文分两期载完。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其非凡的叙事才能将战争描写得如一曲英雄史,尤其是关于赤壁之战的描写,得力于其结构出无数个三角结构模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虽然有着浓厚的“拥刘反曹”倾向,但曹操运筹帷幄,横槊跃马,统一北方过程中显示的雄才大略——即高超的领导艺术,亦得到了充分的描写.本文试图就曹操的政治眼光、胸怀魄力、指挥谋略、用人治军等方面的领导行为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表现古代战争之不足谭良啸84集电视连续《三国演义》从总体上讲,是值得肯定的。它体现了原著中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审美取向以及谋略智慧,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把握得比较好,尤其是曹操这个人物还有所突破。历史氛围也比...  相似文献   

15.
罗贯中《三国演义》书成,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后通过清初毛伦、毛宗岗父子的整理和评点,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剧作者将其改编成各种戏曲,在宫廷、城市和乡村的舞台上频繁演出。京剧中的三国戏蔚为大观,这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同时京剧三国戏又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可以说,京剧三国戏的艺术特征是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的双重影响下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绵阳市政协、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联合发起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四川绵阳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作为一部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三国演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从文学的研究拓展到文  相似文献   

17.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批评的方法。他把《三国演义》与历史著作、唐宋诗词、元曲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三国演义》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把《三国演义》中人物与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说明了《三国演义》人物刻画的突出成就;把《三国演义》本身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比较,或探讨了《三国演义》人物的鲜明个性,或阐释了《三国演义》情节的"特犯不犯"。这样独具特色的比较批评,对读者深入理解《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后人的小说批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月十二至十九日,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三国演义》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代表等一百六十余人,汇集于三国时期魏的故都洛阳,举行了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省文学学会主持召开。大会分两个阶段举行,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举行了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四月十八日举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大会。 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近七十篇。这些论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的主题、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作者、版本流传情况等问题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 讨论会上,代表们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一)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会上争论的最为热烈。大多数同志认为,《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其主题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三言两语来概括。此外,有的同志认为,对古代文学巨著,不要提“主题”(“无主题说”),也有的同志提出“模糊主题说”。(二)关于历史小说的创作方法问题。会上集中对“历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是一个值得书写一笔的年份。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汉中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1月2日至6日在陕西汉中成功举行。本年,中国大陆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大约在60篇左右;提交汉中《三国》讨论会的论文,也有将近60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三国演义》研究领域的审视与开拓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如何进一步深化已有的研究,如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作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持的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有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文史研究工作者、教学工作者、编辑出版工作者、戏曲工作者,一百二十人参加了大会。大会一致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在国内深入人心,在国际上也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历史小说。近二十年来,这部书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对于这样一部历史小说的深入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会议期间,大家热烈地讨论了《三国演义》的版本、故事源流、成书时间、作者的生卒年代、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国外的影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