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当时美国社会很看中门第,林肯竞选前在参议院演说,一位参议员说:“在你演讲前,你要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么好。”  相似文献   

2.
咪蒙 《经营管理者》2014,(8):111-111
互联网时代跟传统时代有一点不一样。传统时代,比如说电视台请了一个长相丑的主持,你真的可以反对。你可以写信给台长,说让他下去吧。可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了,我们在互联网环境里制作了一档视频节目,就好比在农贸市场推出了一个包子摊。你觉得不好,旁边有卖蒸饺的,你可以去他家吃,何必非得抬脚把我这个摊子踹翻呢?说得更严肃一点,你说我长得丑,你能不让我上街吗?这是我的自由。在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的自媒体节目呢?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3,(16):108-108
谁的规矩多 在书城里,一女子拿下一本《中国刑法》,对着身边十来岁男孩一顿训:“天天嫌我烦,天天嫌我罗嗦,天天嫌我管你,再过几年你就18岁了.管你的将是这本书.你给我好好看看.是你妈的规矩多还是它多……”  相似文献   

4.
国人出境游,年年逐浪高。一位导游在《解放日报》撰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正感受到外国人的敬意。几年前我前往埃及探察线路,当地人辨不清黄种人面孔,见到我总先问你是日本人吗?面对否定,会接着问是韩国人还是新加坡人?如今不少埃及人会主动问“CHINESE?’挥手用汉语说‘你好’”。同样简单交接,今昔判然有别,问话显示国力哩。  相似文献   

5.
唐骏 《领导文萃》2007,(9):141-145
现在坐在这里的每个人可能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在这种竞争的社会中,脱颖而出,真正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我没有办法给你答案。但我可以给你一些唐示,这是今天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3,(6):110-110
1.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你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2.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我们经常可以在师生之间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事情不是这样的,你听我解释好吗?”“你认为我现在还想听你的解释吗?你什么都不要再说了,犯了错误还要狡辩!”其实,诸如此类的对话在我们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层出不穷。曾经,我也是如此“果断”地评判着学生的错误,“雷厉风行”地处理着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服务是换位思考广义的服务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在为你服务,你也在为我服务;你在为上司服务,同时上司也为每一个下属服务。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想生活在天堂,就去当秘书;如果你想生活在地狱,也去当秘书。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一位处长对秘书职业的评价。我和我的一位朋友都是秘书,我不知道我们生活在人间天堂还是地狱,但是我们切实体味到了秘书工作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0.
曾立平 《经理人》2007,(11):38-39
如果你想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力,如果你很明白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如果你有变革的勇气,想让企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组织,那么,你到底该怎么办?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问:我的企业创新能力强不强?我到底该从哪里着手,加速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爱情语录     
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  相似文献   

12.
杨澜 《领导文萃》2009,(1):114-116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那时我正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呀?你一生处理了很多的外交事件,你最骄傲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14.
黄佟佟 《决策探索》2009,(23):91-91
他惊诧地反问:一两百万算有利润吗?我说,对李嘉诚来说当然不算,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说,当然就算。他得意地笑了笑,不语。我问小张你的铺头在哪儿,改天我去帮衬你,但是你要给我打折哦。  相似文献   

15.
老局长树人     
老人家说,你很有才华,就是缺少打磨,须知过刚易折,让我好好地磨练一下你,希望你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注意到这一点,你要知道人都是在不断地妥协中走完一生的,这种妥协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6.
柳传志 《领导文萃》2007,(11):63-65
元庆: 来香港后,虽然任务繁重,但对你的情况仍不放心。自我检查后,觉得这几年和你沟通少,谈的都是些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客观原因是你和我都忙,主观原因是没有特别注意我们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我想利用边角或休息时间写信给你,用笔谈的方式会比较冷静,但我也不想很正式,只是拿起笔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还是自然感情的随意流露,未必就逻辑性、说理性很强,一次谈不完,下次接着再谈。  相似文献   

17.
张二江说:“老陈啊,你不是圣人,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我当市委书记还得过一些小钱,你在企业当老总这么多年,难道一点小钱都没有得过?”办案人员说:“打死了就打死了!我们不怕!你知道是谁要搞你吗?是张二江书记和xxx市长。打死你也不要紧,把你送到火葬场一烧完事,说你畏罪自杀,你想告状就到阎王那里去告吧!”尽管如此,他在被宣布无罪出狱后第二天就向天门市主要领导提出请求:“我可以不计前嫌,不用天门市提供一分钱,保证在半年之内使金天公司起死回生。”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请求遭到了拒绝。莫非这些也都是张二江留下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8.
不让子弹飞     
少一 《决策》2023,(6):76-79
<正>一政委敲门进来时,脸色很不好看,劈头盖脸问:“怎么不接电话?”我从沙发上挺起来:“没听到呀,我睡觉前调成了静音。”我迷迷糊糊地瞄一眼手机,刚好中午一点过三分,通话记录显示,政委的号码被标注成红色,后面括号里还躺着个数字“5”。“公安机关从来就没有安静的时候。”政委鼻子里哼一声,“你记住,我们的工作性质是二十四小时待命。”  相似文献   

19.
某县委书记从一地调往另一地任职,临行前,与他的秘书谈心。他对秘书说;“你为人诚实,干事地道,是一个好人,但你不是一个好秘书。”秘书感到愕然,因为他觉得多年来自己始终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书记继续说:“你跟着我也有好些年了,但你没对我提出过一条建议,对我的要求也没提出过一次否定,每次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你都是好好好是是是行行行,你说你能算是一个好秘书吗?”秘书无言以对。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来说是颇有启发意义的。秘书的工作职责是什么?简单地说,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一般…  相似文献   

20.
《决策探索》2008,(19):89-89
妻子的指责:“你总想着自己。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独自支撑起整个家庭。”丈夫的辩解:“你的种种指责让我痛心疾首,我认为你这样对我并不公平。……我已经受够了与你就家庭琐事无休止地讨价还价,受够了你喋喋不休地列举我该做什么和忘记做什么,也受够了你酸溜溜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