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银行     
最近,开开市成立了一家快乐银行。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快乐存进去,过一段时间,不仅能取出原有的快乐,而且,还能得到利息——比原先多20%的快乐。既然可以储蓄快乐,就应该像钞票一样,有个计量单位呀!在这里,快乐银行把“哈”作为快乐的单位。对了,就是哈哈大笑的“哈”。比如,你存进银行100哈快乐,一年以后,就可以从快乐银行取出120哈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新少年》2004,(Z2)
一个国王整日郁郁寡欢,于是派遣大臣四处寻找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苦苦寻觅了好几年,大臣始终没有找到可以快乐起来的方法。终于有一天,在大臣路过一个贫穷村落的时候,听到一个农夫在田埂边快乐地唱  相似文献   

3.
积雪草 《山西老年》2014,(10):63-63
生活中,有些快乐常常是自己找来的,我们不妨给自己开一份快乐清单,寻找一下快乐的方向。每年至少安排两次旅行旅行是愉悦身心的事情,大约每一个人都会喜欢。回归自然,是愉悦身心的最佳途径。一年之中可以安排两次旅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就近。就其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目的就是放松和调节紧绷的神经,以便更好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4.
假装很快乐     
在QQ群里,看到一个网名:假装很快乐。我对他表示了赞赏。人如其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假装很快乐,比如我,最近几年一直在假装很快乐。所有的朋友,看到我都说怎么你看起来那么开心。儿子听话、  相似文献   

5.
曲彩梅 《新天地》2011,(10):152-153
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扇敞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相似文献   

6.
向日葵  风依 《市民》2006,(5):82-87
你有没有想过,在互联网上,也可以一起学习快乐,可以一起设计快乐,可以一起传播快乐! 五个分别居住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澳洲的女生,借助网络博客,做了一个为期30天的“探索快乐真谛”的生活实验: 主持人每天在博客上布置一件很容易做到的生活小事,让另外四名女生次日“照章办事”,并在18:00前在各自的博客上“汇报心得”。一个月后,大家对比是否比上一个月更快乐一些,如果是,则也每天出一个小建议,给友人的生活吹进一缕清新、温暖的气息。 五位生活实践的参与者将行动始末整理成文,经过她们的同意,编者在此将之摘录呈现。 30条小建议,实践快乐的30天!  相似文献   

7.
健康新探索     
心存感激更快乐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吕波密斯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其中包括:心存感激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可  相似文献   

8.
中学体育教学应该是一门使人快乐的学科,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可以体验到体育的快乐。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利用游戏教材锻炼学生技能,同时注意科学合理地运用场地和器材来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实现快乐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追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快乐会给人带来健康的身心。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快乐地生活呢?下面的“处方”,也许可以帮您疗养苦涩的心病。  相似文献   

10.
《乐记》指出:“乐者,乐也”。音乐何以同于快乐?从《乐记》对音乐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乐源自于音,音源自于声,声源自于情,情源自于性,性归于善,尽善为仁,君子以得仁以为乐。所以由快乐的内心向外表达就是音乐之所出(即创作),其逻辑路径为:乐(快乐)——仁——善——情——声——音——乐(音乐)。音乐向听者内心渗透就是快乐之所归(即欣赏),其逻辑路径为:乐(音乐)——情——善——仁——乐(快乐)。作乐者由快乐的仁心发端为动人的音乐,鉴赏者再由动人的音乐开启快乐的仁心,以此建立起儒家视阈中审美活动与道德自觉完美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1.
99块金币     
贪欲夺走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雨;我不为别人干活,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可是有一天,皮克的快乐突然丢失了。那是因为,在一天上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  相似文献   

12.
郭郭 《社区》2009,(15):6-8
做好事会让人获得快乐的感觉吗?心理学家对于这一命题做过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一个善举是大还是小.哪怕只是替别人按住电梯门.给迷路的人指一下方向这样看似随意的行为.都可以让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研究还证明,做善事的频率与你的快乐程度也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2010,(2):94-95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才可以享受.其实低潮也一样,能从中获取的更多。  相似文献   

14.
暑假就要到啦!这可是同学们最放松、最快乐的日子,大家可以尽情地游玩。有人说夏天是童年的,因为夏天有暑假嘛。但是,假期中的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任何快乐可言。那么,暑假怎样玩得安全呢?  相似文献   

15.
帝王的智慧     
改革开放,社会进步,国人也就进入了我自称之的“寻找快乐年代”。作为人,寻找快乐可以说是永远的却又是因人而异的习性。2005年春节晚会总导演郎昆有这么一段“答记者问”。记者:“据说,你特别爱喝茶。”郎昆:“对!而且我品茶的水平很高。茶品如人品,一个懂得在品茶中寻找快乐的人,不会是一个浮躁的人。”  相似文献   

16.
这一次,我真的可以说再见了,和那些曾经让我快乐过、最后却都成为悲伤的假面。  相似文献   

17.
雨瑶 《今日南国》2006,(3):29-30
总有些事情需要独自经历,总有些时候需要独自面对,快乐走了又来,受着伤不知如何处理,日子久了,便麻木了熟悉的风景,屋子不大,却因为找不到情感的依托而显得空洞又幽深起来,甚至害怕了那夜夜必来的漆黑,肃杀了年青而本来有些寂寞又害怕寂寞的心。难道快乐永远只属于那些长不大的孩子吗?不,其实,快乐离我们很近。也许生命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等待与感伤,可是在等待的日子仍有许多快乐。你可以在阳台种上一盆喜爱的植  相似文献   

18.
陈慰 《社区》2011,(21)
我们社区有个爱画漫画的老人杨大伯,大家都叫他社区漫画家。别看他已经60多岁了,画起漫画来可是个高手,寥寥几笔,一会儿工夫就把别人画得活灵活现的。他经常用漫画的形式来调解社区居民的矛盾,这种与众不同的方法远比别人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更来得立竿见影。平时,杨大伯把画漫画作为自己的一大养生法宝。他认为,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而快乐可以长寿,快乐比金钱  相似文献   

19.
师:孩子们,我从厦门来,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乐,做几个小游戏,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在分享我的快乐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来一个小测试,只有通过了测试咱们才能顺利进入游戏,可以吗?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Z1)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他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