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及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交通基础设施这种典型的公共物品,采用单一的政府供给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供给模式是必然趋势.依据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明确不同投资主体的作用范围,分别采用政府直接投资方式、政府投资与法人团体运营方式、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运作方式以及政府管制下的民间资本运作方式.此外,还可采用ABS、BOT等投融资方式.在投融资管理上,要引入全民参与的项目公共选择机制、全系统的项目综合规划以及全过程的招投标机制等投资管理新机制,以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效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国内外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投资主体、收益分配、风险分担、偿债方式、政府的支持政策及监督法规等方面对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对我国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内在机制,采用中日两国数据对中央和地方层级政府结构的公共投资同固定资本形成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日本和中国虽然都采用分权式的公共支出政策,但是对于经济增长和投资促进方面所起到的机制不同的,尽管日本的资本形成同GDP增长率相关性不强,但是日本中央政府的公共投资能够较好的促进投资的快速增长.与之不同,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在促进固定资本形成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从公共投资的需求机制、供给机制、融资机制和’效率机制四个维度对中日两国进行了综合性的制度比较.认为日本的公共投资的经验在于其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其支出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进而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空间项目划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三种。部分非经营性项目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下基础设施,应由政府组织生产,向社会提供;而市场提供、生产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准经营性和经营性项目的主要提供与生产方式。地下空间具有供给有限性、用途多样性、开发不可逆性、效益综合性等特点,开发过程应由政府主导,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规制来实现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导地位。同时地下空间项目又具有投资额高,投资回收期长,有投资规模效应等特点,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是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配套政策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元化等手段来构建。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非常注重利用政府公共投资的扩张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但近年来城镇化中的公共品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地方经济运行质量与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累积等一系列矛盾和投资低效率问题已经成为极大影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对1995—2011年东、中、西部政府公共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政府公共投资的效率改进都不太理想,政府支出并没有显著提高单个要素产出效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中国政府公共投资整体规模和区域分配上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下空间项目划分为非经营性、准经营性和经营性三种.部分非经营性项目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下基础设施,应由政府组织生产,向社会提供;而市场提供、生产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准经营性和经营性项目的主要提供与生产方式.地下空间具有供给有限性、用途多样性、开发不可逆性、效益综合性等特点,开发过程应由政府主导,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规制来实现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导地位.同时地下空间项目又具有投资额高,投资回收期长,有投资规模效应等特点,单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需要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投融资体制是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配套政策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元化等手段来构建.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被政府推出,而采用PPP模式来建设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被视为该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机制.由此,通过论述综合管廊项目投资范围的合理确定、运作方式比较、定价及调整机制、绩效管理机制和风险类型及应对这五个方面,来归纳关于建设地下管廊PPP项目实务要点,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直接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方式.虽然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看,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项目管理模式没有太大区别,但在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还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监管困境,这种监管困境源于政府投资项目的公共性而导致的天然"产权残缺",特别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官员的晋升激励机制下,必然使得各种监管问题持续存在.因此,要解决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问题,除了要进行监管制度创新外,还必须改革目前官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营性政府工程项目融资TOT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逐步形成,经营性政府工程、公共支出的供给方式越来越多地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模式筹集建设资金,以加快建设步伐。本文系统研究了新型的政府工程项目融资模式TOT,通过与传统的BOT融资方式在融资成本与投资风险、项目实施复杂程度与可操作性及对公共利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TOT融资模式在我国发展的障碍,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TOT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农业基础设施产品属性、收益区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农业基础设施各供给主体的责任、范围及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方式,以构建农业基础设施多中心协同供给体系。纯公共物品及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机构型供给,通过成立专委会实现科层制协同。俱乐部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式是政府与企业联合供给,政府与企业通过公私协同实现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村庄范围的公共池塘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战略性协同、沟通性协同以实现政府与农民联合供给或农民自治供给。受益范围为村小组或几户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农民自治供给为主,通过沟通性协同使农户能顺利实现合作供给。私人物品属性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企业供给或农户自己供给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国外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改革经验的分析,从目前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我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投融资机制的市场化改革,采用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方式,并从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为各类社会民间投资主体进入污水、垃圾处理行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2.
积极探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西方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有益经验,运用比较的方法,初步阐释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发挥政府投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及其投资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提高1%会导致居民消费率降低0.13%,且这一负向关系在不同的计量模型和估计方法下都是稳定的,相反,私人投资并不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改变了产业结构及收入分配,从而影响了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公务用车因其工作任务性质和环境等差异,交易的不确定性、潜在交易对手的数量、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频率等交易因素明显不同。根据公务用车的交易因素差异,公务用车管理应综合采用科层组织、网络组织和市场组织三种基本形式;根据投资主体、管理主体以及消费主体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公务用车投资管理可采用政府投入政府管理的行政模式、政府投入民间管理的社会模式、民间投入民间管理的市场模式等三种基本模式。三种组织形式与三种投资管理模式的契合将形成公务用车管理分类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东盟众多发展中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存量已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大对其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合作是中国-东盟双方的共同意愿。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东盟在电力、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潜在需求,这为中国加大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占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比重,但是投资的行业却高度集中,有待进一步拓展。中国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应区分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并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采用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和产业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足已经凸现,使得对城建资金的需求日趋强烈。从中国城市建设传统融资渠道的现状与不足出发,提出了树立“城市财政经营”理念、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城市准公共物品进行经营和供给、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大力开展城建项目融资、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等实现中国城建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注重扩大建设规模实现区域覆盖的建设模式,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竞争造成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增长的现状,不少学者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的警示。文章着重研究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度"的问题,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存在适度性的观点。首先,在古诺模型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模型构建。其次,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以公路为例,采用中国各省份1978-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交通基础投资建设初期,交通基础设施规模的增加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继续扩大化,将超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对经济产造成不利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达到一个适度的程度能够实现经济产出的最大化。再次,在适度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最优路网密度模型,说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动态均衡的关系。通过运用部分OECD国家的国际数据估计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适度规模,以此评价中国各省市路网密度的适度性。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处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状况,其中西藏、新疆等中西部省份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匮乏。而北京、重庆等直辖市以及旅游型城市海南则出现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过度的情况。最后,提出建议: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当遵循适度性原则,避免盲目的进行规模扩大化建设,应更加注重质的提高,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率;充分结合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实现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差异化,注重地方政府间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沟通和衔接,提高中国交通基础施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研究政府通过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通过政府财政少量资本的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实现基础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农村公共投资现状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缓解贫困,就需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投资职能。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公共投资涉及一个覆盖全局的政策体系,不仅包括投资结构的安排,投融资体制与方法的创新,更须包括对于投资的风险控制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采用BOT模式发展轨道交通项目需要提供补偿。为了研究由谁来补偿、什么时候补偿、用什么方式补偿、给多少补偿、风险如何补偿等问题,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优点出发,认为补偿应以政府提供为主,并把政府补偿机制分为运营补贴、财务投资、实物投资和物业开发等四类。基于合理回报原则,本文建立了补偿数量的计算公式和补偿调整机制。本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BOT项目补偿机制设计提供参考,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需要政府补偿的基础设施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