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印度尼西亚伊利安查亚居住着约两百个文化习俗迥异的部落,居住在巴里恩山谷的达尼部落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部落的酋长同一位美国女人类学家结婚,成为当地一大佳话,也使这个部落一举闻名。达尼部落的村寨座落在查亚维查亚山脉的一个山坡上,风景秀丽,气候凉爽。但由  相似文献   

2.
天上的洛塔     
向启军 《民族论坛》2007,(11):39-39
<正>去洛塔,汽车在四月的细雨中前行。先是在一道弯长的沟谷里走。阴霾的天气中,山谷间的草树已经泛出大绿,偶有岩坎上的桃花抑或是映山红,灼灼地开得灿烂。更有东块西块的油菜地,又是一色地绚烂金黄。颠簸地走着,车窗外闪动的色彩像音乐中的演奏那样不断地变换,眼目很舒服。而山野其实是安静、丰满而温柔的,所以舒  相似文献   

3.
广东北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最近在瑶山深处三水瑶乡,发现旅游新景观——大旭村野蕉谷瀑布群。这个旅游景区的特点是:清彻的溪流和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有九寨沟的味道,山谷中溪流旁野芭蕉满山遍野,也有西双版纳的特点。   野蕉谷瀑布群距县城吉田镇 18公里,汽车可以直通大旭村小学,下车后逆溪流而上,就到了景区。   这里浓郁蔽日,幽林翠谷,清彻的溪流从大山源处流出。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潺潺的溪流、淙淙水声,如透明的琴弦,奏出舒缓而快乐的乐曲。   进入景区,山谷里高大的野芭蕉生长在溪流两岸,沿…  相似文献   

4.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是蒙古语族里一种独立的语言。使用保安语的有聚居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干河滩,大墩等村的保安族居民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下庄,尕洒日、郭麻日、年都乎四个村子的土族居民。人口总数虽不过一万左右,但由于这个语言里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语言现象,又产生着许多崭新的语言现象,并且由于不同村子居民所操保安话相互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方言土语差别,反  相似文献   

5.
<正>(一)清早,村里还刚刚飘散几缕炊烟,牛倌就骑着高头大马吆喝着从村路上走来。他的吆喝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调子悠长而婉转,久久回荡在村庄和山谷里,穿透黎明。他策马经过的沿途,主妇或一些半大的孩子会把自家的牛悉数从牛栏里放出院门,让它们慢吞吞、懒洋洋汇入牛倌的队伍中。如果间或某家主人睡了个懒觉或因别的什么事  相似文献   

6.
色齐拉山下,有一条几十里长的山谷—鲁郎谷,这条山谷里,森林密布,零零散散地居住着百来户藏族农牧民。自从川藏公路通草后,这里新建起过往人员的食宿站,鲁郎谷才逐渐改变了过去的冷落状况。一九六四年春天,西藏部队某部的一支三十来人的运输队,到鲁郎谷来开垦林简空地,开荒生产,山谷里又多了一批新居民。 运输队的家安在小学校旁边,新来的邻居很快就和孩子们建立了友靛。 战士们开荒生产任务很重,但是,从队长、指导员到全体战士,握常在想:能抬孩子们做点什么事情呢?一次,队里的助理军医徐亮熙到部队领导机关去开会,路过林芝,便在新华书店买…  相似文献   

7.
墨竹工卡宗在拉萨之东约百余华里,过去属原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在这里有近两万个农奴,在大农奴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黯无天日的牛马般的生活。农奴分住在九十个封建庄园内,随同庄园土地一起,分别属于寺庙、贵族和地方政府(噶厦)三大领主。封建庄园(藏语称“溪卡”)是农奴主管理农奴的机构,又是进行生产的一个经济单位。宗内的十个寺庙和五个上层喇嘛占有庄园六十六处,八个贵族占有十七处,其余  相似文献   

8.
从江孜县城往南四公里,有一个叫做班觉伦布的小村庄,村口立着一幢由高大的院墙包围着的三层小楼,这就是西藏现在唯一保存完好的古老庄园——帕拉庄园。 旧西藏的庄园领主有三类:政府、寺庙和贵族。帕拉庄园属于贵族庄园。在  相似文献   

9.
我是畲族人,随父辈早离畲乡.这次到起步乡水斗洋畲族自然村,为的是拍摄婚礼场面.村庄坐落在山谷中,四周有茂密的树林,中间夹杂着桃、梨、枇杷等果木;东西的开阔地上,用茅叶遮盖的香菇棚连成一片,象一幅鹅黄色的丝绒地毯.在绿树竹林的掩映中,有一幢幢用红砖砌就的水泥小洋楼,十分醒目.现代文明的春风,吹进了畲乡,生态环境、农家经济、建设布局都在改观.这,就是我熟悉而又经过了"脱胎换骨"的畲乡.婚礼在晚间举行,我们抓时间拍摄了新房.新房里一套乳白色的组合家具,正在播映着新闻联播节目的彩色电视机,还有橱中排列着的许多书籍,其中以农村科技书居多……  相似文献   

10.
虽然好几年没去双后(土夅)畲族村了.但这个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中首批获得浙江省文明村称号的小山庄很难从我的记忆中消失.尤其是在清明时节,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一幅江南山村的初春图:顺坡而筑的农舍前后,桃花、梨花与山坡上的杜鹃争奇斗妍.最使人难忘的还是清晨阳光中,白墙灰瓦上飘出的缕缕炊烟.清明前夕,我重访畲乡.当自行车缓缓爬上山坡,已是中午时分.眺望双后(土夅),心中十分纳闷,应是炊烟四起的时光,怎不见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11.
1956年民主改革前,永宁纳西族还保留着封建领主制。农业是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畜牧业、家庭副业从属于农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土地关系是封建土司土地所有制。社会成员分属于“司沛”、“责卡”和“俄”三个等级。“司沛”等级是贵族集团,有32户,由土司家族成员和上层喇嘛组成。其中当权的“司沛”占有大量土地和一定数量的“俄”,  相似文献   

12.
山寨的石碑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石碑,有的高大庄严,有的古雅辉煌,有的玉阶层叠、雕栏围合,有的鲜花簇拥、芳草铺锦。然而,长立我心中的却是土苗山寨那一方普普通通的石碑。几年前,我从鹤峰山城出发,爬上十多华里的陡坡,来这个寨子。寨子中耸立着七八个翠峰,因名八峰村。但见香云瑞烟轻拂着山野村廓,棕榈古松咬石而生。然而,我又惋惜,惋惜没有清流,没有水,这山景便显得有些单调,有些枯燥。我问一位老者;“寨子里有溪么?”他朝南面的山坡一指,和蔼地说:“没有溪,倒有池。”我急切朝那方跑去,果然,半山腰真的挂着一砚碧池,那底那墙全是水泥沙石结构,清凌凌的池水镜子似地把翠峰倒嵌在蓝天白云底  相似文献   

13.
在两山相对的平缓的坡地上和盆形的山谷里,疏密相间地散布着一些村落。金缎子一样闪光的玉带河从谷底蜿蜒流过。在绿树掩映中,一幢幢别墅样的两层小楼依山而立,让人看了不觉得这是遥远西南边陲的一处山村,而好象是什么风景胜地的疗养院。谁能相信,这就是沙甸——云南省回族人民聚居的一个村落、“四害”横行时一度遭受严重不幸的地方。在一块俯临公路的山坡上,一栋带有长廊的、别致的小楼刚刚竣工。这座小楼的女主人,就是闻名遐迩的服装专业户赛凤  相似文献   

14.
苏日古墓群位于定日县拉顿乡山谷玛多村苏日山坡上。该古墓群背倚苏日山,面临山谷泥石流冲击下的平原。座西朝东。大小不一,有一定分布规律。共有 M61座古墓葬。这些古墓葬群尽管经历千年左右的风风雨雨可是垒砌石块及封土基本完好不塌。从远处望去好似一处泥石流冲下的乱石堆。当地群众认为这  相似文献   

15.
清早,村里还刚刚飘散几缕炊烟,牛倌就骑着高头大马吆喝着从村路上走来。他的吆喝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调子悠长而婉转,久久回荡在村庄和山谷里,穿透黎明。他策马经过的沿途,主妇或一些半大的孩子会把自家的牛悉数从牛栏里放出院门,让它们慢吞吞、懒洋洋汇入牛倌的队伍中。如果间或某家主人睡了个懒觉或因别的什么事而没有按时打开牛栏和院门,那牛便会躁动不安,又踢又叫。如果主人还是没有动静,那牛倌便果断地跳下马背,动手解开院门和牛栏,让牛跟着他走出院门。  相似文献   

16.
正"水怪来了"贾登峪是一处山谷盆地,作为进入喀纳斯景区的咽喉要道,自然是会吸引众多游客在此下榻。吃过晚饭,我们一行六七个人出来溜达消食儿。风裹挟着尘土和新鲜的马粪味道扑面而来,路边有一个栅栏围拢起来的骑马场,不少游客在内策马驰骋,体味"马背上民族"的生活情景。我们一行爬上一个小山坡,驻足眺望,  相似文献   

17.
回首五九     
1959年我32岁,是乃东宗桑嘎谿卡的朗生。这个谿卡是贵族门仲家的。我有时干农活,有时放牧。那年年初,从桑耶来了一伙叛乱分子,他们强行住进了村中富裕的大差巴家,到处抢粮食和牲口,连妇女的内衣都抢,还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并逼迫很多人去为他们放牲口、做饭。庄园的主人在叛乱分子来到之前就带上细软骑着马逃到拉萨去了。叛乱分子住了十多天,村里的人受尽了苦和气。这时,听说解放军从定拉处朝我们这的方向来了,一时,从拉萨等地来了许多人到我们村,有僧人有市民有商人,村中到处谣传着:共产党会派男人去打仗,让  相似文献   

18.
小深山见闻     
过了金沙江,进入小凉山。这里滿山遍野开放着迎春花、野梅花,山谷中靜謐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股清香气息。到宁蒗时,只見衛生院所在的那山坡上,盖了許多漂亮的房子,有人民銀行、民族貿易公司、宁蒗彝族自治县人民委員会等。在衛生院后面那兩排新房子門口,挂着“皮革生产合作社”、“铁業生产合作社”、“縫紉生产合作社”等等木牌。記得去年我在这里时,連一个个体手工業者都沒有看到,现在已成立了这末多生产合作社。短短一年的时間里,發展是多么上迅速啊!  相似文献   

19.
辰溪县黄溪口区是一个远离县城达百公里之遥的偏僻闭塞的少数民族山区。该区有五个瑶族乡,全区瑶、苗、汉各族杂居。在新世纪的第一个龙年春节来临之际,昔日刀耕火种的瑶民过年出现了新景象…… 电话成为消费新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溪口瑶民日益认识到电话的重要,相信“致富奔小康,快把电话装”,今春已掀起农家装电话热潮。春节前后,黄溪口镇农家共装电话二百余户,基本上达到村村通电话,其中还形成两个“电话村”(罗新村和野渔村),两村装机都达五十户左右。电话,已成今春瑶民一大消费热点。 VCD继续走俏瑶家 随着VCD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笔者对卡力岗地区民族志调查系列报告之一,即卡力岗回族村的田野调查报告.报告以卡力岗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德恒隆乡两个分别操藏语、操汉语的回族村为个案,首次全面展示了卡力岗回族村的民族构成、语言使用、居住规律与宗教信仰状况等;辨析了卡力岗人的概念,诠释了卡力岗人这个特殊回族群体的民族认同观.卡力岗回族村的人类学调查,反映了我国回族形成与族源的多元性,印证了回回民族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特质紧密结合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