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生气     
有这样一些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认为自己经验多,见识广,对很多人和事看不惯,甚至是对自己的老伴、儿孙。他们遇事爱生气,越来越小气!这里送上两首消气歌。希望对那些“大气”的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开创性的工作,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在《新文学大系·诗集》里,曾选进玄庐的一首长诗《十五娘》,这首诗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正如编选者的朱自清所说:“《十五娘》是新文学中第一首叙事诗。”玄庐原名沈定一,浙江萧山人,在五四后的初期白话诗坛上,是一个很活跃的人  相似文献   

3.
我为什么会选择一生在路上?是因为有很多新鲜而坚强的灵魂同时蛰伏在我的身体中,旅行中这些灵魂随时被唤醒,有时借助一杯茶、一本书、一首乐曲,还有那些我蓦然相逢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有的人能受到周围人的欢迎,众人与之结交感到愉快甚至引以为荣,所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而有的人却被周围的人所嫌弃和疏远,总是形单影只,落落寡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就"人们最喜爱的人的特点"做过一个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那些信仰和利益与自己相同的人;二是那些有技术、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三是那些具有令人愉快或令人崇拜的品质的人,如忠诚、通情达理、诚实和善良等;四是那些喜爱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5.
《粤风》是清代学者李调元编辑的一个民歌专集,于乾隆四十七年纳入《函海》初次刊行。它的问世,实在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我国古代民歌的发展,大体可以划为三大时期,即诗经民歌时期、乐府民歌时期和明清民歌时期。明清时期是我国民歌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从明代起,人们开始摆脱儒家传统文艺观的束缚,从多方面高度评价民歌,并开始了个人大量采集编纂民歌专集的工作,出现了象金台鲁氏刊行的《四季五更驻云飞》、《赛赛驻云飞》,冯梦龙的《山歌》、《挂枝儿》以及醉月子的《吴歌》等专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专集都仍然只是采集汉族民歌的话,那么,清代李调元《粤风》的问世,就把这个局面打破了。《粤风》全书四卷,卷一收粤歌二十九题四十九首,附蛋歌三首,沐浴歌一首;卷二收瑶歌二十首,又瑶人布刀歌一首;卷三苗歌答唱二十二首,又苗人扇歌七首、担歌一首;卷四收壮歌八首。全书共收各族民歌一百一  相似文献   

6.
郭老逝世,对我这个曾经在郭老身边工作过的人来说,由于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目中一位最尊敬而又亲切的长辈,心情是十分沉痛的。遵照郭老遗嘱,他的骨灰已撒在大寨土地上;这不禁使我联想起郭老的一首大寨诗。那是一九六六年春,我向郭老索求墨宝,郭老把他所作《大寨行》组诗中的末首《颂大  相似文献   

7.
劳教场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是对那些犯了一定罪错,但不够刑事处罚,而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达到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之目的的一种特殊教育工作。这种教育工作不同于正规学校的教育,它好比是在一张脏纸上写字、画图,如果不首先把纸面上的脏东西去掉,任你有生花的妙笔,也不会画出“最新最美的的画图”。所以劳教场所教育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劳教人员传授知识、技能,更主要的是要矫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恶习,要在促使他们认识罪错、改正罪错的基础上向他们传授知识技能,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新…  相似文献   

8.
隋代诗人及其作品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一向被人忽视。究其原因,似乎是由于隋代出色的诗歌作品寥若晨星之故。隋结束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使分裂了三百年之久的中华大地重归统一,但当年那些在金戈铁马间浴血厚战的隋军将士,却并无于戎马倥偬之际创作诗用的雅兴。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后来只存诗一首;至于生擒陈后主的隋军大将韩擒虎,则连一首诗也没留下来。频繁的战争和待理的万机占去了这些开基创业者们大部的精力,使他们无暇顾及那纯属不急之务的诗歌。那么,能不能据此断定整个隋代诗坛是一片荒芜呢?恐怕还不能这样武断地一言蔽之。且…  相似文献   

9.
清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二云:“原明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胡广一首,曾启六首,周孟简二首,萧时中二首,商辂五首,柯潜二首,程敏政五首,吴宽六首,朱希周三首,杨慎五首……”,(198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页七一)共收56人,126首诗,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这56人不全是状元,状元仅有81人,1甲2名的如程敏政等有5人,1甲3名的如周孟简等有13人,2甲1名的如唐顺之等有4人,2甲8名的有田一(亻隽),冯梦祯二人,2甲17名的有章懋1人。按吴承恩订补《状元图考》,不见于刘修业先生《吴承恩著述考》、《吴承恩论著杂事考》、《吴承恩年谱》(收入1958年作家出版社《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和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本《吴承恩诗文集》附录)。也不见苏兴《吴承恩年谱》等书。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又一著作。顾鼎臣字九和,昆山人,生于成化九年(1473),卒子嘉靖十九年(1540),年六十八,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礼部右侍郎,寻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卒于宫,谥文康,著有《未斋集》二十二卷。顾鼎臣编,吴承恩补《状元图考》未见传本。然法式善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工作兢兢业业,却不如那些能力比自己差但会和领导搞关系的人受重用,这使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在这种处境中,不仅压抑人的良好心境,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扼杀聪明才智与创造才能。对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一种自我化解的方案。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一个“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的双重职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个很难摆平却又必须摆平的问题,即幸福与德行有可能相背离的问题:   一个有福的人未必是一个有德的人,有可能一生屡做恶事;   一个有德的人未必是一个有福的人,有可能一生历经苦难。   一个民族若要维护其社会公正,就必须设法在这德与这福之间保持某种平衡:   对那些有福而无德的人予以追究,   对那些有德而无福的人予以补偿。   反之,若不做这种追究和这种补偿,那些有福无德的人就会无所畏惧,那些有德无福的人就会深感失望。于是,这个民族就会出现价值失衡,只重视幸福而轻视德…  相似文献   

12.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只要有了人,有了那些胸怀宏伟抱负和崇高信念的人,那些具有高度继续革命觉悟的人,那些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焕发出无穷无尽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人,什么困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02,(10):35
现实型 这类人习惯于寻求目标和创设目标。他们喜欢操纵工具、机器,与人和动物打交道。建议从事技能性的或者非技能性的劳动以及农业、工业和室外交谈等职业。 社会型 这类人习惯于选择那些要求利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技能和对人感兴趣的工作。建议从事社会工作、咨询、调解、教育和一些要求组织他人的职业。  相似文献   

14.
一九○○年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威震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个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罪恶计划,显示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力量,成为半个世纪之后中国人民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压迫的奠基石之一。帝国主义对义和团运动的联合镇压遭到了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其中最重要的是列宁在1900年12月《火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的战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目的,他特别指出: “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发横财的人,那些利用自己的所谓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那些为了取得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的人,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早就对中国实行这种掠夺政策了,现在俄国专制政府也参加了进去。”这是列宁代表了世界无产阶级对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所作的最有力的声援。  相似文献   

15.
李刚 《殷都学刊》2011,32(2):101-103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形天"一词历来解释纷纭,目前学界多从袁珂之说,将"天"解释为"人首"义。本文从古文字学角度对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形天"应为"刑元"之误,训"天"为"首"于文献无证,亦是错误的。"元"字的古文字形体突出"人首"形,传世文献中"元"字用作"人首"义的例证又颇多,"天"、"元"二字隶楷阶段的字形非常相似,所以《山海经》中"形天"应是"刑元"之误,"天"与"元"应是形近讹误。  相似文献   

16.
正说话方式会影响人的快乐感。刊登在美国《生活科技》杂志上的一篇报道指出,那些说话时经常使用"我"和"我自己"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心情,而那些爱说"我们""咱们""大家"的人更快乐。德国卡塞尔大学的研究团队选取了数百名志愿者,让他们参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1848—1905)是我国近代的著名詩人,曾經被改良派首領梁启超作为“詩界革命”的旗帜大加推崇。以后之論黄遵宪詩歌者,往往不能尽脫梁氏論点的窠臼;不仅对黄遵宪的詩作了不切实际的过高評价,而且对黄遵宪詩歌中那些适应改良主义反动政治要求的东西也大加贊美。因此,对于黄遵宪的詩歌創作实有加以重新估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考虑的一些极端的道德案例所要说明的伦理学的要点是我们不应该轻易推翻我们基于直觉的道德判断,无论它们是关于不要将人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利用的判断,还是关于当代价不大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判断。当然,可能有好的论证能证明我们需要放弃这些直觉,但应该由那些否认这些道德直觉的人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而不是由那些具有这些直觉的人来证明。  相似文献   

19.
卞之琳先生     
卞之琳先生逝世后,我有一篇很短的文字,写他与《书屋》的一点关系。卞先生是认识的。很久很久以前,就读了他的诗,并为他惊讶。惊讶他在数行之中就能表达出那么多意思,而且让人想了还想,隔了一段,忽然又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想起这首诗就想起卞先生,一想起卞先生就想起这首诗。我想很多人都这样。  相似文献   

20.
何谓“饕餮”?《吕氏春秋·先识》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米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说的是“饕餮”是一种恶兽,它吃人连骨头都不吐,惊人的贪馋,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由于嘴馋,结果自己连身子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丑恶残忍的头,这大概是它的报应。古代钟鼎彝器多雕琢“饕餮”作为装饰,大约是告诫那些贪馋者以此为戒吧!“饕餮”还有一层喻意,以其形丑嘴馋的特点来比喻恶人。《左传·文十八年》:“天下之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