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前川 《天府新论》2004,(Z2):166-168
证券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国家和犯罪人之间的刑事法律关系.实际承担刑事责任以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前提,以实际追究刑事责任为条件.程序问题是追究证券犯罪刑事责任的难点和关键所在.程序完善的意义不仅在于体现了法律技术的娴熟,更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崔巍 《学术论坛》2012,35(2):102-106
刑法是实体法,解决刑事责任的有无问题;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解决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在对二者进行区分的过程中,涉及到刑事责任的有无、刑事责任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消灭以及刑事责任的终结等问题,进而有助于我们理解刑事责任理论。  相似文献   

3.
国际犯罪刑事责任再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刑法领域 ,刑事责任仍是研究和解决的核心 ,只不过其涉及的问题更复杂 ,认识上的分歧更多。对国际犯罪刑事责任概念的理解应站在国际刑法“两重性”的基点上 ,既体现刑事责任的基本特征 ,又突出国际性特点。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范围 ,是国际刑法研究中必须解决的理论前提 ,而国际犯罪刑事责任范围的确定 ,取决于国际犯罪的范围和国际犯罪刑事责任承担者的范围。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实现是研究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归宿 ,而追究国际犯罪刑事责任的管辖权限、启动程序和实现方式都有不同于一般刑事责任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非刑罚处罚方法的性质在我国刑法理论界一直争论较大。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认为它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本文从立法、司法、非刑罚处罚方法性质本身等多个角度论证,认为其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而是一种由犯罪行为属性所决定的附随性后果,体现的是法律对犯罪行为追究的多重性、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近期,以醉酒等高度危险方法驾驶肇事的案件频繁发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民间对此一片讨伐之声.对以高度危险方法驾驶肇事的行为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应该遵循罪刑法定的原则,不能因刑定罪.面对已发生的案件,我们应该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或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或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或按照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恶性交通肇事案件,以修改刑法为考虑思路,将个别危害极大的高度危险驾驶肇事的行为独立成罪.  相似文献   

6.
刑事责任问题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刑事责任是由于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由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追究的,由犯罪人依法承担的接受刑法规定的处罚的法律责任.我国刑法中规定“刑事责任”是完全必要的,在许多地方是其他概念不可替代的.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的规定,除了少数地方不需要修改外,大部分规定存在问题,如刑事责任的概念界定不清,需要不同程度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减轻刑事责任问题从属于刑事责任理论,但它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概念,在刑事责任理论体系乃至整个刑法理论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减轻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后,由于具备某种法定事由而实际承担了较之同种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为轻的刑事责任。减轻刑事责任是减轻处罚的基础和前提,而减轻处罚则是减轻刑事责任的实现形式之一,二者之间具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的当事人 ,因违反道路交通法规的规定而造成交通事故 ,根据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和当事人对事故应承担的责任 ,如果不够刑事处罚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并对相应的民事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终结后结案 ;如果造成的交通事故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必须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此时交通管理部门无权通过调解结案 ,只能依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追究当事人交通肇事刑事责任中的职责范围 ,及相应的办案程序移送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并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9.
田军 《理论界》2007,(11):75-76
个人刑事责任的管辖豁免是国际法的一个古老原则,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这一原则。个人代表国家实施的行为不受国际和外国法院的司法管辖。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国际法越来越强调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任何人犯有国际罪行都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传统国际法中的管辖豁免原则从而发生了新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对贿赂腐败行为的公务员,日本建立有极为严格和体系的责任追究制度,这种制度的严格性和体系性首先体现在其程序方面,可以说,日本有关追究贿赂腐败公务员的责任的程序法制极为完善,其内部极为协调,值得我国借鉴.为此,本文以日本追究贿赂腐败公务员的程序法制为课题,通过对其整体状况进行全面概观,解明追究各种责任的程序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进一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运动领域,被害人同意是一种最常见的抗辩事由.体育运动中的伤害行为,受体育运动固有风险性的特点所决定,不能完全按照一般伤害追究刑事责任.被害人同意的范围直接决定着体育暴力行为刑事责任的承担.英美法各国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英美法各国越来越多地运用刑法严格限制被害人同意的适用范围,达到既保证体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又保护运动员生命健康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医疗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由于诊疗护理过失,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而引起的法律责任。它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本文试对这三种责任及其追究的若干问题阐述己见,以求教于大家。有关医疗民事责任所谓医疗民事责任,是指医疗责任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为医疗纠纷的常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与其年龄密切相关。立法上始终贯彻“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对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作出了及其严格的限制规定。但如何确定犯罪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触犯的罪名等,在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家的刑事责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及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是国际刑法中聚讼较多而又意义重大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评析各种争议观点的基础上,对国家承担刑事责任的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和正当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并对国家承担刑事责任的归责基础作了较为系统详尽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关于国家的国际刑事责任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晶  闫亚鹏 《理论界》2004,(4):277-278
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国家的刑事责任也是国家对其国际犯罪法律后果的承担。但国家作为刑事责任主体不同于刑法传统意义上的一般主体,因此,对其研究就有较重要的意义。 关于国家承担刑事责任的有关学说及简要评析 关于国家是否能承担国际刑事责任以及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在国际刑法理论上有如下几种学说: (一) 否定说:认为国家不承担其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其理由不同,又可分为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国家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因是由于国家不能成为国际犯罪主体,理由如下:(1)国际不法行为不是一种罪行,因为犯有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作为一个主权者,不可能受任何惩罚。国际法  相似文献   

16.
非法成立的单位犯强迫他人劳动,不属于单位犯罪,只能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理。具有法人资格的依法成立的独资、私营企业强迫他人劳动,按照单位犯罪处理。依法成立的单位分支机构或内设机构、部门强迫他人劳动,是否按照单位犯罪处理,关键在于该组织是否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依法成立的子公司强迫他人劳动,只追究子公司的单位刑事责任而不追究母公司的刑事责任;但是母公司命令或者指示子公司强迫他人劳动时,按照单位共同犯罪处理。依法成立的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强迫他人劳动,鉴于此类公司的特殊性,不必跨国追究其所属外国公司的单位刑事责任,而是直接追究该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单位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张明楷 《社会科学》2008,19(4):67-78
以忠诚义务说为理论基础的无限制的属人主义,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属人主义应与保护主义相结合,当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法益时,即使行为地的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当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并未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与公民法益时,如果行为地的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就应当类推适用刑法第8条的但书规定,不适用我国刑法,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47-154
监督过失理论的主要旨趣是追究监督者的刑事责任,其犯罪主体、注意义务、实行行为、因果关系等基本构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一种全新的犯罪理论,监督过失理论只有置于共同过失理论框架下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而共同过失的成立是有现实需要和理论根据的。当共同过失犯罪越来越多且危害越来越严重时,发展共同过失理论有利于刑法社会保护机能和人权保护机能的平衡实现,有利于司法实践解决相关疑难案件,降低司法成本。在监督过失犯罪成立的场合,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具有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过失行为,共同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为打击和预防监督过失型渎职等犯罪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9.
灵活用工已然成为当下重要的用工形式之一,相伴生的零工平台成为新兴企业形态,学界对其民事、行政领域研究较多,而刑事责任则少有论及。文章以“守门人”理论与刑事合规理论为理论依据,认为零工平台企业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源于其单位身份,同时刑事责任承担也是社会治理与依法治理的双重需要;以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为刑事责任类型的二分,探讨了零工平台企业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洗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逃税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方面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行为刑法体系下,追究单位刑事责任是因为单位行为。由于单位开展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必须依赖于自然人的行为,是自然人行为通过法律评价上升为单位行为,进而产生单位犯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所以,单位犯罪不过是自然人行为的特别法律评价,其与自然人犯罪形成法条竞合关系。以法条竞合理论解读单位犯罪,不仅能够有效诠释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单位犯罪的实践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