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日初诣讲社与诸君共研究船山先生学术是诚千载一时盛会何者船山先生为千载一时之人今日存此讲社使吾辈瞻其道貌溯其行迹诵其遗书奋乎百世之上兴乎百世之下岂非一时盛事吾辈即瞻仰先生抑知先生之世为何如世乎知先生之世为何如世然後知先生之人为何如人孟子曰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先生当明末清初时内乱外侵中国岌岌乎不可为国矣先生奉武夷先生之训思出而挽救其乱力扶明社无奈天命已去朝则奸(冂巳)持柄於上野则乱匪啸聚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社为尊仰船山先生之人格学术而设於民国二年呈经中央政府令行湖南省政府有案定名为湖南船山学社第二条本社以研究船山先生学说发扬民族精神昌明国学扶翊风教为宗旨第三条本社设立於湖南省城中山东路(原系小吴门正街旧船山祠之思贤讲舍)  相似文献   

3.
答蘇孝權問上問春秋之所以與宋襄為開國王伯姬為中興者以宋襄臨大事而不忘大禮而賢伯姬之守禮耳夫既同此一禮而有開國中興之殊何也且二人之美不多著乃僅以一事之善卽與為開園中興者將舉其一以例餘耶抑別有故歟 答殷滅國也春秋賢宋襄而興之是開國王矣襄不忘大禮而其後得伯姬守禮是開國於宋襄中興於伯姬也以隆禮張王法不取其餘  相似文献   

4.
本社纪事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即夏历九月朔日举行船山先师诞祭典礼主祭者为本社名誉董事长何主席芸樵与祭者有名誉董事朱教育厅长经农等及社员易书竹等百馀人上午十时致祭祭毕由陶副社长思曾导全体社员至会讲室首先报告举行船山先师诞祭之意义然後请何主席未厅长及石董事一参演说於船山先师学说阐发极多十二时会餐下午开社员大会推举临时主席颜昌峣报告事项(一)陶副社长报告本社自民国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接  相似文献   

5.
中庸大義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中庸何爲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蠱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蓋嘗論之。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正。而所以爲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  相似文献   

6.
孟子辟杨墨意义极其显明本无俟乎申述惟自来学者有谓其言太过不合“於人何所不容”之旨且今人研究杨墨之学极喜其适合於现世主义尽忘其根本错误之害圣学不明是非淆混人心因之而坏治道由是而污不为申述其害更将不可胜言春秋时代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学说之杂千奇百怪到了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为说更乱其光怪陆离的情形比之春秋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个时代中有主张清净虚无者有主张道政齐刑者有论坚白同异者有倡纵横捭阖者有说兼爱者有  相似文献   

7.
木崖先生道席奉惠书慰悉一切猥承把臂甚愿追随诸君子之後而回翔箸作之林但自惭学识太浅且老境颓唐颇以心动神疲为戒欲求却病首贵清心以言清心急宜省事非敢效柴桑之自外於莲社也有方台命至深歉仄维鉴谅为荷附寄湘水赋一篇系敝师李黛山先生遗稿先君选入霞城经古课钞  相似文献   

8.
姜亮夫先生说:“然以本篇细绎之,则山鬼乃女神。而其所言,则思念公子灵修之事。灵修者,楚人以称其大君之谓也,则山鬼岂亦襄王所梦巫山女神也耶?……则山鬼为神女之庄严面,而神女为文士笔底之山鬼浪漫面矣。姑说之以待世之好楚辞者。”(见《屈原赋校注》263、264页)郭沫若先生说:“‘采三秀兮於山间’,於山即巫山。凡楚辞兮字每具有於字作用,如‘於山’非巫山,则於字为累赘。”(见《屈原赋今译》32页注语)马茂元先生说:“象《离骚》、《九  相似文献   

9.
王船山先生遗书同治四年十月刻竣凡三百二十二卷国藩校阅者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张子正蒙注九卷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四书易诗春秋诸经稗疏考异十四卷订正伪脱百七十馀事军中鲜暇不克细紬全编乃为序曰昔仲尼好语求仁而雅言执礼孟氏亦仁义并称盖圣王所以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内之莫大於仁外之莫急於礼自孔孟在时老庄已鄙弃礼教杨墨之指不同而同於贼仁厥後众流歧出载籍焚烧微言中绝人纪紊焉汉儒掇拾遗经小戴氏乃作记  相似文献   

10.
问妨贤妬能究於人何损於己何益答昔公伯寮谗谮子路使之不获安於其位自谓得计却不知妨贤妬能自坠於小人之归万世而下子路不失为贤人伯寮不失为小人此所谓小人枉做了小人也逸按自古小人谗毁君子岂惟伯寮为然若孔文仲范致虚之於伊川韩侂胄沈继祖之於晦翁咸包藏忮恶组织诋诬无所不用其极究於两先生何损徒自  相似文献   

11.
《诗论》所评“童而偕”之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信芳 《齐鲁学刊》2003,(6):95-100
《诗论》将《关睢》等七首诗评为“盖曰童而偕,贤於其初者也”,提出了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睢》等七首诗的共同特点是,这些诗都是反映青年男女生活的作品,青年男女随着年龄与知识的增长而知道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礼相谐。七首诗始於《关睢》之礼,终於《燕燕》之独,出於一严密的构思。  相似文献   

12.
学者读古人之书必须融会贯通而後能得圣贤至善之道夫圣贤立言常有时地不同及所与言之人不同故言忠言孝言仁言义往往有一言两歧此不独论语之间答有然即礼经所载亦有前后未能划一者如曲礼言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檀弓则曰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言事亲则与曲礼同言事君则与曲礼异学者其将主曲礼之无显谏乎其将主檀弓之有犯而无隐乎即证之於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新建设”二月号读到郭沫若先生的“关於宋玉”一文,里面肯定宋玉几乎是一个“叫人摇头的”“热衷於利禄”的典型人物,我总觉得这里而还有待商榷的地方。他所持的论证,不仅是不够,而且有的几乎不能作为他的那种论证的。我也想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意见,请读者多予指教! 郭先生最重要的依据,是司马迁在屈原列传里面的这样一段话(在“今昔蒲剑”里也曾引用这段话的):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  相似文献   

14.
(一) 我這次參加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會,最主要的收穫之一就是:明確了社會主義现實主義是五四運動以來的文學的主流。道理本來是很明白的覀兌紝W習過毛主席的經典著作‘新民主主義論’,應該已經懂得五四運動的領導者是誰。五四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它以前是在資産階級領導下的革命,屬於舊民主主義的範疇;而它以後却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革命,屬於新民主主義的範疇。五四運動爆發於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十八個月,是當時無產  相似文献   

15.
人民之生命在於食。国家之防卫在於兵。所以固结人心而爱护国家者在於信。三代以上。寓兵於农。而兵农不后礼乐。正德利用厚生。三事固并重也。夫子因子贡之问政。而举足食足兵民信以告之者。盖欲行先王之道而非后世富国强兵之术。仅为一时贫弱计耳所谓足食者非加赋以足用也。自古神农氏之后。继以后稷之官。制为井田。教以稼穑。五土必辨。三时不害。九榖以生。而又为之蔬材以广其术。为之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在一九○○年前後就指出:不能把小说的典型人物用考证眼光来对待,他说:“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於是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之主人公之为谁。此又甚不可解者也。”并且以为只有“作者之姓名,与其著书之年月,固当为唯一考证之题目。”王国维虽然是唯心论的文学批评家。但是关於这个问题的论点是正确的。可是胡适俞平伯之流却在十年以後,还来考证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而且胡适和能平伯除了琐碎的考据之外,还有一种最有毒的考据,那就是宣传色情的考证。譬如说,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里有“论秦可卿之死”,胡适在他的文存里也有一篇“秦可卿之死”,他们都不是想以这段材料来认识曹雪芹对封建地主家  相似文献   

17.
(一) “朝华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它的写作时间,是在一九二六年,大半是回忆的文字。鲁迅先生自己也说:“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写作的时间,是“或作或辍,经过了九个月之多。”而“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後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小引)从他的自序,已经可以看出他当时写作的环境了。“五四”以後,国际帝国主义者,挟着国内的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在中国,特别在北方,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四分五裂的局面。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阶级的分化,考验着每一个知识份子。於是“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在这样纷乱的局面中,不免有“荷戟独徬徨”的感觉,然而他终於战斗了过来。一九二五,一九二六,在北京是最黑暗的年代。但“女师大”事件和“三一八”惨案,也反映出了人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为船山先师诞日本社同人继承前本社刘总理蔚庐先生遗志深以本社为湖南文化攸关自前清光绪初元即有思贤讲舍由湘阴郭筠仙侍郎商经湖南巡抚湖南学使会衔奏请廷准设立岁由学使会同主讲遴取优材生四十名入社研究国家有用之学而以船山先师学说业经新化邓湘皋先生湘乡曾涤笙相国先后印行遗书为必修之科楚南人文於兹鼎盛不幸国变之交管絃中绝民国  相似文献   

19.
通常以为,陈亮义利观的核心是“义利双行”(朱熹语),然而这“双行”到底是怎样个行法,我以为学界并未说得十分清楚.本文即想从陈亮义、利概念的内容、两者关系,它与正统儒学的本质区别以及影响诸方面,对此谈一点看法. 一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义、利概念,张岱年先生曾有一个比较明了的诠释.他说:义即当然,亦即行为的制裁.然义之标准何在,有对立的两说,一说认为应当是人民之大利,此墨家之学说;一说认为应当是人之所为人者,亦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此儒家之学说.所谓利,则是能维持或增进  相似文献   

20.
原治     
有王者之治有霸者之治有疆国之治王者之治礼义是也霸者之治富强是也疆国之治诈力而已矣昔者上古之初民之异於禽兽者几希矣有圣人遗作为之宫室衣服之制为之耕稼烹饪之事为之商贾农工之业以生以养以长以遂其人之悍然戾者刑之其水之汤然割者平之其物之棱然(虎武)者焚之呜呼圣人之於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