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学者一直用原苏联心理学的能力概念来解释语文能力,最终陷入在知识和技能之外去寻找能力培养途径的窘境.笔者主张,首先区分两个能力概念:一个为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另一个为个体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其次,将语文能力界定为“学生习得的有关语文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定义语文知识、技能,厘定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技能的关系;第三,每一类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与教都有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加速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新的课程标准也突出了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要求。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都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的问题。语文教学是基础工具课,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双语双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测量法考察我国西南部缺乏汉语环境的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双文教学对小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语双文教学 ,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在学生汉语拼音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上。双语双文教学对语文能力水平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它表现在本研究所调查的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就如何才能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谈谈自己在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语文能力包括了听、说、读、写四种,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不平衡的,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高职语文发展语文能力要做到:一是听说重于读写;二是读写侧重应用、实用;三是要重视知识、态度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只有正确处理了听、说、读、写的关系,才能达到语文能力提高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学生的朗读,进而让学生多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助说,说促者,二者融为一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注重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课堂不是老师单极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群体,关注并了解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生活状况,是高校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令人堪忧。其原因既有环境性的,即来自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方面,也有个人性的。其中环境性原因应该引起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封闭式的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人的智力与才能的高低。它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大语文教育”思想,就是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提出语文教学中丰富语感的三个途径,接着论述培养语感的九种做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中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认识语感的内涵、基本特点、构成要素,以及语感与作品情感的关系,这是语感训练的理论前提。由此,理法分析与语感实践是训练学生语感能力的两条途径。语感实践主要包括感受生活、重视诵读、多读多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衡量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究其原因.我想与长期以来单一的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入俗套的评语不无关系。只要我们翻阅学生的习作本,诸如:“内容不具体”、“语言不通顺”、“书写不工整”等“空、泛、旧、浅”的评语比比皆是。教师们“呕心沥血”作的评语让学生摸小着头脑.也感到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语感培养与训练,推动学生语感呈良性循环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阅读积累语感;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景,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的感悟人生与社会等内化语感,都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和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有篇寓言性传记《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郭橐驼是一个“业种树,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的种树能手,问其秘诀,答曰:“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尔。”没有什么别的窍门,只不过能够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其获得自己的本性发展罢了。文章中用“种树”与“治民”相类比来“传其事以为官戒”,虽然说的是为官之道,笔者倒认为郭橐驼种树的道理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多有启发。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标准。可是,"作文难教,作文难写"的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每一个语文教师。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同仁也作了不懈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常常不是因为太复杂太麻烦而不能贯彻始终,就是因收效甚微而不得不放弃。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他学科打好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徐韵 《新天地》2011,(9):134-134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无论是对学生现阶段的考试,还是对学生将来的理解和使用语言,都是起到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要通过培养直觉思维的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我们要以广泛的阅读为基础,加强科学的语言训练,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达到培养良好语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组块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识记效果,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在第一二学段教学中,组块教学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词语组块、句子组块、单元组块和年段组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见,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由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视朗读、情境和生活的特点,为激活并训练学生的语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文章意蕴的领悟和品味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完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梁倩 《新天地》2011,(12):470-470
语文,我们的母语,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它充满着诗情画意!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语文教育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高雅文学素质的培养、高超语文能力的造就。所以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它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课!我想,只要我们用心的在课前、课上、课后多加一加,减一减,语文课就会真正意义的归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