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否应把服务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本问题在于服务的性质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即提供服务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还是非生产性劳动.MPS认为服务是非生产性的,从而将服务排除于其体系之外;SNA认为服务是生产性的,理所当然地将其纳入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2.
劳动统计如何在年报中把单位搞 全,不出漏洞,把主要数据搞准,是一个关键问题。前几年出现部分基层单位给统计局报表一个数字,给条条业务局报表一个数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统计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年报数字实行联合汇审是一种有效方法,应当继续坚持和完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的措施:1.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分工负责。由县统计局牵头召开劳动人事、财政、银行等部门参加的专门会议,成立了县劳动统计报表联合汇审办公室,具体工作由统计部门完成,劳动人事部门负责把好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审核关,县中行把…  相似文献   

3.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劳动争议仲裁已经成为我国劳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及时了解分析劳动争议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建立劳动争议统计是十分必要的。一、正确地开展劳动争议统计,必须首先明确它的概念和特征。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通常指,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因劳动法所确定的劳动权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劳动争议具有…  相似文献   

4.
劳动统计数据是反映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制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最基本的统计数据。多年来,二商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当作首要任务来抓,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提高数据质量这个中心来展开。  相似文献   

5.
关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我也提点不成熟的意见。如所周知,劳动生产率水平是以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以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的。一般把前者称为正指标,,把后者称为逆指标。就正指标而言,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劳动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效率工资理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等人的效率工资理论不足之处;提出对效率工资理论的新解释——过度劳动,以此调和效率工资理论内的“冲突”,将阿克洛夫礼物交换理论的核心思想模型化。过度劳动的雇员将部分劳动作为礼物给予雇主,以回报雇主持续提供的得到认可工作条件或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处于历史的转换时期,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劳动关系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劳动关系,即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转为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内涵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参加社会劳动的方式;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组织形式;人们因参加社会劳动所取得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即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因此,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就是正确认识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劳动统计年报中把单位搞全,把主要数据搞准,是一个关键问题。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对年报实行联合审核是一种有效方法,应当继续坚持和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等6部委《关于对劳动统计年报实行联合审核的通知》要求,自1990年以来,四平市统计局连续5年对我市的劳动统计报表进行联合审核。通过这项措施,加强了基层单位领  相似文献   

9.
李世聪 《统计研究》1994,11(3):59-61
关于经济效益及其指标体系的思考李世聪一、经济效益的综合含义众所周知,经济效益指的是“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即一定的生产经营成果与取得它所需的劳动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这里所说的劳动消耗不应包括劳动占用,因劳动消耗是从劳动占用中转化过来的,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10.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信任治理的实证研究:心理契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尝试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中,并将组织内信任作为联接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桥梁,从理论层面比较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心理契约、组织内信任与和谐劳动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的类型及对企业人力资本的分类 人力资本在创造价值时存在创值能力大小的差别,人力资本的创值过程即人力资本劳动的过程也相应地存在着差别.按苏海南的划分方法,他把社会劳动划分为三类四种,即创新劳动、混合劳动、重复劳动三类.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社会》2006,(4):18-19
自治区今开始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用3年时间逐步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其中农民工相对较为集中、工伤发生率和职业病发病率较高的矿山、煤矿、建筑施工等企业及其他高风险企业均被列为参保重点。  相似文献   

13.
请珍惜基层统计的劳动杨仁双基层企业统计人员,按照统计法规以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按时上报各种报表.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这是统计人员应尽的义务。我是统计战线上的老兵.据我所知.多数基层统计人员都把统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布置的任务当作圣职。千方百...  相似文献   

14.
劳动再就业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主要途径,它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劳动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一、我区劳动再就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  相似文献   

15.
今年工资工作重点限高保低□赵忻劳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其炎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劳动计划与工资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劳动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当前出现的分配不公问题,把缓解分配不公作为企业工资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抓紧抓好。他强调“限高保低”是今年计划工资工...  相似文献   

16.
试析科技进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生产来说,其产出主要受耕地面积、劳动投入量、资金投入量、技术进步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化肥农机使用量的增加、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品种改良和地膜覆盖的广泛使用都是技术进步的表现,它最终将导致农业产出的增长。当然,自然生态环境和计划、政策等原因也会影响农业产出,但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把耕地规模、计划政策、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搁置不计,仅考虑科技进步、劳动投入量和资金投入量等因素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我们可以用函数来描述农业产出和劳动、资金、科技水平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即:  相似文献   

17.
胡燕 《浙江统计》2000,(8):35-35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劳动统计出现不少新问题。首先是自身专业限制 :劳动统计范围广 ,资料通过自下而上全面统计层层取得 ,即每个季度要在 3 - 4天时间收集上千张报表 ,工作量大 ,难免出现差错。其次 ,劳动统计以劳动者为统计对象 ,劳动者的行为具有选择性和不确定性 ,这也决定劳动统计的指标数据往往具有隐蔽性 ,如劳动者收入、来源渠道、发放形式等 ,这都给劳动统计带来工作难度。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以新的要求正确、及时搞好劳动统计 ?笔者就此作如下初探。1.正确领会“从业人员”的概念。许多基层统计为方便仍凭老的统计观念 ,仅把劳…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不论是作为一种产业还是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它所带来的最本质变化就在于生产劳动范围的扩大,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只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还包括间接的非物质生产劳动,并且这种非物质生产劳动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日益占据主导性地位,它所创造的价值在商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成倍地扩大。应该承认,这种“劳动的革命”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但也应看到,价值规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首先,知识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其基本运行条件的,价值规律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知识经济和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劳动统计制度,无论是在统计范围上,还是在统计调查方法上,已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劳动力的现状。改革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统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一、现行劳动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统计的范围已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劳动力就业现状。2、现行的劳动统计的范围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情》2006,(6):F0003-F0004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顺利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这其中既有劳动保障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又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的机遇和条件。一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狠抓政策落实,特别是认真落实惠民政策,使我省就业规模有效扩大,社会保险在征缴、扩面、保发放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促进了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