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宁 《新天地》2016,(11):42-43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有点烦,想听一下您的意见.在加拿大工作的女儿来信说,她怀孕了,希望我到加拿大去帮她半年.我担心,一旦孩子落地,我的生活将以她和孩子的需要为轴心.  相似文献   

2.
“月嫂”是都市家政服务业中新涌现的一个行业,顾名思义,就是替产妇伺候月子。一般家政公司对月嫂的要求是已婚并且已育有孩子的妇女,而北京女孩楚琪,却是个例外.她不仅未婚当上了月嫂,而且还是公司的“明星月嫂”…… 试岗:侍候精神病人 楚琪自小在乡下爷爷家长大,家里的生活比较富裕,高中毕业后回到北京。邻居做月嫂工作的大婶见她特  相似文献   

3.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4,(11):27-29
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个普通百姓的缘故,所以一直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希望把这最为普通的百姓生活传达给您一种普通的惬意与欣慰。认识刘老师还是通过一篇文章《电话里的爸爸》,文章中那位很会管孩子的"孩子王"便是她,一个热爱北京的北京老师。和我一样,她也是北京的根儿。小酱房儿胡同,儿时最珍贵的记忆听说我经常写关于北京文化的散文,她找到了我。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一次,北京的一些幼教专家到朝阳区一家幼儿园里进行心理测试,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  相似文献   

5.
1990年,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虽然过去快30年了,但开幕式上由800名中学生表演的太平鼓,时至今日仍使许多北京人难以忘怀——整齐划一的动作、欢快活泼的气氛,把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推向了高潮.谁也没有想到,在这些表演太平鼓的孩子中,有一位竞因为受到太平鼓的感染,改变了人生轨迹——她就是现在京西太平鼓民间艺术团团长兼教练贾丽霞.  相似文献   

6.
孙桂田——中国演艺界著名的打工老太太。年近花甲的她闯入影视圈,一口气拍了一百多部影视剧。鲜为人知的是,幼时她父母双亡,曾两次离异。为了抚育3个孩子,她自立自强,不但抚养孩子成人,还在北京置下房产,被人誉为中国阿信。  相似文献   

7.
毕宁宁 《社区》2005,(13):56-57
姐姐毕淑敏成了名人,在报纸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的文章,在电视屏幕上也不乏她的身影,朋友们都在赞叹她的成功,我从心里为有这样一位姐姐感到自豪。我们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的家庭,三个孩子中姐姐是老大,我是老二,家中唯一的男孩儿是我们的弟弟。在姐姐不满10岁那年,父亲被一纸调令从总参某部调往新疆军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几天之后,爸爸就离别妻儿老小,只身奔赴了边疆,抚育三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当时妈妈的工作单位离我们家骑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中午不能回来,于是姐姐就带着我和弟弟在食堂吃饭。也正是从那…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北漂"都源自一场"明星梦" "就算在北京漂着,我也愿意!"小陈斩钉截铁地说.小陈大学毕业后,其家人为她在老家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按照原先的规划,在她离开校园的当天,她最应当踏上的不是北上的火车,而是同省间的省际汽车,"可是,我没有,我就是想来北京."  相似文献   

9.
闲话阅读     
某日,与一同学齐逛书店,横挑竖比了半天,她给孩子选了几本课外辅导书。我问她怎么不给自己也捎带些,她有些腼腆有些无奈说,太忙了,白天围着别人的孩子转,晚上跟在自己孩子屁股后,学校订的那些报纸有时间看就已经不错啦,偶尔翻翻教育期刊就算是给自己充了电。我愕然继而寂然,我相信,她所说的是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中年女教师的真实状态。工作要出色,家务一天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8,(18):1-1
人着急的时候往往“有病乱投医”。 儿童节刚过,编辑部就收到了一份关于小孩上学问题的邮件。来信的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居住在北京东四环南部的一处新小区,今年她的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而小区附近的小学校,竟然没有一处收这个小区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三月 《北京纪事》2015,(6):19-22
手机铃声骤然响起,是一个疏于联系的朋友打来的.寒暄过后,她说明了来电的原因.她的女儿上初三,正在为自己的升学理想鏖战.女儿是个升学目标明确,勤奋自勉的孩子.平日里她经常要给孩子减减压,她常会说些,"你现在的这个学校也挺好的,就在这里读高中也挺好的","我和你爸都不那么在乎你的分数"诸如此类的话.  相似文献   

12.
回头钱     
崔武 《社区》2008,(17):60-60
去年,小女儿毕业了,留在外地的一所学校教书。我和她妈都很高兴,也长出了一口气。孩子终于能自食其力了.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靠她自己了。说实在的.培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只要孩子长大成人.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不图什么回报。  相似文献   

13.
刘静一 《新天地》2016,(9):16-18
时下有手机的人几乎都会玩微信,也都有一个甚至多个朋友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南京一个老太太当仁不让,坐镇家族朋友圈,跟儿孙们适时地进行着良好的互动. “佘太君”本名王桂英,今年70岁,丈夫佘家荣已于20年前去世.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分别在北京、南京等地成家立业.送走了老伴儿后,她基本都是奔波、操劳于儿女的成家立业,接着帮助他们带孩子.在带孙辈的过程中,她学会了用电脑、玩手机.一晃就是古稀,孙辈们也渐渐如脱壳的小鸟振翅欲飞了,老太太似乎显得愈来愈孤独,愈来愈没有用武之地了.  相似文献   

14.
马健文 《社区》2012,(23):56
小丽是独生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婚后丈夫也对她疼爱有加。可孩子的出生,似乎把一切都改变了。"看到孩子,有时觉得他挺可爱,有时觉得他很可恶。我的生活因为他,完全乱掉了,完全没了自由。"说到孩子,外企职员王先生也是满腹牢骚:"我和妻子工作忙,孩子由爷爷奶奶带。可妻子总觉得  相似文献   

15.
她和他结婚时,所有人都为她担忧。因为他没钱,买不起房子。只有她不怕,两人租了一间狭窄的小屋。结婚后,他们用心地工作,准备贷款买房子,再供孩子上学。她不怕苦,因为她爱他。她认为,能和他一起吃苦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6.
租借子宫的职业妇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处于育龄的35岁的商业女执行官已经有了3个孩子,她雇用了另一个妇女为她生第四个孩子,因为她不想冒失去工作的危险。 这个价值43000英镑的医疗过程已经  相似文献   

17.
代理妈妈     
姜树 《社区》2004,(20):38-40
总经理花高薪介绍她去为其弟弟养两个孩子。这一养却养出许多意想不到:孩子并不是他弟弟的;高薪后来也不能按时兑现;总经理忽然从人间消失;孩子的妈妈将两个孩子推给了她……在她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个穷困的家里,演绎出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中午吃饭,女儿表现得很有心事的样子.问她,回答含含糊糊、闪烁其词.女儿是一个开朗活泼、说话干脆的孩子,今天是怎么了?我感觉她一定有什么事.再仔细一想,好像这种状况已经有三四天了,而且前几天她开口说过要拿钱的事,我当时没在意,也没给她钱,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9.
丁宁 《新天地》2016,(4):28-29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很烦,您能不能帮我排解一下.我有个胆子很大的女儿,也是我们家读书最好的一个孩子.她上完高中,就离开家到城里打工了.几年以前,我想办法把她找了回来,让她和一个在外面当兵的人订婚,我想让她有个归宿.她一百个不愿意.她在门上留了个条子,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就又走了.  相似文献   

20.
红专机械厂家属院的大门一直半开着,有门前榆树的凉阴盖了半边,杜生一直记得。院子里的孩子都排外,排斥说普通话的孩子,他们称普通话为洋话,以至于杜生不明白,自己满口的北京腔怎么能称为普通话,明明在很多孩子中不普通。她带着好听的东北腔。她说,咱们玩。那时,杜生七岁,她八岁,大他一岁,却长得比他要高出一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