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摘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的修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空间结构来看,作为文化梯度的地理标志,长城是异质民族文化的分界,它诠释着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元性的特征,并制约着其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从时间顺序来看,长城促进了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统一体的形成意义重大。通过历史上长城的反复修筑,中华大地上各民族的文化实现了分、合、发展的螺旋式演进,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中华文化数千年来能不断地发展并一脉相承,也使中华文化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从民族文化地理的角度切入,以中国长城和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空间格局为佐证,从更宏观的领域论证长城对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是进步的人们推动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实践,其基本内涵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当比资本主义更为进步的生产方式出现以后,制度文明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化”,而是“社会主义化”。现代化既是世界各国生产经济你追我赶的局面,又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动互补的过程,虽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但并不消除世界各国政治、文化的多样性,现代化使世界各国趋向一体的同时,也滋生着差异。观念现代化不排斥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既是历史运动之必然,又是社会发展之必须;体现观念现代化的新质文化,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厚,历代各民族的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各民族自身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受益于长城带持续不断的经济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感受到它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者所称的海岱历史文化区,如果转称为东夷历史文化区,其形成年代当定位于考古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整体意义上的东夷族开始形成的时期,也是海岱区域文化共同体走向整合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的二元一体化,以历代塞外游牧人口的南移和中原农耕人口的北移及农、牧人口的叠移为前提,以农、牧民族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民间自由贸易关系的发展为动因,以历代长城文化带的演变,尤其是它的过渡功能和内边疆形态的变化为脉络,以明末长城地带民族贸易市场的兴盛和清代“满汉一家”的政策的颁行为标志,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时期整个亚欧大陆农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6.
明清实学既是中国儒家学说发展到某一历史阶段的学术思潮 ,又是当时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术流派。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向前追溯 ,宋明、汉唐、甚至先秦文化中就有实学文化的基因 ;向后延伸 ,在清末民初 ,以至近现代的文化中都可以看到实学文化的重大影响。所以我们说实学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基本的价值倾向 ,有其逐步形成、发育、成熟的过程 ,并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导向性和激励性的作用 ,这就是中国实学文化的普世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代城市的兴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保护自己私有财产,维护统治,镇压人民,抵御外族侵扰的军事设施。城市,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集中地。探索不同时代古城址建筑及其内函特点,对于研究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有着一定的意义。 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是汉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等活动频繁的地方。高句丽族、渤海族都曾经在这里建立过都城,在一些地方设立了州府。契丹、女真族,辽金政权也在这里设立了许多州府,修筑了大量的古城。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都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相联系。正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一样,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也都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中国文化有自己特定的生长土壤。有与世界上其他族类的文化迥异其趣的内在特质和精神风貌。而这,又是与中国文明的特殊发展道路,以及中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原因、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中国新文化形态的建立与发展,有待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的不懈探究、理性反思和科学抉择  相似文献   

9.
试论罪犯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权”口号是伴随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问世的。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启蒙到形成、成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罪犯人权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既是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 ,又是中国监狱行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罪犯人权的基本内容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对罪犯的人权保障既要注重权利内容的完善 ,更要注重其法定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区域之间的竞争,是不同地域范围内区域间综合实力的角逐,既是其资源、能源、技术、项目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生态、科技、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是一个区域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在特定的区域里一点一滴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的,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区域的品格的象征。看一个区域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竞争力,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至关重要。区域文化不仅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区域经济价值、增强区域服务功能和提升区域形象,因此,区域文化是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体现,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力,研究区域竞争力与区域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中华民族一向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称,而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又是由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尽管历史上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封建化的进程也不一致,但每个民族都不  相似文献   

12.
图腾文化是在传承作为族类标志的图腾形象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体系。标志设计是图腾文化视觉表达的呈现,也是对可识别性符号所作的谋划。中国图腾观念的兴替与这种可识别性符号的消长互为表里。当前在政、经、文、教等诸多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标志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可识别性民族文化的创造又是对古代图腾文化的承传。  相似文献   

13.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那么文化是否可以影响经济发展,文化又是如何影响经济发展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视角进行讨论:一是将文化作为一个产业或者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部门出发来研究或讨论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二是将文化作为影响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进而影响经济绩效的外生因素,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形成不同的消费观、投资观等,进而表现为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三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的形成、变迁或演变等问题。具体到我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试析传统文化思想对徽派造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古典园林之美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土壤之中,它同时又是那深厚而绚丽的徽州文化意蕴的表征,是徽州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体现了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美学底蕴.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合了大量其他学派思想,在兼容的同时,徽州文化依然保持了它鲜明的独立性,显现了整体的区域表征.这对徽州园林特色的形成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广大农村实行协商民主既有必要又是可能的,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都为此做好了准备。农村协商民主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也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过程,必须厘清其边界和范围,并实现不同层级的协同联动。农村协商民主的最大优势在于:有助于改变农村政治文化生态,提升广大干群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不过,目前,农村协商民主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注入现代思想意识,尤其是要强调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过程既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又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变迁过程。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中,可以发现经济现代化有四个重要因素,即人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政府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不但应该看到这四个要素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应该对这四个要素的任务和方向进行具体的研究和确定。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 ,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他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他发展的趋向。一个民族的存在价值 ,不是体现在其动物性生存之中 ,而应该是与他的文化生存形态相联系的。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 ,文化建设意义的久远性 ,远远超过经济建设的意义。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更是需要实现文化的建设及合乎人性潮流的发展。文化建设 ,落实到根本 ,实际是人格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着力强调的君子人格 ,既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品格的理想人格 ,同时 ,也是符合现代价值观念 ,可以引导我们文化建设方向的价值判断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可以说是一个变动的时代。从千年以上的长时段思考,以共和政体取代帝制为象征的巨变既是全方位的,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相对而言,文化层面的变动更带隐而不显的特征,而"文化"一词的含义也始终没有充分的共识。近代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不妨稍宽泛地界定"文化",先对"近代中国"得出整体认识,复以会通的眼光观察具体的点滴履迹,更从细节入手去认识整体,以尽可能展现新旧中西各方面多层次互动的动态图景。  相似文献   

19.
构建高校素质教育的文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环境对人的成才有重要作用。高校文化环境是社会大文化环境的一个子系统,它通过群体同化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品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高校文化环境的形成,既是一个积淀过程,又是一个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创建国际经济合作学科的构想,是近十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个崭新课题。现在,这门学科在其形成过程中已经达到一个什么阶段?今后的发展任务又是什么?抛砖引玉,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