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开周 《社区》2011,(5):42-43
宋朝每到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会放几天假。另外,每年也都会有两个以上的“黄金周”。跟今天不一样的地方是,宋朝的黄金周比较多。  相似文献   

2.
佚名 《社区》2011,(5):8-8
想知道古人怎样考“公务员”吗?先看唐代一道试题:山陵事毕.各还所司;供葬羽仪,若为处分?意思就是:先皇已入土为安,用作丧事的仪仗应该放哪儿呢?  相似文献   

3.
假如古代也有诺贝尔奖的话,中国古人谁最有可能获奖? 最可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选: 墨翟 物理学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重要奖项。中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斐然,在热学、力学、光学、声腔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过重要的发现和发明。为全球人熟知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只是其中“小技”而已。  相似文献   

4.
面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压力和问题,是否选择长假旅游以及选择何种旅游形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经历多年“黄金周”之后,公众在旅游观念、出游时间、出游地点等方面存在着与黄金周初期不同的特征,呈现出“旅游规避”现象。旅游者旅游消费的理性化、旅游理念更新以及心理因素等是产生“旅游规避”的原因。合理引导“旅游规避”不仅有利于维持黄金周旅游效应,而且可以开辟新的假日旅游需求点。这就需要旅游利益相关者采取措施,正确对待并引导黄金周“旅游规避”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政策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小,而由其引起的负面效应却越来越大,调整或取消黄金周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一个新的休假制度。新休假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充分考虑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必将对社会经济文化和休闲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抓住休假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并迎接挑战,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里的四篇论文针对2008年本次休假制度改革的影响展开深入探讨,期望能引起理论界和业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以便为今后休假制度的改革提供借鉴。(张金岭)  相似文献   

6.
“五四”前夕诞生的中国新诗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两者关系的考察,认为两者之问既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又有重大的变异与发展,笼统地说“断裂”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7.
爱好书画的读者,大多知道赵孟。某日,赵孟迟到,没想到当真被不讲情面的断事官打了屁股。出身赵宋皇室的他还从未受过这等委屈,旋捂臀忍痛,去找副丞相叶李哭诉……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有自然法说"的主要观点,具体分析了所谓的"儒家自然法"、"道家自然法",指出中国和西方的法律思想走的是两条道路,中国只有"法自然"的思想;并且,如果认为中国古代有"自然法",会使"自然法"的概念泛化,失去其精髓,不利于中国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治世”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追求的最高形态之一。早期“治世”概念道、儒、法、墨诸家并用,后被佛教化用,最终主要成为儒家治国的理念。“治世”的内涵具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物阜民丰、户口大蕃、任用君子、德治刑措、重文备武、四夷来朝等是最主要的内涵。“治世”这一概念,还催生出了一系列衍伸内涵,并与之成体系,比如治世之音、治世之礼、治世之文、治世之诗、治世封禅、治世祥瑞。“年号加盛世”的组合概念,古人使用得极少。在典籍之中,盛世主要运用在“唐虞盛世”“三代盛世”等三代时期,“开元盛世”古人称为“开元之治”,鲜有“康乾盛世”的提法,“年号加盛世”的概念多为今人对古代国家物阜民丰状态的概括。作为概念的“盛世”运用多于“治世”可能还要到近代以后。“三代之治”与“贞观之治”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套治世体系:前者是虚构可层累的概念,往往被学人借用为申说自身治国理想的工具;后者实际发生过,是古人艳羡与师法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西方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传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务员制度产生并行用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对保障政治的连续、稳定与行政的健全、高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关于公务员制度起源于科举制度这一事实,却很少有人了解,论者亦大多语焉不详。通过对科举制度传播到国外并且促使西方国家建立公务员制度过程的考察,可以得出:科举制度不仅为西方国家建立公务员制度提供了蓝本,而且是古代中国与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交汇点  相似文献   

11.
刘亮 《山西老年》2012,(1):18-18
如今,“中国达人秀”之类的节目在电视荧屏上火得一塌糊涂。现在的“达人”通常是指经过多年锤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某一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恋爱达人、音乐达人、英语达人等词条也应运而生。其实,古时候的“达人”并非此意。  相似文献   

12.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是无边界的,这只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下"表达。实际上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边界观念和边界实践。中国古代的边疆治理,应该是有天下表达和边界实践两个维度,"天下"表达是一种开放性的、模糊化的表达,它以"天下共主"的姿态,表明对世界统治的观念,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表达;在具体实践上,中国古代是以边界的清晰化为旨归的,大体可以分为清晰的边界和中间地带两种类型。表达是一回事("天下"表达的模糊化),实践是一回事(边界实践的清晰化),两者结合又是另一回事(统一于"大一统"诉求)。"天下"的模糊化表达与边界的清晰化实践形成了抱合力,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即既此且彼,灵活把握,一切以利于统治为目的,这种智慧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生活中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务员"出口难"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公务员管理的"瓶颈",制约了公务员队伍的良性发展。要解决我国公务员"出口难"问题,必须先认真研究我国公务员"出口难"问题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成因,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罪刑法定是产生于西方的刑法原则.古代中国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学界存在长期争议,这需借助西方法律知识加以把握,更需以理解、尊重古代法律文化的心态进行解读.罪刑法定思想及其实践在我国争鸣时期萌生后,对唐、清等各个朝代的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太祥 《南都学坛》2006,26(4):23-28
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不仅出现过史家称赞的“大治”局面,而且也出现过“宣王中兴”、“少康中兴”、“昭宣中兴”、“光武中兴”、“元和中兴”、“弘治中兴”、“同治中兴”等“中兴”局面。这些王朝的“复兴”,发生在“大治”盛世之后,面对的是政治腐败、经济萧条、外族侵扰等内忧外患,为了守住并振兴祖宗开创的基业,“中兴”之主冲决种种羁绊,继承创新,开拓进取,推行“新政”。首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政治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严格选拔官吏,建立德才兼备、廉洁务实的官僚队伍,确保政治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为王朝“中兴”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其次,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轻徭薄赋,扶贫救灾,调整和改革财政经济政策,扩大国家财政收入,为王朝“中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再次,不断调整与边疆各民族和各民族地方政权关系的政策,屯田备边,加强国防力量,为王朝“中兴”创造了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这些“中兴”之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平息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恢复了国家实力,形成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中兴”局面,使王朝由乱到治、由弱变强,促进了王朝的苟延残喘,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绘画"形""神"兼重的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汉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提出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发展时期,唐朝时期为"形""神"兼重绘画思想的深化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词出自汉语古典,是一个今人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其词发生了深刻的内涵演变和外延拓展。它是文化的古今更革、中外交会的产物。这种曲折的流变体现在: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进而演为近代的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  相似文献   

19.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自我发展和追求和谐生活的精神支柱。“和舍”思想在中国古代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外交思想的基本理念,会盟制度、和亲政策、朝贡体制等对外交往模式是“和合”思想外交上的主要体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古代官吏的考核制度为考察对象,力图通过对官吏考核制度各阶段的纵向分析,以便获取某些有益的启示,扬长避短,古为今用,以完善我国当前的公务员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