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它集中体现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生态”提升到文明理念的高度,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追求。然而,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的现实,人们往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对隐藏在这一矛盾背后的更深刻的原因还认识不足。对此,陈学明教授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多年来,他在深入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更密切关注近些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向,并且紧密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在他的《生态社会主义》等论著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生态危机隐含着的深层矛盾、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您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将这一研究与您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点,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最近您发表的《反对制造马克思》、《人类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思想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评述》等相关文章,在社会上和理论界都引起了较大反响。您是否可以大致勾画一下您的学术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问: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和贯彻,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形成有一个过程,您怎么看待这一逐步深化的过程?答:这个问题我分成三步来回答。  相似文献   

4.
宫敬才(以下简称宫):最近一个时期,不少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行了总结,有如下几种现点:①二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转轨,即由前苏  相似文献   

5.
6.
7.
路强  赵宁 《晋阳学刊》2016,(4):3-7,26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想难倒一个哲学家,只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哲学是什么?"。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发展到今天,人们存在着对哲学的多维认识。其中有一个观点在当代尤为受到关注,就是哲学要走向生活,乃至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应该如何走向生活,在具体的生活中,哲学应该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是当今哲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刊特别访问了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就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哲学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进行了交谈。  相似文献   

8.
陈鼓应,祖籍福建长汀,1935年出生于鼓浪屿。1949年随父母前往台湾,台中二中毕业后考取台湾师范大学史地学系,两年后重新参加联考,考取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转到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考入台大哲学研究所,师从方东美(1899-1977)、殷海光(1919-1969),1963年获硕士学位。后任台湾  相似文献   

9.
背景梁志明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195 4年 ,他作为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开始攻读亚洲史 ,师从周一良教授 ,并听取有关越南史的课程 ,同时开始学习越南语。 196 3年 -196 6年 ,梁志明教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越南河内综合大学进修 ,系统地研读越南历史 ,从此后与越南史研究结下不解之缘。他是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委员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和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 ,曾赴越南、日本、缅甸、韩国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与讲学 ,成果颇丰。时值他的新作《殖民主义史·东南亚卷》新近出版 ,我们对他作…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两个重要领域。也正是在这两个领域,段忠桥教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前一个领域,他不仅提出并论证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和英美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阶段,而且通过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等流派的基本主张的阐释和评价开拓了国内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在后一个领域,他借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做出了与国内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不同的新阐释,并在与近些年来我国流行的一些与历史唯物主义密切相关的新见解的争论中,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新观点,从而推进了我国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戴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戴"):李教授,您是康德研究专家,而您的博士论史是写休谟的.请问您是否是由休谟哲学转向康德哲学研究的?那您是否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贯穿的桥梁?比如您博士论文所研讨的因果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戴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06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戴”):李教授,您是康德研究专家,而您的博士论文是写休谟的。请问您是否是由休谟哲学转向康德哲学研究的?那您是否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贯穿的桥梁?比如您博士论文所研讨的因果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问:科斯教授,您好!您能够接受采访,我们倍感荣幸!您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您的主要成果在世界各地耳熟能详。请问您本人如何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再给您五十年时间,您最想做的工作会是什么呢?科斯:到今年底,我就102岁了。在很大程度上,我的工作并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同,也经常被误解。尽管如此,我的工作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至  相似文献   

14.
导语:在当代中国,无论从事哪一种哲学研究,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中国的哲学如何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然会涉及到另一个更为具体的问题:如何处理现代西方哲学与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如今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建立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成为当代马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时,认真研究马哲同现代西哲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特瑞尔·卡弗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亮 《江海学刊》2006,(1):27-30
特瑞尔·卡弗(Terrell Carver)是国际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MEGA)编委会委员。他是美国公民,但自196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英国,现为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政治系教授。作为英国目前最活跃、最有影响和最多产的马克思恩格斯学者,卡弗教授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10余种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文集、工具书和译著。通过这些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出版物,我们可以发现卡弗教授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致力于马克思著作的编译(德译英)…  相似文献   

16.
高觉敷,原名高卓,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申荷永,心理学博士,现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高觉敷先生住在南京赤壁路12号,这是一幢古朴典雅的楼房,院内有一株很大的腊梅树,以其特有的素朴装点着这个小小的院落。高先生虽已九十多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谈锋锐利,话语深刻,幽默动人。我的采访从他如何选择心理学谈起,高先生讲了他在香港大学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关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研究、传媒研究学者,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于1968年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哲学与历史学位,师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教授,后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跟随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学习,1976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获传媒学博士学位,詹姆斯·凯瑞(James W.Carey)教授为其指导教师,1994起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at Chapel Hill)任传媒研究教授,现为传媒研究杰出教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国际文化研究界影响颇深,从1990年开始就负责主编文化研究界的知名学术刊物《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及另一份学术刊物《公众文化》(Public Culture)。他著作颇丰,如《文化研究导论》等书已成为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格罗斯伯格把文化研究带到了美国,又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把美国文化研究带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今的历史研究,在继续加强考证、编纂的同时,更应该努力做好对历史的解释。将大战略理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来,将关注点放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各个政治集团的决策机制和决策过程,以及各自决策水准的高下,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地解析那些促成历史发展演化的动力因素,全面总结历史经验,从而为解释历史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兆仁先生,长期从事史学理论、中国古典韬略思想和西方大战略理论的研究,著述颇丰。近期,他推出了《大战略决定命运:清代兴盛衰亡历史解释》一书。此书酝酿多年,会通中西古今,首次运用大战略理论来解释从晚明到清末的历史演化,得出很多新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学术史研究是新兴的史学分支学科。与以往的哲学史研究和思想史研究不同,学术史研究,虽有借鉴西方学术规范之处,但主要是一种本土化、原生态的历史研究,是史学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学术史研究的成果,能够使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的背景更加清晰,线索更加明确,有助于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看待历史发展。李帆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研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研究过程中,注重古今中西的会通,得出深入、坚实的结论,他的研究成果受到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此次,李帆教授接受本刊采访,深入解析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功能,对学术史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对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