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萍 《探求》2007,(6):59-63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一环,解决好公民的住房问题尤其是解决好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之一。美国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广州市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应该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方面有所作为,才能推动核心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住房问题是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将住房保障事业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借用"PES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影响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和政策有效性因素(T).从政治因素来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管理不足与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房价收入比、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两个经济因素,反映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的问题.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俗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再次印证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力度小,供给不足的缺陷.政策有效性因素,反映出住房保障制度本身制度的有效性差,而这一制度缺陷致使道德风险问题频发,带来负外部效应.基于此,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采取的对策为: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倡导新型住房供给与消费模式、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振宇 《学术交流》2008,(3):139-141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改革采取积极稳妥、不断深入、有目标、有步浇骤的方式进行.在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政策干预,从而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下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福利型时期、改革探索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的完善期三个阶段。在福利型时期,政府对房屋实行统分统配,但是这种制度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取消而终结;在改革的探索期,我国迈出了住房商品化的第一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了以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旨在梳理新中国六十年来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而分析各个时期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行问题,以期对即将出台的《住房保障法》有所资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住房保障法》的基本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住房保障法》列入立法规划,该法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本文提出了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实效性与前瞻性结合以及衔接相关法律的总体起草思路。本文在对《住房保障法》应当涉及的主体制度作一梳理后,提出了《住房保障法》的基本框架建议:总则、住房保障的对象和方式、住房保障的住房和资金、住房保障的准入和退出、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沈艳兵 《社会工作》2009,(16):48-50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是解决房产领域诸多问题的关键,更是稳定社会领域各方利益的要求。住房保障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希望通过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的住房问题来缓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住房保障制度是实现房地产市场持久繁荣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整体稳定的有效方法。天津住房保障工作已初见成效,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日本战后经济逐渐恢复并高速发展,也曾经经历过住房的紧缺等现在我们中国面,临的状况。本文阐述了日本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认真分析了日本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调控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当前的住房问题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福利性产权房阶层、商品性产权房阶层、继承性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的“三阶五级式”结构;个人的政治资本、人力资本、职业状况及收入水平对人们获得住房资源有显著影响;城市住房分层既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又可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因此,住房保障目标、对象及方式的选择应以住房分层状况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保障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社区保障可以为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护,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社区保障具有补偿性、调节性、稳定性功能,具有普遍性、福利性、互助性、区域性的特征。对社区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合理界定孤儿保障对象范围,依法确定孤儿监护权,是下发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首要环节,是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工作。2006年,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等15部门《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孤儿保障工作的对象是"失去父母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并在文件中将这一群体统称"孤儿"。其中,"未成年人"定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相似文献   

11.
余新民  毛勇 《创新》2010,4(4):80-82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主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于1994年开始在我国全面推行的一种政策性融资渠道。但通过十几年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不仅丧失了其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保障功能,而且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应采取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反按揭模式等相关对策,使公积金制度真正惠及广大中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and housing prices in China. When comparing data from three recent consecutive years, with some excep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general, housing price is determined by urban development in most urban region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strategies for affordable housing development and housing policy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for social work and education. It advocates comprehensive new thinking on a broader topic: how to maintain healthy housing price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结构模式与家庭保障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人均收入和保障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保障功能随家庭体系的拓展不断得到强化,随家庭体系的解体不断趋于弱化。当今中国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方式的多元化、家庭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婚姻家庭观念的淡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动摇着中国传统的以家为中心的保障体系,迫切要求我们建立起与家庭结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以社会为主体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廉租房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廉租房制度的推出,对于缓解高房价带来的社会矛盾,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但与旺盛的廉租房需求相对应的是,廉租房的供给却很少。廉租房制度的推广面临着资金来源不足、房源供应不足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几大瓶颈。要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廉租房的作用,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低成本收购现房、少量新建廉租房和充分运用社会租赁房等多渠道保障廉租房源供给;通过运用信托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多渠道筹措廉租房建设资金;建立包含扩大保障范围、明确划分补贴层次、建立动态资格认定、建立专业管理机构在内的廉租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李晓燕 《学术交流》2012,(6):143-146
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核心理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充分和真正发挥作用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新医改背景下,"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成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推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一体化,进而实现三项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下一步要重点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运行环境;努力保障流动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整合经办资源,强化管理体制统一化;确定合理的筹资补偿机制,强化财政补贴机制。  相似文献   

16.
涂俊 《唐都学刊》2012,28(3):101-106
以关中民居建筑的管理制度为重点,研究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影响下民居建筑谨慎的表达方式。民居建筑在等级制度的干预下虽处于被动的情况,但是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在建造房屋的同时寻找着中庸变通之道,使得民居建筑在装饰艺术方面受等级制度和宗法制度制约中显得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17.
体制分割与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长春 《社会》2014,34(3):92-117
在混合经济形态下,“市场”与“再分配”权力之间的良性制衡的关系尚未形成,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不平等的形成表现出层叠效应。对住房不平等的经验分析表明,当前(住房市场化时期)的住房不平等状况很大一部分是由房改前的住房分配过程和住房私有化改革过程导致的,社会成员越是接近体制的核心部门,其住房优势就越突出。这一经验研究发现表明,制度变革的渐进性和路径依赖使得根植于体制分割的社会不平等在尚未充分消退的同时,改革之前导致社会差异形成的体制分割因素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于当前的社会不平等中,且有可能会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叠加于源自于市场的社会不平等,甚至经由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延续并放大。  相似文献   

18.
乔榛 《学术交流》2001,(4):43-45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尚存在内容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实施机制脆弱的不足.比较国外较为成熟的传统型、福利型、储蓄型三种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受到启发,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面宽、保障程度适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此目的,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保障立法,既要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又要严格社会保障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