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舆情     
正互联网发展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大幅超过全球39%的网民普及率和发展中国家27%的网络普及率。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人,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年增长率为19.1%,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81.0%。  相似文献   

2.
徐晓洁 《决策探索》2011,(24):61-62
互联网在我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互联网正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超平想象。根据据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已经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  相似文献   

4.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等相关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网民规模及网络普及率的迅速提升,网络热点事件呈高发易发态势,其中污名化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妥善应对和处置网络污名化现象,加强舆情引导,是各级政府政务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进一步改善执法环境、提升队伍士气、更好履行职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体规模已经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虚拟社会已经在我国快速形成并且拥有庞大的成员群体。鉴于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因网络而丰富多彩,人们工作、生活已离不开网络。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  相似文献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1.8%,其影响从媒体交流、经济发展、商业运行等逐渐延伸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网民规模的日益增长,我国互联网的商务交易趋势日益走强,网络用户对网络虚拟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此推动我国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姚凤梅 《领导之友》2012,(10):56-57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9.9%。随着网络成为我国公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匿名或使用假名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也日趋常态化。然而,伴随着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在互联网管理问题上始终存在着是否实行实名制的争论。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购票实名制、微博实名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刘铭 《决策与信息》2010,(6):144-14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民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信息网络的发展必然对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产生重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我国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超6.8亿、手机网民规模也已超6.2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已然是个互联网社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媒体、各种终端不仅进行着新闻资讯的竞争,更有观点的交锋、价值观的较量。互联网正以其共时性、共享性,构成复杂多变的舆论场,而由此产生的网络舆情,更会随时把党和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各级领导干部要潜心研究并精准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牢固占领网络舆论这个新阵地。实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网民的规模增速惊人。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影响日渐显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基于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与政府形象的重要影响,本文试图简述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13.
张珂 《领导科学》2012,(14):40-4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已经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网络舆情也随之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为此,必须认真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形成方式、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科学应对,使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成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一、校园网络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目前,在我国2.98亿网民中有9894万学生网民,占总数的33.2%,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网络低俗内容等有害信息的影响和侵蚀。网上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危害中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12,(20):1
雷强、褚松燕在《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和公民参与研究》一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坚持和创新群众路线,创新共享领导模式。创新群众路线,一方面要把"群众"具体为"微众",使群众路线具体化,无"微"不至;另一方面要把"微众"链接成"大众",使群众路线泛在化,无处不在。创新共享领导模式,就是"政府+新媒体+社会"。当前,网络领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领导干部信息网络素养不高、网络问政的运转机制尚不成熟、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不高、互联网法治能力不强等,公民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网络鸿沟导致公民参与的不平衡性、网络价值多元化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紧张、网民的非理性参与导致网络泄愤行为、网民的非法参与导致网络暴力、网民与地方政府发生冲突等。提高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和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互联网不仅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网民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但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匿名性、自由性等,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放大了人性的丑恶和内心阴暗面。网民在表达利益诉求的同时,其不满情绪在网络上集聚并频频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构成了  相似文献   

17.
数字舆情     
《领导决策信息》2014,(25):28-29
正互联网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1676.4亿元,在移动互联网行业规模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18.
数据     
《领导文萃》2010,(15):11-11
我国未成年网民超1.26亿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3.84亿人,其中,10~19岁网民占比为31.8%,规模超过1.22亿人。加上10岁以下的网民,未成年网民已超过1.26亿人。(《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19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预计到年底将超过5亿。与此同时,网络购物用户也在迅速增加、网上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然而,在电子商务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下,网络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23):26-27
2012年的11月11日注定要成为一个"见证奇迹"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淘宝全天支付宝交易额就达到191亿元的历史高位,几乎相当于一个零售连锁集团全年的销售业绩。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同时,网购用户快速增长,规模达到了2.42亿。2010年6月25日,时任国务院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