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几十年,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唯物论大家王夫之哲学思想的研究,曾有许多高学术水平的论著,从各方面、多角度探讨了这位伟大哲学家深邃的思想,然而,研究他的名实、文质思想的论著似不多见。在这两个问题上,王夫之同样有着许多思想的闪光,笔者不揣浅陋,试探一二求正于方家。名与实,指概念、名称与事物、实在。与此问题在理论上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是文与质,文指华采、外表,质指本质,也即形式与内容。正确认识名与实、文与质的关系,对规范人们自己的言行和处理实际问题有着指导意义。王夫之在继承和总结孔子的“正名”、“文质彬彬”…  相似文献   

2.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首在阐明“自然之道”为人文本源,是文化本体;其次,他论文叙质,主张“文不灭质、质文相待、文质代变”;第三,他割情析采,倡导为情造文,批判为文造情;第四,他强调为人为文应存“真宰”。  相似文献   

3.
汉译佛经不但对佛教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成为中国近代汉语发展的一股原动力。译经伊始,就出现了所谓文质问题。学界倾向性的看法一般认为译经中的文与质实际上是指意译与直译,即译经方法问题。译经史上的文质之争虽与意译、直译有一定关系,而其最关键者乃在于语言上的文与白,以文言翻译则显文,以白话翻译则为质。  相似文献   

4.
魏源从历史上兵制、赋役、刑罚、科举等制度的沿革中 ,认识到后世胜前世的历史进步现象 ,具有进化论历史观。从公羊三世说中 ,魏源引申出太古、中古、末世三世说 ,在印证历史是不断变化的同时 ,特别看重历史中“一治一乱”之循环 ,一“文”一“质”之反复 ,具有循环论历史观。在他看来 ,他所处的时代是末世 ,是“文”胜“质”衰的末世 ,故应采取对策 ,化繁就简 ,“去奢去甚去泰” ,由“文”返“质” ,达到天下大治的升平盛世。魏源之循环论显然是为改革时弊、挽救时局服务的 ,现实意义大于学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与"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对独特的基础的审美范畴。"文"与"质"的最初形态是各自独立的,"文"、"质"对举始于孔子。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文"与"质"概念的形成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多重含义,才能客观地认识它们在对举时的双重意义,同时也可避免对于文质概念理解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素称文章昌盛的泱泱大国。关于文章的重文重质主张者尽管各具其理,而主张文质统一且先质后文的,则是文章发展长河中的主流。兹就我国历代文论中关于文质问题论述的概貌,按时代顺序略论如下。 孔子是提出文质问题的第一人。他在《论语·雍也》篇曾讲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朴实超过了文采,就未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朴实,又未免显得虚浮了。只有文采和朴实配合得恰当,这才是君子之风哩。不过那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礼乐就是文,仁义就是质。孔子所说的文质,是指人们的道德修养而言的,与后人的文章的文质并非一个概念。但就文章的写作来说,孔子还是重视文的。他曾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相似文献   

8.
李日卒光的文学思想与他的实学思想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李日卒光对朝鲜文坛的学风,散文与诗歌创作的不平衡状态,文与质的关系,名与实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的妄论之风等各种不良现象的揭示与批判,正是他实学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文”“质”之争是先秦以至两汉时期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提出文质彬彬的价值原则,主张外在的仪节与仁义的品质协调相配、先天的生理素质与后天的礼乐教化和谐相济,但其无法割舍对“礼文”的价值追求,这使儒家的文质论在现实中表现出文在质先、文繁难究的弊病,也招致了儒家以外诸子的攻讦.他们或批评儒家质论的偏颇,指出其以道德本性代替自然本性,或批评儒家“礼文”的价值立场所带来的奢靡之弊.作为回应,汉代儒者将“文”“质”发展成为两套礼乐制度,并与“三统说”相关联,形成一套“文质再而复”的社会历史观,以“文质相救”的动态平衡取代“文质彬彬”的静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吴鹏同志的《质量互变规律质疑》一文(见《河北学刊》1986年第6期,以下简称“吴文”),对质量互变规律提出质疑,有助大家对唯物辩证法的这一规律展开深入地讨论,这是有益的.但他的观点有片面性,我们不敢赞同,特和吴鹏同志商榷.恩格斯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吴文说:“量与质的相互转化,实质上是一物的某种质的‘量’与另一物具有一定量的另一种‘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它们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的量与质的相互转化.显然,这种转化与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相互交替,是完全不能相互等同的两码事.”  相似文献   

11.
“文质彬彬”,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谈及人的修养时提出的一个命题。《论语·雍也》篇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教养,正如司马光所言:“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孩田雅颂之声。”①所谓“质”,是指人内在固有的道德品质。“彬彬”是文、质的协调配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文”与“质”的完满统一,其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仁义道德品质达到统一,“质”和“文”两者都不可偏废。“文”“质”对举,表达了形式与内容之间…  相似文献   

12.
文采是汉文学中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之所在。文采到底为何物 ?刘勰提出过“饰容”说与“熔裁”说 ,“熔裁”说确为的论 ,但“饰容”说就不那么恰当了。刘熙载的评论中 ,将“文”与“文采”合二为一 ,这也是概念的混淆。“文质相称”中的“文”与“质”是一个对偶范畴 ,但“文”不等于“文采” ,那种“讲究文采曰文 ,不讲究文彩曰质 ;内容高于形式 ;故‘质’胜于‘文’”的认识是错误的。文章之美实来自于“思想 +灵感 +文采” ,文采是居于文、质关系之上的。文采与意境关系密切 ,二者互为表里 ,互为揽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时代问题,几十年来在文学史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已成定论.本文对这种观点的依据重新考察辩析,提出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应在东汉初年.当代研究者多引钟嵘《诗品序》中一段话为主论依据.其实钟嵘并没有文人五言诗到班固时代而不成熟的看法,他说班固《咏史诗》“质木无文”是他对班固诗风的批评,并不涉及五言诗是否成熟的问题.班固的《咏史诗》从用的、内容表现、体裁方面看实际已很熟练.其写的“质本无文”,与他的文学观念有关.本文认为.要探讨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问题关键在于弄清西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关于‘论曹植’”一文,作者与郭沫若先生讨论关于曹植的评价问题,作者不同意郭先生“建安文学抒情化民俗化的过程,在曹植手里又开始了逆流”的说法,而提出他自己的意见。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我们认为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作,只有通过实事求是的讨论,才可能给曹植一个适当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自一九六六年第五期《红旗》杂志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文之后,就基本上被迫停止了。直至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光明日报》发表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才又展开了较大范围的热烈的讨论。今年第一期《文艺研究》又发表了郑季翘同志的《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一文。郑季翘同志的文章,重申了他过去的观点,对前文写作和发表的历史背景作了说明,并补充和阐发了他不同意关于形象思维的提法。这些都有助于问题的讨论。但是,遗憾的是郑季翘同志对自己过去那种极左的不是同志式的与人为瞢的态度,以及由此造成  相似文献   

16.
两汉是中国封建社会颇是鼎盛的的时代,在思想发展中上亦是很值得一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不及先秦时代思想活跃,但却出现了下少思想大家。在修辞哲学思想的发展方面,亦复如此。先秦时代修辞哲学家们曾经探讨过的“质”与“文”的关系问题、修辞的准则问题、题旨与情境的问题、修辞的鉴赏观问题、辞格论的问题等等,这一时期的海辞哲学家们继续进行了探讨,而且多有所发展,如董仲舒、王充等人之论“质”与“文”的关系问题,明显超越了先秦贤哲.这也体现了思想发展的“前修本密,后出转精’溯特点。至于先秦时代修辞哲学家所未及的问…  相似文献   

17.
杜改俊 《晋阳学刊》2012,(6):130-135
许衡的文学观点主要散见在他的"语录"、"书状"及"鲁斋心法"中。他以"体用"一词论述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张"不期文而文"的创作观,认为文与德、文与理、文与行要相统一;他概括出的"文质循环"规律,是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文质关系较为准确客观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文质问题在中国文学审美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文与质的关系演变是一个相互推移、共同生发的过程,两者在过程中逐步发展、不断出新。同时在变化中又有不变者,这就是以本末体用来衡定文质关系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论语·颜渊》中记录了子贡与卫大夫棘子成关于文质关系的一次论辩: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孔安国解“文犹质也”等四句为:“皮去毛曰鞟,虎豹与犬羊别,正以毛文异耳。今使文质同者,何以别虎豹与犬羊邪?”(转引自《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2503页)后人多本孔说,迄来见异议者。然而,我认为关于子贡这段话的理解,尚有可商榷之余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文犹质也,质犹文也”究竟是谁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易传》中遍布着的"错杂"观念,是"文"的精神的体现。《易传》以"错杂"释"文",不仅意味着充实丰富、开放包容,反对单一纯粹;而且它对异质共存的肯定还为"文"注入了相济相推的动力,促成了"文"的活动性与生命感,从而使之超越单纯的空间性秩序,成为兼具时间性的存在历程;并利用"以他平他"之理,在此时空历程中谋求动态平衡。所以,《易传》之"文"不是现成的或完成的,而是处于"变动不居"的生成过程之中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错杂的感性形式,而且还是宇宙万物之整体的、变动性的存在。它既"富有""日新",又广大和谐。在《易传》这样的"文"与人文的理想影响下,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心胸,不断吸收"他"质,一体同仁,形成广大的空间格局和悠久的时间绵延,成为世界上唯一持续至今的文明古国及大国。这是通过《易传》之"错杂"的丰厚内涵而获得的中国"文"与人文传统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