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军队的重要领袖,开国元勋。本文论述了周恩来1946年以后,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卓越贡献。本刊发表此文,籍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在长征时期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是长征时期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长征初期,他抵制“左”倾错误,开展统战工作,竭力减轻红军的损失。遵义会议前,他主动采纳毛泽东的意见,避免了红军覆灭的危险,并为纠正“左”倾错误奠定了政治、思想和组织基础。遵义会议上,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公开与“左”倾领导者决裂,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极力推举毛泽东担任党和红军的领导职务。当毛泽东进入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后,他又全力协助毛泽东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3.
千古诗心万代嗣响——毛泽东周恩来与陆游诗词○庆振轩王海兰我们在收辑、注解、欣赏、研究中共领袖诗词的过程中,宋代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诗词对之的影响引发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发现,尽管诗歌史上群星璀璨,佳作众多,但同一诗人的某一首诗作对几位领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初探李荣珍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基本国策之一。而这条道路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根据中国国情选择的,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重大发展。周恩来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是他整个思想宝库中的一个光辉组成部分,是他...  相似文献   

5.
《开国总理周恩来》评介闻言新中国的成立令世界瞩目。创造这一奇迹的伟人是毛泽东,他的战友和助手周恩来也功不可没。周恩来以其鞠躬尽瘁和襟怀坦荡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力平撰写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材料翔实,叙述生动,以三分之二的篇幅,描述了建国后,作为...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14,(5):30-33
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还有蒋介石,您可曾注意过这六位政治历史人物的媒体存在感?如果用传统关键词来概括他们六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毛泽东与他的“战友”、“接班人”、以及“对手”。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不论是在理论或实践那个方面,他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比较复杂的问题,诸如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党的建设、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于形成和发展、坚持和捍卫毛泽东思想,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仅就周恩来对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贡献做一简要论述,以就教于方家。坚持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周恩来对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是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由于他在文化战线上的卓越成就和重要地位,1938年夏,中共中央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决定以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和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1941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0寿辰和创作25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界进步人士,分别在重庆、延安、桂林、香港等地进行了纪念活动。周恩来、周扬等人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郭沫若的成就。周恩来在《我要说的话——论鲁迅与郭沫若》一文中指出,“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如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鲁迅先生已不在世了,他的  相似文献   

9.
1949-1952年,经过三年的建设,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关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上,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过渡的方式上,周恩来、刘少奇主张通过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而毛泽东主张通过改造方式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纵观建国后17年的文艺思潮史,周恩来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其本质所在是捍卫其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摈除“左”倾教条主义对它的曲解和凝固化。早在建国前夕,筹备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时,周恩来为规划新中国文艺建设蓝图倾尽全力,曾多次找文艺界有关人士谈话,其中有两次谈话通宵达旦①。在这次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做报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在“毛主席新文艺方向之下”,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这就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文艺确定了方向,为文艺界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建立明确了思想基础。周恩来在阐释文…  相似文献   

11.
<正> 余飘教授多年潜心研究、满怀深情撰写的《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华夏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贡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周恩来文艺论述的专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它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周恩来在长期地创造性地领导革命文艺工作中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文艺工作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3,(8):76-77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袖,特发此文,以示我们对一代伟人的怀念。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深深挚爱着他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与神州大地同呼吸、共命运之时,他的足迹也随着时空斗转星移,遍布华夏。长春,这颗镶嵌在中国东北部的明珠,也先后于1950年2月28日、1958年2月13日迎来了这位在全世界都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伟人。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作为一位杰出的领袖人物,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仅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以其优秀的领导品质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人格丰碑,成为我们民族和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们学习周恩来的优秀领导品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搞好反腐倡廉工作,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领导品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领导者的品德和素质两部分,是领导者行为、作风体现出的思想认识、道德品行等本质属性的反映。周恩来大半生身居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他形成的卓越的领导品质,为人们所敬仰,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概括地说,周恩来的领导品质大体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以国家民族大业为己任的领导意识。早在学生时代,周恩来就把“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作为己任,1916年10月,他在南开《校风》发表的《中国现时之危机》一文中,就呼吁青年学生,要忧国家民族之所忧,急国家民族之所急。这表明周恩来在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义务感、责任感。此后,在周恩来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尽管地位和职务变了,但他忧国忧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之心不变。建国以后,身为总理的周恩来,一心只想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1,(9):61-61
是谁能把一个贫瘠的国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于世界强国的行列?在东方一个大国——中国,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毛泽东先生。领导了他的人民,在贫困、饥饿、压力下却取得了远远超越乔治·华盛顿的伟大成就。1949年,毛先生建立了他领导的红色政权,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觉醒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叶介甫 《东西南北》2013,(11):65-67
萧三是湖南进步社会团体新民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中共创建初期的党员。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任弼时、瞿秋白、胡志明等人交往密切,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国际著名诗人,是中国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周恩来实现祖国统一设想和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苗鸿玲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领导人提出了统一祖国的伟大设想,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  相似文献   

17.
谭畅 《东西南北》2011,(18):55-57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宋庆龄、邓颖超那些曾影响中国时代进程的领导人们。在艾得胜那双粗糙的大手下——“复活”。瞬间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伟人与观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科技观初探刘春杰,赵明全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漫长历程中,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各种问题,逐步形成了他的完整的科学技术观点。毛泽东的科技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整个调整期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完整地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勇敢地挑起了领导经济调整、亲自指挥调度的重任,而且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方针,为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完整地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由于三年“大跃进”、反右倾的“左”倾错误,加上1959年、IkX)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政府片面终止对我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