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评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初,它表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探索中的不同路径,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某种自身分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出现利今天,已经整整70年了,它在国际范围内的兴盛和影响,经历了从30到40年代、从50到60年代的几次高潮。80到90年代以后,又表现为更多的形式而继续流传于世。然而,由于我们传统观念和理论格局的支配,直到10多年前,中国的理论界和知识分子对于这种思潮还是相当陌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被介绍到国内来,是在70年代末,而且一开始就被称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思潮…  相似文献   

2.
麦克法莱恩的《激进经济学》评介宗理激进经济学是一种对现行制度与理论进行批判,提倡根本变革的经济思潮。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激进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激进经济学是专指从60年代初美国反越战学生运动中产生的激进经济思潮。它一方面尖锐地批判了现代资本...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20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广泛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思潮,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有着极其复杂的微妙关系。这一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从其深层蕴涵来看,是试图依据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出现的新情况。以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从社会文化的层面和基本理论上“修正”、“补充”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从而“重新发现”和“重新建构”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这一整个社会思潮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各国的代表人物,其成分构成极其复杂。由于各自的出身经历和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有别,各自所持的理论观点也不一致。对于整个西方马克恩主义美学,笔者不想作全面、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和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来历"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股修正主义思潮.面对着马列主义在俄国的胜利,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捷克的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就呼吁创造一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它相抗衡;五十年代中期,法国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者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专辟一章论述"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把其  相似文献   

5.
李佃来 《求是学刊》2006,33(5):34-37
一在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一直占据着学术平台的重要位置,在近几年更是势头强劲,蔚然成风,成果引人注目。这种研究已经基本上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概念、性质的讨论甚至争论过渡到对人物、流派、命题的专题深度探讨。在这种  相似文献   

6.
“趋同论”在本世纪60年代初刚提出之际,苏联理论界曾对它进行了批判。在其后近30年的历史进程中,苏联理论界对“趋同论”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和分歧。追溯一下苏联理论界评析“趋同论”的变化历程,对于我们分析“趋同论”具有借鉴价值。拒斥与批判:80年代中期以前的态度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这一历史时期中,苏联理论界对“趋同论”的基本态度可以用下面的话来概括:绝对拒斥、彻底批判、全盘否定。苏联理论界率先批判“趋同论”的是经济学家列昂节夫。列昂节夫于1966年12月在苏联《经济报》上发表《两种制度和睦的神话》一文,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在自身范围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一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虽然包含了许多流派并存在分歧.却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在理论上对所谓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作了许多修正和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称这是他们对真正的马思主义的重新发现和发展,因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所谓新阐释,在西方思想界影响甚巨。 就他们的理论批判的内容来讲,自然辩证法问题是他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自然辩证法问题涉及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观、历史观及认识论等一系列基本方面的问题,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不同认识也就关系到他们对整个马克主…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西方科学哲学采取简单化的否定态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中,更是与世隔绝,对西方科学哲学一无所知,又谈得上什么批判?粉碎“四人帮”以来,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关于西方科学哲学的论著不断介绍进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启发了我们的思路。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这就是有些人对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和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不仅不敢理直气壮地加以批判,反而为之百般辩护,把革命的、科学的批判与林彪、“四人帮”的扣帽子、打棍子混为一谈。更有甚者,有些人把西方科学哲学捧上了天,对之顶礼膜拜,以拾人牙慧为时髦,不惜贬低和否定马克思主义。这种态度当然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书,其中影响颇大的是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然而在对待它们的态度上,一些论著多限于对其理论观点与学术思想作客观地介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进行具体评析做得很不够。在高等院校开设的《现代外国哲学评介》中,对西方当代哲学思潮也是“介”多“评”少。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学术思潮,乃是我国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0.
曹玉文教授近年来致力于“西马”的研究,其主编的《西方人看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出版社,以下简称《西马》)集中反映了曹教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西马》一书可以看出,曹教授始终是持一种客观、科学的鉴别态度而将“西马”各流派纳入到研究视野之中的。书中首先从徐崇温的概括出发,对“西马”进行了更深入、细致的界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股思潮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想用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开始是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以反对教条主义和重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前西方世界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在现代社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低潮时,他们以独有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这种批判既包含合理成分,又兼有许多谬误,有些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否定。从现实的情况看,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它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认识依然是深刻和正确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批判精神相对稀薄的国家,要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精神工具和灵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多样化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统君 《社科纵横》2011,26(4):7-9,16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渗透、传播到我国,良莠不齐的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国内形成的本土社会思潮并存于特定时空内的现实给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的强大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因之,全面审视当代社会思潮的表现及其基本特征,探讨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所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及应对之策,对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加丰 《浙江学刊》2022,(5):210-220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来一直产生重要影响。从高度关注个体及其背景或语境的独特性、人的非理性因素作用的角度看,它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重要思潮,因为它推动历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西方史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影响了许多学科的发展。从它否定价值具有普遍性的一面、狂热鼓吹民族主义和崇拜政府的角度看,它主要是德意志的思潮。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者的各种极端思想和相对主义全面显露出来,酿成了所谓的历史主义危机。二战后德国式的历史主义受到批判和改造,它从相对主义后退,有点类似于文化多元主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虽然主要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但它把历史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与后现代主义结合起来,自成一家,对历史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主要心理学派之一,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产生之后,其影响超出了心理学领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意识形态领域广为传播。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的思想就在我国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弗洛伊德的思想又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领域中来。在人们思想中,尤其是在青年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归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了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国家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般批判,却较少地去研究他们这种批判得以发生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性的逻辑演进线索。我以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深层理论逻辑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卢卡奇经济“物化”理论到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心灵的“支配”理论的重要递升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认识转变,而是他们关…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现代性的激进批判和否定 ,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切入中国学术界 ,被一些知识分子所捕捉并引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后现代主义似乎天生与中国文化有着某种缘分 ,很多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同样 ,它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进入中国的文化争论之中 ,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和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自身的极端性、异质性和中国文化定位的复杂性使中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分别持极其不统一的价值态度 ,其中既有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推行者 ,更有尖锐批判和反对者 ,也有温和的客观研究者。总体说来 ,前期研究中 ,对后现代主义的激进批判占据了中国学界的主导地位。而在今天 ,置身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 ,人们开始对后现代主义持更为全面的、具体分析的态度。有的学者提出要对后现代工艺论、后现代思维论和后现代价值论采取“一分为三”的态度 ;有的学者断言 ,后现代主义是上一世纪末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化思潮 ,对它可以进行各种批判 ,但绝对不应当漠视 ;有的学者断言 ,作为一场文化运动 ,后现代主义潮起潮落 ,会有竟时 ,但作为一种理论 ,它将是一个永远不可替代的透视角度 ;还有的学者在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的转变对于转型期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作出了各种理论界说。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别而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但是 ,与 70年代以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强调工人阶级异化论不同 ,后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强调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新中间阶级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 ,并以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 ,形成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反阶级政治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介到我国后,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重要问题。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见仁见智地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甚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思想碰撞。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研究者中展开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争论,至今未能达成共识。近几年来,关于“西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当代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作出了各种理论界说。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社会结构变迁理论由于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别,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但是,与70年代以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强调工人阶级异化论不同,后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强调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传统工人阶级的衰落、新中间阶级的崛起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并以权力抗争取代阶级斗争,形成了异质于马克思主义的、反阶级政治的多元社会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