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大学有园留学生活动中心于5月13日——20日在有园举办了“颜少奎京剧脸谱艺术展”。 脸谱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化妆艺术,用写实和象征互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人物的面貌,揭示、刻画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等特征。颜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京剧花脸演员,在舞台实践之余,经过30多年的收集、研究与绘制,把脸谱升华为具有资料性、美术性、观赏性的完整艺术  相似文献   

2.
京剧演员在脸上涂上某种颜色的油彩,以象征饰演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脸谱是京剧艺术的一大特点,在脸谱之下,演员用精湛的技艺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行当之间的脸谱更是皂白分明、各有千秋。舞台上,不论是插科打诨的丑角黄柏雪、儒雅端重的老生张建峰,还是雍容华贵的老旦翟墨,他们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脸谱。  相似文献   

3.
吴惟 《北京纪事》2011,(12):90-91
双起翔——这位白发苍苍、银须尺余的老人,从事泥塑60余载,打造了一个精彩的脸谱世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来探讨中国戏曲脸谱。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因此戏曲脸谱可被看做是表达人类情感的符号。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戏曲脸谱这一艺术符号:脸谱的起源,脸谱分类的合理性,以及情感与形式如何在戏曲脸谱中得到统一。脸谱将人类的情感抽象并转换成基本图案和色彩等客观形式;一方是主观的、动态的情感与另一方艺术的客观、静态形式取得了统一,使得戏曲脸谱这一形式看起来就是情感本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人类文化学为理论视觉,指出图腾崇拜是社火脸谱产生的母体,并就社火脸谱中的自然意象及其象征韵味作了论述,进而提出了社火脸谱是华夏艺术演进史的活化石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6.
裘盛戎精神     
宋国强 《北京纪事》2015,(11):61-62
今年是京剧艺术大师裘盛戎的百年华诞,北京京剧院上下合力排出一部大戏《裘盛戎》。  相似文献   

7.
论陕西社火脸谱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社火脸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造型、色彩及绘制工艺独具地方特色。社火脸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造型奇特,大胆夸张,注重形神兼备;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形象鲜明;色彩浓烈,古朴稳重,表现力强;自然质朴,随意遣性。  相似文献   

8.
正起源于中原地区的"猴加官",是用红胶泥做成的猴头猴脸和京剧脸谱,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门民间绝技曾被尘封几十年,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才重新被世人知晓。英、法、德等多国民俗博物馆争相收藏。如今,魏义民是全国唯一掌握"猴加官"这一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他不仅成了很多外国人眼中的艺术大师,还要用这只神秘的中国猴子"征服"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2016年4月25日,我们敬仰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幼子、京剧梅派艺术的嫡系传承者和当今梅派艺术掌门人、中国戏剧艺术的代表人物,梅葆玖先生与世长辞。给京剧艺术和中华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更给所有爱戴他的广大观众、同行及社会各界带来巨大悲痛,引无数人泪洒天地人间,无不为痛失梅葆玖先生这位德高望重的京剧大师扼腕叹惜。  相似文献   

10.
舞台上,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先生端坐其中。只见他手持毛笔,饱蘸粉彩,从容勾勒,片刻之间就在自己脸上绘出一个威风凛凛的大花脸。立身,戴上官帽,挂起长髯,再披上那件金光闪烁的皂底金丝盘龙袍。转身,一个亮相。顿时,台下掌声雷动,赞叹之声四起……这是不久前我在一所学校的民族艺术节上亲见的情景。这位当场勾脸表演的老人,就是我慕名已久的采访对象——脸谱艺术家颜少奎先生。 次日,在颜先生家中,我开始了对他的采访。一人客厅,首先闯入眼帘的是几个一米见方的异型脸谱,均用玻璃钢所制,剑眉环眼,十分醒目。张目四望,只见墙上挂满了脸谱画作,形形色色,不下百十件,桌上、地上也有一盒盒泥制的脸谱模型错落而陈。颜先生手托香茗而来,我又发现  相似文献   

11.
脸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所不同者,面具系用铜、木、皮、泥等材料制作,属雕塑性化装,而脸谱系用颜料直接在脸上勾绘,属绘画性化装;故有的研究者又把脸谱称为“软性面具”。脸谱可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而戏剧脸谱又可根据不同的剧种,分为京剧脸谱、川剧脸谱、滇剧脸谱、祁剧脸谱、汉剧脸谱、闽剧脸谱、豫剧脸谱、粤剧脸谱、秦腔脸谱等等。社火脸谱与戏剧脸谱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下面分而论之。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西城区的北长街南起西华门大街,北至景山前街,因地处紫禁城西华门外之北而得名。街内有福佑寺、万寿兴隆寺、昭显庙、静默庙等众多古迹。1965年将福祐寺、庆丰司、关家胡同并入,合称北长街。这里是皇城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北长街游玩,当你沉浸在众多寺庙古老街道的同时,会被一个不大的两侧挂满京剧脸谱的小门脸所吸引,抬头看到的"别古斋"的  相似文献   

13.
正京剧演员在脸上涂上某种颜色的油彩,以象征饰演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脸谱是京剧艺术的一大特点,在脸谱之下,演员用精湛的技艺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行当之间的脸谱更是皂白分明、各有千秋。舞台上,不论是插科打诨的丑角黄柏雪、儒雅端重的老生张建峰,还是雍容华贵的老旦翟墨,他们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脸谱。一张张迥异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概念     
山海夫 《社区》2008,(11):29-29
怎样才叫幸福,中国人一向概念模糊,因为太容易为物所累。一个人欲无止境,那就很难谈幸福了。有人慨叹中国人的脸上没有笑容,这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大众脸谱”。脸上没有笑容,不敢说他有幸福。这其中财富、官运、事业的佼佼者们,照样难给这个“大众脸谱”增添笑容,他们像穷人负债一样背负着欲望的负担,为利所累。现代人见钱就拜,错把财富标准当成幸福标准,失掉了幸福的概念。财富标准并不等于幸福标准。  相似文献   

15.
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民俗艺术的国度。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就是中国民俗艺术中的奇葩。本文首先介绍陕西社火马勺脸谱的民俗艺术特征,强调民俗色彩、民间图案和民俗文化寓意在民族化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民俗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成功案例分析得出民族化的设计应该着重从民俗色彩、民间图案和民俗文化寓意这三个方面来突显设计。最后把陕西社火马勺脸谱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使设计作品更具说服力和生命力。这是把民俗艺术应用于现代设计的一个有益尝试,也是开创中国自己民族化设计风格的一种新途径。不仅能强调民族化的设计风格而且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皮影造型的审美性特征植根于四川浓郁的地域性文化氛围中,川剧是其模仿借鉴的最直接的范本。四川皮影吸纳川剧生、旦、净、末、丑的角色分类,在不同角色头茬造型方面大量吸收川剧脸谱以色彩、线条、图案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又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形成了独有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7.
图书是阅读信息的载体,封面设计体现了图书的“命运”价值。要使封面设计艺术形式真正地体现其艺术价值,可借鉴绘画、脸谱、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营养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单汝鹏 《金陵瞭望》2009,(26):86-86
青年女作家李伶伶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出版之后,最近又锲而不舍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尚小云全传》。这是又一部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京剧艺术大师流派创造、人生历程和性格情感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李凤荣出生在1963年.那一年是国家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等他能够被允许咀嚼、消化更丰富的食物的时候,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些。他的父亲是当时莆田县里有名的雕刻艺人,是彼时莆田工艺厂开脸谱活技的一把好手。家里五个兄弟姐妹中,李凤荣是长子。八、九岁的光景,淘气的他天天挨在爷爷近旁搞小动作,要么握刀,要么动锤子,跟着...  相似文献   

20.
《新少年》2014,(5):F0004-F0004,21
国粹京剧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