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艳丽  汪洋 《决策》2011,(7):I0017-I0017
2010年10月,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联合开展了“心系好儿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系列活动,并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近3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缓。  相似文献   

2.
如何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我校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农村学校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白岩小学为例,阐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面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一论断尽管我们难以接受,但绝非危言耸听。10年之内,1000万带着各种各样问题的留守儿童将逐步走向社会。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将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民工心头之痛,同时作为一个深刻、典型、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之痛、中国之痛。[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谈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极弱群体。他们不仅物质贫穷,更重要的是精神贫穷,表现为精神缺"爱"、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在精准扶贫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要解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问题必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解决,即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持续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9.
教育改革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该通过建档立卡,对他们采取多种方式的切实关怀,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纷纷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因父母不在身边,便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日前我们对江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在劳务输出作为重要经济模式的西部农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态度与成绩、性格特征、心理及情感需求四个方面的调查访谈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寻找他们成长过程中在心理情感上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为政府、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留守学生队伍不断壮大。这些留守学生在监管内容与监护责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盲区。笔者对泸州市江阳区留守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发现留守学生呈现出来的是另一番面貌——“学业有教、困难有帮、心灵有润、快乐成长、角色遗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心理问题,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学校社区环境,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和家长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QQ群,群的名字“我们的家”,建构“走近亲人”、“解疑答难”、“悄悄话”、“炫动的青春”四大板块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和家长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QQ群,群的名字“我们的家”,建构“走近亲人”、“解疑答难”、“悄悄话”、“炫动的青春”四大板块关注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吴理财 《决策》2004,(11):34-35
随着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日形凸现出来,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这些留守子女,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有效的引导、教育、管理。严重的则导致心理障碍,而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现象,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给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管理带来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做好留守儿童德育工作是共建和共享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要从树立生态德育理念、丰富“大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四个方面做好新时期留守儿童德育工作,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问题儿童,通常指品德上存在较严重缺点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家庭教育的不当是形成问题儿童的主要根源。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在成长期间,产生问题儿童的比例和几率要高于非留守儿童,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把留守儿童中品德和行为习惯已经异常发展并暴露出来的群体,定义为问题留守儿童。因很难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达到家校双方交互用力的目的,往往对这部分问题留守儿童的转化和教育面临单方面纠错和努力的情况,好似拳头打在棉花上不着力一样,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断增多,从而产生了新的群体“留守孩子”。“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成为当今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本人试从留守少年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