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广忠 《科学咨询》2007,(10):41-41
新课改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将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带入新的征程,其中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我很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小学一二年级时,整天会面对学生大量的计算,题做了不少,而大部分学生的正确率却不高,计算能力不高直接影响了我的教学成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兴趣,我常常为此而犯愁。如今,我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计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以及成功体验。“综合应用”的教学内容,把生活化问题数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既是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其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普遍反映对综合应用内容及特点把握不准。我所在的学校是县城的一所重点小学,一个年级10个班以上,每次单元集体备课时总会把“综合应用”列为重点讨论。下面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实践,对数学综合应用教学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我在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取得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尽管教材一再改革,但书中的例题和日新月异的生活仍然存在差距,导致学生一提到学习就以为是研究书本知识,做书本上的练习,感觉同自己的日常生活是两回事.这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相似文献   

6.
邓芳英 《科学咨询》2007,(20):47-47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由“奉送真理”变为“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学评价从单看分数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我在课堂教育中,采用主体教学法,注意创设学生读、讲、想、做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四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要建立“三角形”概念并把握其特征,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大量的物体形状提炼出“三角形”,并在认识大量的三角形的基础上认识本质属性的抽象过程。因此,根据空间与图形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对《三角形》的教学作整体构思和设想。(略)  相似文献   

8.
我校地处农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浅见,共同行商榷.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9.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社会生活实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长期以来,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严格执行"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三步曲,数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完全抑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指导:"数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学方法由"奉送真理"变为"教学生发现真理",教学评价从单看分数到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我在课堂教育中,采用主体教学法,注意创设学生读、讲、想、  相似文献   

11.
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数学史,并指出要通过数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那么数学史对中学数学的教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又应怎样加强数学史的教学呢?以下就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数学史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波利亚曾指出:"看到数学的产生,按照数学发展的历史顺序或亲自从事数学发现时,才能最好地理解数学。"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数学史首先被看作理解数学的一种途径。它对数学教…  相似文献   

12.
一、案例背景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  相似文献   

15.
数学与生活     
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正确处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关系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利用数学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数学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尝试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反映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取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了解新评价理念,明确评价的目的,掌握正确的评价方法,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关键。近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我对小学数学评价的方法不断进行探究尝试,有了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长期进行数学教学,发现培养学生的数感十分重要,还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而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比较肤浅且模糊的。那么,怎样有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一、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将数的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感受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体会数的作用,能将数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建立起联系;在生活经验中培养数感。例如,去年我在在一年级学生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自家的人口数、班级的学生数:自己的年龄、生日、身高、体重、鞋码等;自己家住宅的门牌号码、电话号码、汽车和摩托车牌的号码: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县区的区号、邮政编码,还有急救中心电话号码、火警电话号码等。这些数都来自于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的意义,体验数的运用价值,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数感。  相似文献   

20.
任丛均 《科学咨询》2009,(12):58-5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现代小学数学要走向生活,走向学生素质的发展,首先需要数学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出发点。为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