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斗性语言是毛泽东诗词中的重要特色之一,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特征一起,为毛泽东诗词增添了无穷的美学魅力。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削弱或歪曲毛泽东诗词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例,通过对不同英译本的比较,以此来探析毛泽东诗词中战斗性语言之英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雄主义精神美是贯穿于毛泽东诗词中的不朽雄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采取比较的方法,开掘了毛泽东诗词中对人民英雄的定位、英雄品格的揭示以及美学风范的展露等丰富内涵,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拓展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领域,并提出了英雄主义精神美在当代生活和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毛泽东诗词进行美学分析的工作还刚刚开始。本文试图从毛泽东诗词中时、空、人三者的关系入手,来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是怎样经过美学点染和艺术熔铸而化为这些瑰丽诗篇的血肉和灵魂的;并从而来探讨毛泽东同志审美感受的特色,他的美学理想和其诗词的美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镜与灯》作者艾布拉姆斯教授曾说过:“任何出色的美学理论都是从事实出发,并且以事实告终。”此语亦适宜考察毛泽东美学。观照毛泽东诗词、书法艺术实践,是析理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小处落墨,从毛泽东诗词的时空意象分析其含蕴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四位一体角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前三种角色与后一种角色有内在联系。毛诗的总体美学特征是崇高之中的和谐:力之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山、雪、梅成为其诗的中心意象,壮丽是其诗词意境的特征,在儒、道、屈、禅传统美学之后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我国现当代伟大的革命家诗人,他的诗词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瑰宝。本文为书稿《毛泽东诗词艺术论》的引论。文章首先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的写作发表情况,接着对其史诗特色、诗教艺术、诗词形式和美学特征作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就三十多年来毛泽东诗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并对本书的写作目的、要求和构想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评毛泽东诗词的色彩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是具有“永久的魁力”的艺术精品。她的美不仅美在丰厚的内容、磅畴的气势、雄浑的意境、豪壮的语言等方面,而且还美在瑰丽的色彩。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毛泽东诗词中色彩的把握和表现、色彩的强烈表情性以及色彩的配置技巧等方面的审美特色,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和开掘,为毛泽东诗词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  相似文献   

8.
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然而对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还极少。要将毛泽东诗词研究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可以从撰写《毛泽东诗词研究史》、建立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库、采用新方法、加强对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研究和艺术性研究等十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主要缘于毛泽东诗词独具个性的语言美学特征。表现之一是豪爽与婉约兼容。那么,在其英译的过程当中,如何尽量如实地转存毛泽东诗词本来的风格特征,就应该成为译者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天才诗人,瑰丽多姿的毛泽东诗词,正是他审美实践的结晶。同时,毛泽东同志还是一位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作出很大贡献的重要理论家,他的《矛盾论》、《实践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上的讲话》等论著,都是永久地闪耀着美学思想光辉的宝贵文献。为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系统地研究,深入地阐发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新文艺的一份宝贵遗产。过去,不少人曾对它作过分析、评注,但多囿于一般的思想艺术方面的评说,甚至有人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把它当作图解政治运动的工具,其荒谬性自不待言。而认真地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它的文章,尚不多见。我觉得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创作出来的独具光采的作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研究毛泽东诗词的美学特征,不仅对正确认识其思想美和艺术美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诗歌创作乃至整个文学创作,都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描述了毛泽东诗词境界的高远、宏大 ,以及其中充满动态感的时间之流。从其诗词中的矛盾设置方面 ,揭示了其中因较少抒发紧张矛盾冲突后而产生归于崇高范畴那样复杂的体验与间接快感。因此 ,毛泽东诗词境界的整体应归属于壮美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叶剑英、陈毅、陶铸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驾驭传统诗词艺术的行家里手。他们在极其繁忙紧张的政治、军事活动的间隙,浩歌以骋怀,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诗词艺术杰作。这些诗词,是作者们在战争年代里风云变幻、戎马住您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堪称史诗和诗史。其中的若干名篇、名句,概括凝炼而又气壮山河,抵得上洋洋洒洒的万字宣言。在我们阅读和欣赏这些诗词的时候,会从中获得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如果从诗词美学的角度考察这些诗词,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14.
在广阔的意义上,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浪漫主义”和雷纳·韦勒克的浪漫主义概念在反叛新古典主义普遍性的基点上建立了统一性。在专门的文学内部研究意义上,韦勒克为浪漫主义概念设立了“想象力”“自然观”“象征和神话”三个主导性规范。毛泽东诗词也在这些规范上实践着一种辩证的和象征的诗歌观。在考察术语含义普适性和流变性的过程中,对于直观相似上的推理,必须附加保留条件非常谨慎地予以估价。不能过于强调毛泽东诗词与传统中国的联系,也不能一味强调毛泽东诗词的西学背景。作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的个人性典范,毛泽东诗词是中西文化因素的复杂交融。  相似文献   

15.
孤独意识在毛泽东诗词中早已有之,到了晚年,大跃进失败,三面红旗受挫,诗思更加沉郁,一些咏史诗词描述的大都是志大才高、命运多舛的孤独寂寞的人物。从诗之角度看,晚年的毛泽东,犹如一位孤独的拾穗者,为我们拾取人生最后的辉煌,作为一名不倦的探索者,其脚步敲击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大路上,苍凉的诗行是永恒的印记。诗人又像鲁迅在《野草》中描述的不倦跋涉的“过客”。捧读毛泽东诗词,面对毛泽东遗体,令人生出无限的感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一位驾驭语言的大师,他以精当传神、生动形象、通俗质朴、幽默风趣的语言创作了五十余首颇具美学价值的诗词,为我国新诗词的创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臧克家热爱与崇敬毛泽东,也热爱与崇敬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四十年中,他为宣传、研究毛泽东诗词做了影响广泛的三件大事:1957年1月他在主编的《诗刊》上首发毛泽东诗词18首;1957年10月他发表了意义深远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1989年他又主编由众多文坛名家撰写的《毛主席诗词鉴赏》;由于臧老与毛泽东既是作家与领袖的关系,又是切磋技艺的诗友,故臧老对毛诗讲解、评论具有充满感情、理解透彻准确、善于艺术分析和传达诗外之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研究尤其是毛泽东诗词研究关涉的基础概念。然而,关于“毛泽东诗词”概念的外延至今仍存争论,未有定论。是否为“毛泽东本人”所作、是否为毛泽东“原创”、能否算作“诗词”、初稿和过程稿是否纳入、未经毛泽东定稿或同意发表的作品如何看待,是评判特定作品是否属于“毛泽东诗词”所要考虑的五个主要问题。对“毛泽东诗词”概念外延的理解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否基于毛泽东诗词开展客观严谨的学理研究,能否在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毛泽东诗词的正面传播、阐释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他的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其中尤其突出地体现了他从青少年时代所处的湖湘文化环境接受的楚文化的影响,并在气质、禀赋、才情上表现出来。他在诗词中表现出对《庄子》的特殊的兴趣,生动地记述了湖南的地望和人望,弘扬了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关注国家命运、关心人民疾苦的爱国爱民精神,在艺术表现上也带有显著的以庄骚为代表的先秦南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美学品格,从运用比兴、夸饰、神话意象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楚文化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