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纷纷把目光转向农村,促使2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不断走向高涨,受此影响,农村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派学人,基于对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道路的探讨,对当时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农村教育思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教育思想。以《独立评论》为切入点,探讨自由知识分子有关农村教育的思想和主张,不仅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照30年代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也可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里出现一股倡导"以农立国"的思想,它不同于传统的农本思想,而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种探索.作为近代中国的一种现代化思潮,它与乡建运动紧密相连,把农村、农业、农民看成一个整体并做系统思考以谋求推动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虽然这一思想仍带有文化之上主义色彩,但它促进了人们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措施,因而是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对当时和现在来说都有相当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兆刚 《东方论坛》2007,(5):107-112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以地方自治为名,力图通过国家权力对农村进行大规模改造,在农村建立严密的权力网络,稳固统治秩序.在此过程中国家对农村的干预能力大为增强,国家与农村关系空前密切.南京政府的乡村治理以失败告终,从中可以看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乡村关系重组的问题上,国家在农村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时必须伴之以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加强对乡村权力运行的监控,培育农村的自治能力,如此方能实现国家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濒临破产之境,立身于文化教育界的独立评论派,基于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复兴农村的建言和主张。其主要观点包括:复兴农村要以知识分子回归乡村为前提,要有整体思维,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要以爱国为宗旨,要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独立评论派的农村复兴思想具有启蒙性、现代性和民族性特征,体现了知识阶层对中国乡村命运的关注。虽然该思想未能付诸实施,但其历史价值不可否认,可以为化解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难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先驱者的现代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教育”实验运动 ,具有丰富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和主张。“乡村教育”运动的先驱者们进行长期的探索、积极实践 ,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实质上这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先驱者的探索和实践 ,为当前农村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在农村破产的历史背景下,滥觞于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迅速走向高涨,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对风行全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考察和评议。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乡建运动,但自由知识分子学术报国的传统,促使他们在详细考察中国农村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村破产的原因进行了学理分析,并进而提出了中国乡村建设的措施和建议。以《独立评论》周刊为平台,探讨自由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观,对于把握其政治主张和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独立评论》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影响的政论性刊物,曾积极参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方案的讨论和设计,它提出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带动农业、以都市救济乡村、发展工商业、节制农村人口等独到见解,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乡村命运的关注,丰富和深化了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理论,也为当代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博士下乡",是民国时期知识界颇具影响的运动,对旧中国的乡村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当时,很多博士由于受到爱民报国之心的驱使、乡村衰败现状的刺激和晏阳初人格魅力的感召,纷纷来到河北定县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把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行"四教三式",密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设立县政研究院,将学术研究与县政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当然,由于战争的影响,"博士下乡"无奈地终止,但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20世纪上半叶"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活跃一时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改革运动。尽管这一思潮和运动已经过去六七十年了,但"乡村教育"各流派创始人所具有的深固的忧患意识,忠贞的爱国热忱,崇高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执著的探索精神却是显而易见的。"乡村教育"先驱们呕心沥血地用教育手段和方式所塑造的中华民族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和谱写的乡村教育发展史,至今仍在历史的文库中熠熠生辉,启人睿智,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乡村建设理论不仅对当时的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会的改造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以后的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启示。曹州办学是梁漱溟经历的一次早期教育实践活动,对他的乡村教育理论的形成以及他最后走上乡村教育的实践道路都有重要影响。文章主要通过梳理、分析梁漱溟曹州办学的起因、宗旨和失败的原因,揭示梁漱溟从事乡村教育的思想动因及其转变过程,从中也可以反映出梁漱溟独特的教育追求和价值情怀。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现实使命。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与市场化下的功利主义取向是制约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精神障碍。借鉴韩国新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审思中国乡村改造的历史业绩,当代新农村建设应该定位在精神重建上。为此,农村教育的使命是协作精神的重建、产业领袖的培植和新型农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新型农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村新经济发展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对科技发展和农村产业、现代化、市场化以及农村人口素质提出了新挑战。所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体系;根据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来确定职业教育结构;教育要面向“三农”;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塾改良是中国初等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特点.近代私塾的改良主要从管理体制、课程、教学内容、塾师、教学方法几个方面展开,体现出传统私塾与近代小学并存及两者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的特点.这种改良先是自下而上进行,但最终还是通过自上而下实现的.近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是促进私塾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在迈入现代化进程以来,众多革命者与知识分子基于对乡土中国的认识和判断,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并付诸实践。乡村建设派试图通过乡村教育、卫生、文化与组织改造等重建社会;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并动员农民进行社会革命。尽管两者在路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都尝试通过一村一地的实验和典型示范扩展开去,强调农村社会动员和农民组织化的作用,实际上都服膺于20世纪以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目标。这对于1949年后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当下的乡村在未完结的现代国家建设目标之下,正在政府与社会诸多力量的裹挟中寻求转型。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 ,2 0世纪初确立了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经过战后改革及高速成长期的迅速发展 ,到 2 0世纪末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大国。分析 2 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认识 ,而且可以为我国 2 1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立体视阈中,通过统筹改革试验的本体之思科学厘定新一轮统筹改革试验的总体特征、发展内涵、预期走向、改革目标,将有助于有效指导综合试验下的诸要素统筹改革.文章立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微观视野,从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教育链、构建区域教育均衡配套发展格局、构建教育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三大角度,提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若干建议,以期实现二元教育治理,推进教育统筹试验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徐州农村教育目前的现状,找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制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有效对策,是新农村与新徐州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通过一系列对策,让农村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让每个农民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真正把建设和谐教育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8.
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政府提供农村教育的经费支持;农村基础教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农村非正规教育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等.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 2 0世纪末植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的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首要内容。本文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 ,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立体视域中,通过统筹改革试验的本体之思科学厘定新一轮统筹改革试验的总体特征、发展内涵、预期走向、改革目标,从而有效指导综合试验下的诸要素统筹改革,立足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微观视野,从构建城乡良性互动的教育链、构建区域教育均衡配套发展格局、构建教育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三大角度,提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若干建议,以期实现二元教育治理,推进教育统筹试验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