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塘沽协定》是国民党政府(名义上是华北军事当局)在热河失陷、长城抗战失败、日军威逼平津的情况下,在1933年5月31日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一项丧权辱国协定。《塘沽协定》签订后,举国震动。中国共产党及爱国人士谴责国民党的这一行动是投降卖国,国民党政府则强调这是“军事停战协定”,是“为久劳之军队,穷困之人民得以苏息”。那么,《塘沽协定》的签订究竟起于何因?是何性质?当时及现在均无人作过探讨,本文拟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 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塘沽协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抗战失败主义是军事方面的原因。“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过: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1933年长城抗战期间,蒋介石在南昌“剿共”总部对部队训话时说:“如果我们以现在所有的部队,统统加到长城一带阵线上去求决战,这一决战下来,当然是我们  相似文献   

2.
龚娜 《理论界》2014,(6):93-95
日本关东军强占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之后,又加紧谋划侵吞热河,以武力胁迫中国政府签订《塘沽协定》,并积极向华北进行武力扩张,推进"华北分离政策"。在这一过程中,昭和天皇不仅清楚地了解整个战局,而且通过增兵支援、颁布敕语等方式认可并嘉奖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助长了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1933年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塘沽协定》,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继续以武力征服中国的重要步骤,也是国民党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的产物。此协定不仅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再次遭到侵夺,而且使华北乃至中华民族益加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当时慑于舆论谴责,不敢将事情的全部真相公诸于世,致使过去一些著作对这一问题说得不够清楚和准确。本文拟根据近年来陆续披露的新资料,特别是蒋介石、汪精卫与签定协定的当事人黄郛、何应钦等人的来往电报,以及日本方面的资料,就此作一较为全面的述评。一、对待民族危机的两种态度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三省之后,又于1933年春侵占了山海关、热河,随即进攻长城,企图把战火引向关内,直接威胁平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新的侵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于1月17日发表宣言,严厉谴责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李凤琴 《阴山学刊》2005,18(4):18-23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日益尖锐,对日和战问题成为时论争议的热点,至山海关事变爆发,长城抗战失利,平津危急,和战问题,面临抉择。此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保全平津,赢得应付全面战争的时间,决定对日采取有限度的妥协,《塘沽协定》就是这一绥靖政策的产物,黄郛则是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苏领土问题的形成,与美国"冷战"政策有密切关系。美国因"冷战"政策而转变对《雅尔塔协定》的态度,使苏联获得有关领土的法律依据缺少说服力,同时也给日本收回领土提供了口实;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要求日本放弃有关领土,但又不规定其最终归属对象;美国对日苏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谈判的干涉,表面上支持日本方面主张,实质上阻止日本方面妥协而使领土问题成为遗留问题。美国国际"冷战"政策是造成战后日苏及日俄领土问题形成最重要的外来因素。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冷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头.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上海事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外交调停,最终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并在5月初与中国达成了<淞沪停战协定>,维持了上海的和平.该协定的达成,与英美两个大国的调处是分不开的.不过,英美两国调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绥靖日本倾向,也对本次调解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确立了国联外交解决中日问题的决策,并对其保持相当程度的信任。但国民政府并未单纯依靠国联,而是根据事态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即在不失国联同情的前提下,同时展开直接交涉与武力抵抗;塘沽协定后,又将国联外交转换为大国外交和推进国联的对华经济技术援助。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注重相对收益是日本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贯思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日本称其是对冲垮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经济手段,对其持抵触态度,推动后者升级为"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试图主导亚太区域合作进程。但由于CPTPP存在谈判目标预期过高等现实问题,安倍政府改变对"一带一路"的抵触态度,转向有限合作政策。日本通过对"一带一路"和CPTTP的双边下注,试图在动态博弈中获得相对收益。  相似文献   

9.
1907至1916年日本与俄国为了维护日俄战争后各自在中国东北和东部内蒙古攫取的权益,共同对付美国在该地区咄咄逼人的攻势,双方很快改变敌对状态,通过四次日俄协定划分了在中国东北及内蒙古的势力范围,开始共同瓜分"满蒙".日本利用这一系列协定,疯狂推行"满蒙政策",不断扩大其在"满蒙"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抗战初期汪精卫的“战”、“和”观述论……张殿兴(4,5)傅作义与内蒙古地区的抗战………………马寒梅(4,11)和战之争与《塘沽协定》……………………李凤琴(4,18)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华侨的经济支援………李砂砂(4,24)从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演变过程看日本的大国战略………………………………………………许刚雁(4,28)改革陈腐的政治文化,日本方可柳暗花明……金嬴(4,32)·第二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小辑·政治文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