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是以繁荣地方经济为首要目标,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教学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是独立学院探索的主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进行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人才在整个社会推动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方面也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性特别强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推广.笔者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阐述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高等院校同样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向大众化应用型转型,根本目的是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精准办学定位以此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应用"这一核心.为了正确认识应用的内涵,避免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出现严重的跑偏现象,要熟知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准确定位,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刘微微 《人才瞭望》2016,(10):25-26
国际应用型人才是顺应当前我国旅游国际化发展的社会形势所提出的.当前,很多高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也针对市场需求构建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对国际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内涵和特征没有明确把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出趋同培养的问题.基于此,从国际应用型旅游人才概念入手,综合现有研究整合国际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内涵,进一步分析其特征,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突出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能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刘建军 《人才瞭望》2017,(8):210-211
技工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处于企业和公司生产第一线的,具有较强的应用型和操作性,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当重视起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及效果.笔者基于技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探索了技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企业的涉外业务也不断加强和增多,过去单一的英语人才无法满足当前各企业时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就是高职院校,因此,企业就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敏 《人才瞭望》2017,(6):106-107
应用型本科院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人才培养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提出了外国语言文学类创新人才的理念,并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模式,以期为我国“一带一路”的新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娟玲 《人才瞭望》2017,(8):158-159
当前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变化,不是一味的注重学历,而是更多的倾向于会计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顺应市场需求,倾听企业需求人才的心声,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个新型教育理念正在逐步运用各类人才培养中.针对会计类专业而言,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会计专业教育首先需要确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笔者提出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综合能力高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周颖 《人才瞭望》2017,(14):131-132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广州商学院是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探路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关于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将在同类院校中起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薛祥海 《人才瞭望》2016,(22):239-240
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更加重视经济人才的培养.工商管理作为经济学科的其中之一,虽然在以前的教学改革中颇有成效,但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的.现阶段,应该抓住经济改革的有效时期,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重点,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应用能力广,创造性能力强的真正满足工商管理企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本科应用型人才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来设计专业,而是以学科来设计专业。但它并不是学科本位的,相反必须是对接现实、以需求为导向的。这就要求我们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才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念,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相对独立、内在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能敏锐地反映社会需求,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河北美术学院积极探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做法,具有鲜明的特色,引起教育部门、同行专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在分析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培养理念顶层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现代社会发展急需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应用人才输出的重点单位,肩负着我国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人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最佳形式就是在校内设置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创设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已获得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依托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收银技能培训,有利于学生收银实践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世纪的到来,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型、技能型转向应用型、适应型。这要求高校人才的培养应重视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思考,除了仍重视知识和能力外,更应突出对素质的广泛关注。即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培养,他所具备的能力应该不受所学知识的限制,而能尽快适应所处环境、位置对知识的需求,成为集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转为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以黄河科技学院汽车类专科专业为例,阐述了民办高校汽车类专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论述了黄河科技学院汽车类专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为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人才培养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产学合作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有效手段。论文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学合作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地方高校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钟自锋  聂鹏 《人才瞭望》2016,(23):61-62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工程教育理念正是以此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教学大纲,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近年来,我国铁路和地铁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而铁路和地铁建设后期运营阶段必然需要大量从事相关生产与经营管理的5A2型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立足于铁路和地铁交通,所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CDIO理念来探索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时代背景,从教学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推动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全方位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加强,我国的人才培养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和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情况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变为较为热门的专业,可以为建筑行业培养工程施工和管理的一线人才,使学生能够毕业即上岗就业,因而需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上岗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还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输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学生培养的关键所在,而学风建设又是决定培养质量的关键。学风建设是高校基本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学风才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宿舍-班级-学院”四维学风建设,以期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20.
黄瑞 《人才瞭望》2014,(10):77-7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由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因而引起各方重视。本文尝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原则、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