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一种常见的长期工作疲劳状况,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职业倦怠的产生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针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入手,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解决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公务员是我国目前职业倦怠指数最高的职业,而职业倦怠就如病毒一样富有传染性,如果长期将这种情绪放任不管,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其职责的履行及政府的效能,因此,对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职业倦怠相关理论,阐述了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1.什么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Job Burnout),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就是个体感到心理资源消耗过度,身心俱疲,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丧失、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工作耗尽、对他人无动于衷的状况。按照国际公认定义,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emotionalexhaustjon)、  相似文献   

5.
刘欢 《人才瞭望》2017,(10):144-145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笔者总结近年来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并且个体的人格特质、心理资本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网络水平也对其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而在组织层面,工作压力、职业认同、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也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这提示人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思考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情绪受损,并成为教师厌教、流失及教育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职业倦怠还影响到教师工作绩效、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教师自身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成因,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和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工作倦怠是美国心理学家H.J.Freudenberger提出的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用于描述消极压力的一种极端现象,也称为"职业倦怠"、"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是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按照国际公认定义,衡量工作倦怠的三项指标分别为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其高发人群主要包括高  相似文献   

8.
吕良政 《人才瞭望》2017,(14):122-123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其自身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学生的成长进步.笔者关注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减缓进行探究,时辅导员增强工作动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是个体受到恩惠时产生的感激情绪和心境,是体验感恩情绪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心理学思潮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本研究选取某高校一、二年级学生114人,围绕感恩素质开展团体心理沙盘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感恩素质培养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及症状 (一)高校教师人力资本情绪衰竭和强烈的身体不适感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受到“职业倦怠”侵袭后,第一个主要表现是个人情绪上的衰竭以及强烈的身体不适感。目前一项针对西安交通大学286名教师的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经常感到疲劳。许多高校教师经常会感到身体不适.如疲劳、虚弱、耗竭感、失眠、颈背痛、咽喉痛、头痛、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各种小毛病,尤其是工作紧张时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教育理念逐渐发生变化,许多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未来专业发展,还会不同程度地阻碍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笔者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办学环境、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学生、教师个人以及教师家庭等各个角度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高职院校教师未来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速度是惊人的,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仍旧存在着可观的差距,在这样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各企业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运作,争取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企业的高速运转,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的工作人员产生了庞大的工作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日复一日从事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抵触的情绪,其中,职业倦怠感就是随之产生的情绪之一。本文主要对企业员工产生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原因展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日常管理者,高校辅导员肩负的责任重,工作超负荷,压力大,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影响到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个人身心健康.本文着重分析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艳 《人才瞭望》2023,(18):53-55
<正>高职院校不仅是学生成长为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职工人员逐步实现职业理想的主阵地。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要为学生、教职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条件,助力教职工队伍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高水平开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在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的行政教辅人员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情绪。教辅人员进入职业发展倦怠期,若学校无法给予有效引导,助其从倦怠期走出来,不仅会影响教辅人员的未来职业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意志品质和情绪稳定性对军事飞行至关重要。意志和情绪对飞行成才率有重要影响。应从招飞心理选拔的主要环节入手,加强对意志和情绪的考查。  相似文献   

16.
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通过对浙江省10余所300多名高校教师调查,发现其职业倦怠接近中等程度,身体倦怠的平均得分最高,若得不到有效缓解,将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经济生活条件下,随着服务性行业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成分中的比例不断扩大,情绪型员工的数量越来越多,情绪型员工的行为特征已经成为制约工作绩效高低和组织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王雪 《人才瞭望》2016,(16):69-70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行为倾向以及想咨询的心理问题等内容,从而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心理咨询效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是客观和理性的,但对心理咨询的求助倾向比较消极;多数大学生对学校心理中心的了解不够深入;学生最想咨询的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问题、情感问题、生涯规划等.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心理中心和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并不断加强心理咨询的师资水平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李艳涛 《人才瞭望》2017,(10):220-221
职业倦怠在当下的高速公路企业中非常的普遍,会对其生活质量以及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组织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此笔者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提出了高速公路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相关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调查以正确理解和处理尴尬情绪为目的,通过实验分析了尴尬情绪的启动方式和尴尬情绪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首先对被试的自尊水平进行测试,区分出被试的高低自尊水平,将被试分为四组;再通过心理团体活动模拟真实情景,启动尴尬情绪;最后模拟志愿行为、友好行为、捐赠行为、合作行为等情景,测试被试的亲社会意愿.结果表明,真实社会情景方式对尴尬情绪启动效果明显,同时不同自尊水平的被试尴尬情绪启动差异显著;尴尬情绪启动组较控制组更愿意做出亲社会行为,验证了道德净化效应;同时自尊水平在尴尬情绪体验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