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周恩来的管理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同福同难,强调顾全大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就指出:"每个单位必须有整体观念,要在总的财经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自己的方向,有重点有计划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生产.这样才能不犯本位主义,不单纯依赖国家,并在各自的范围内做出最大的成绩."他有关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工商关系、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上下关系的论述,处处体现着顾全大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总理作为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他一生所遵循、实践的奉献精神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在教育制度改革逐渐深化的今天,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到教师素质建设中,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周恩来精神的实质出发,结合教师素质提升中的实际,对以周恩来精神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画册中有一幅总理与艺术家的合影照。坐在前排正中的是老导演、老演员,周总理却和普通演员肩并肩站在边角上。总理和蔼可亲地置身于群众之中,其伟大人格从这一“细微处”闪映出来。 作为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总理,不要说在文艺界,就是在中央领导集体之中,也应居中而立。可周总理却谦逊、和蔼地立根于群众  相似文献   

4.
杰勒·阿纳灵大使将周恩来总理的照片放在会客厅一个十分显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大约全世界都会晓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是患膀胱癌不幸辞世的。而解放军总医院泌尿科的副主任王晓雄教授,也恰恰是在1974年周恩来总理病重期间,开始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治疗膀胱癌的研究。就在那一年,解放军总医院成立了的“膀肤癌治疗研究小组”,上级指定刚过而立之年的王晓雄担任组长。治疗研究小组的许多工作由德高望重的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抓,这既使王晓雄感到十分荣耀,更使他感到万分沉重。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一进医院就把办公室也搬到病房。他最初不同意给自己动手术,于是研究小组便试验各种中医疗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协助周恩来总理负责领导外国专家工作十年,为外国专家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周恩来授命他协助领导外专工作1952年9月,习仲勋从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任上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并兼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后来,周恩来又  相似文献   

7.
秘鲁两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乐在相知心."中秘两国人民历来感情相连、心灵相通.这里,我想提及两位秘鲁朋友.一位是已故秘鲁作家、记者安东尼奥·阿尔塞,上世纪60年代起,为了向拉美民众展示真实的中国,他多次远赴中国采访报道.1970年,他的女儿梅梅在北京出生,但不幸罹患败血症.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医学专家对她进行救治,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组织战士赶往医院献血,梅梅最终转危为安.长大后,同父亲一样,梅梅长期为中秘友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李成 《人才瞭望》2017,(5):73-74
评估奥巴马时代的美中关系,我会想到在西方政界流传的一个著名小故事:有人问周恩来总理,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他回答说,“现在说为时尚早”.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任期将尽之际,我们都站在历史进程的一个节点上,所以要给一个最为中肯的评价和定位,恐怕还有些早.  相似文献   

9.
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说法,一直以来广为流传.周恩来总理、许世友将军甚至把茅台酒当做感冒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在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台酒是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后来周总理对来访的新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先生再次介绍茅台酒.邓小平同志也以茅台酒健身.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至今,体育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们的体育队伍是民间外交队,是中国的第二外交部.20世纪70年代初,"乒乓外交"改善了阻隔多年的中美关系;70年代末,中国奥委会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使阻断我国体育与国际体育联系的闸门得以打开,坚冰得以融化.  相似文献   

11.
“八月里的喜事儿说不完,周总理来到了清华园。天上的太阳格外暖,地上的花儿格外鲜。总理参观咱展览,满面春风笑开颜。总理拉住咱的手,千言万语说不完……”这是40年前流行在清华园中的一首歌,它生动地表达了清华人对周恩来总理的尊敬、爱戴之情。周恩来生前曾多次亲临清华大学,与清华的很多师生、校友有过交往。他自己并没有读过大学,可是对大学师生、对知识分子却爱护倍至。因此,虽然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已逝去二十多年,但他关心清华大学、关怀清华师生的许多佳话,在清华园中传颂至今。“我向你们订货”1958年8月,清华大学19…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秉公用人二三事文/李新之周恩来同志,虽然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上50年,担任政府总理26年,但始终不谋私利,廉洁奉公。这种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胞兄弟,公私分明周思来的三弟周同宇(周思寿),在20年代曾投入大革命的洪流...  相似文献   

13.
“如果奈拉当我的老师,我就准备学!”有人问周恩来总理想不想学习俄语时,他幽默地回答。
  奈拉是大家对我的称呼。我是毛岸英、毛岸青在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的同学,我的专业是中文。新中国成立前后,我曾多次陪同苏联相关领导人访问北京,承担翻译工作。在一次宴会上,毛泽东主席专门与我进行交谈,询问他两个儿子岸英、岸青的有关情况。我还陪同领导与周恩来总理会晤交流了多次,在周六晚上的舞会上,周总理也经常邀请我一起跳舞。  相似文献   

14.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中华民族的一位杰出英才。他学识渊博,才智超群,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功盖中华,誉满天下。他那卓绝而又丰富的革命实践,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其中就包含有他对人才问题所作的许多精辟论述。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周恩来人才思想,对于我们的人才研究和现实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周恩来     
新声 《人才开发》2006,(9):53-53
最近读到一份有关周总理的材料,题目叫做《廉洁楷模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的是周恩来和邓颖超一生奉行“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的“八互”原则,堪称恩爱的模范夫妻。可尽管这样,周恩来对邓颖超不但没有丝毫关照,反而要求格外严格。邓颖超是早期中共党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凭她的能力、贡献、资历、经验和声望,完全可以胜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是,周恩来始终不予考虑。他说:“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见《创建  相似文献   

16.
他,中等身材,双眼皮,大眼睛,长脸形,宽眉头,两眼炯炯有神,若再穿上当年国民党军官官服,人们会呼之欲出:张治中!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他和先父酷然相似的长相及其言谈举止,简直令人确信,张治中仍活在人间,仍在为国共合作而奔走。 张一纯,1932年12月14日生,现为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与张一纯交谈,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转到他的父亲张冶中、重庆谈判和他与周恩来总理的私交。张一纯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谈了他和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邓颖超之间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周恩来、邓颖超喜结伉俪,张治中慷慨解囊办喜宴 张治中1924年与周恩来接触,他先在黄埔军校工作后任教育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张、周两人相处坦率真诚,对军校工  相似文献   

17.
薛小波 《人才开发》2008,(12):47-49
高山仰止,风范长存。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伟大光荣的一生.他是全党的楷模.是全国人民的榜样。特别是他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极其丰富的人才思想和实践.是我们党的人才思想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理论和干部路线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我们党和人民受用不尽的一笔精神遗产和巨大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的英国著名政治家狄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 1804—1881,于1868及1874—1880任英国首相)曾说过一句话:“衡量一个伟大政治家的标准是:一是你的敌人对你的评价,二是在你死后一段时间后人们对你的评价。”如果拿这两条标准来衡量周恩来总理的话,他当之无愧地堪称世纪伟人。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歇尔将军为了“调停”国共争端,曾九上庐山,与当时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接触颇多,后来国共和谈破裂,周恩来返回延安,马歇尔在返美向杜鲁门总统述职时,曾谈到“周恩来是一位卓越的有远见和政治头脑的政治家,国民党的那一批庸庸碌碌的政客无法与他相比”。  相似文献   

19.
大凡受人们尊崇和爱戴的伟人,似乎都有这么个特点。这就是他们自己从不视自己为伟人,而时刻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最近读《周恩来传》,笔者就深为周恩来同志的那种时刻把自己摆在普通人的位置的若干小事所感染。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当工人们欢呼“首长,我们热烈欢迎您”时,他马上制止道:“这里没有首长,谁是‘首长’?!这里没有总理,也不存在首长,我们都是普通工作人员。”在工地上,他像大家一样推车挖土,绝不让工人给他照  相似文献   

20.
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