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相宜原则,是人事管理活动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本文通过对人事相宜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事相宜应包括企业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宜、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宜、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宜、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宜四个内容,并对坚持这一原则提出了几点要求。希望能对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事相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选拔的标准和原则,现在已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事情。但这一用人思想,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从先秦开始,古人在论述人才的素质条件时,就已注意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了,并相继提出了“既知(智)且仁”、“才行俱兼”、“才行兼备”、“才德兼优”等概念。不仅如此,古人还非常明确,并相当科学地论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先后提出了“德”为“才之帅”,用人以“德行为先”、“德行为首”、“以德为本”等概念。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社会上提出了所谓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的用人原则,有的学者还特把它写进了其专著之中。用人究竟是应该坚持“任人唯贤”、“唯贤是举”,还是应该“唯才是用”、“唯才是举”呢?世俗莫能辨,不少人模模糊糊地以为二者意同,也有人明确认为唯才是用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用人原  相似文献   

4.
人事相宜原则,是人事管理活动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一、把好“用人关”人才,是兴邦之本。当今世界竞争最激烈的是人才竞争。古人云:得人才者得天下。振兴国有企业,实现“两大目标”,缺乏人才将一事无成。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是个重大原则问题。以往,一些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教训正是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6.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1):57-58
国家的盛衰在于人才,企业经营之道与治国之道相同,都在于人事相宜,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步,事业发展体现人才价值。人事相宜,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环节和永恒主题,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解决人才不适用、不够用、不能充分使用的问题,企业人才将各得其所、用当其时、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人事干部,时下被不少人视为“管官的官”,既然是官,而且不是一般的官,这就了不得,干部的进退去留,荣厚兴衰自然大权在握,操于一身。群众这样认为是一种戏称,是一种批评,原因是少数组织人事干部骄气十足,“官老爷作风十分严重,他们不是实事求是地说话办事,而是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然而,我们一些组织人事干部如此认同,这就距党的要求有了很大差距。有了这种认同,一些组织人事干部就孤芳自赏,自我陶醉有余,冷静思考、摆正位置不足,在其他干部面前,  相似文献   

8.
知人善任,就是在领导活动中对干部的正确考察和选拔使用,是领导的一个基本职能。知人就是要了解人,善任就是要用好人,知人和善任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 古人说:“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现在,领导者在用人问题上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做到知人善任,领导者就应该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魄、用才之量、护才之胆。必须掌握和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德才兼备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二…  相似文献   

9.
郑凌 《人才开发》2006,(9):33-34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江苏中大建设集团是在昆山成长起来的“新昆山民企”,在用人方面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就是惟才是举,量才录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决不因“疑”而将人才拒之门外;“用人要疑”,就是在放手用人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及时提醒,严格纠偏,决不因“不疑”而放任人才自我膨胀导致失误。  相似文献   

10.
焦延福 《人才瞭望》2007,(10):102-102
用人的艺术是企业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和学问。企业是人创造的,财富也是人创造的,人是一切职业的成功前提和根本,而人才资源更是企业的财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用人是当今管理者成败之关键,也是企业发展兴衰的关键。对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是“全才”,但他之前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懂得适时“识才”和“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用人新理念     
B级人做A级事这种做法的意思是让低职者高就,目的是压担子促成长。传统做法是量才使用、人事相宜,什么等级的人就安排什么等级的事。让B级人做A级事这种做法既不同于人才高消费,又有别于人才超负荷,比较科学,恰到好处,即使员工感到有轻微的压力,但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工作职位富有挑战性,有助于激  相似文献   

12.
说到用人,自古及今,一般都会联想到官职。多少年来“学而优则仕”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在用人上走入“人才就要当官,当官才算人才是,官越大才越高”的官本位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进入干部系列,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解决房子、票子、位子、车子、儿子等各种待遇问题。 有没有办法使人们不挤官道这座“独木桥”呢?辽宁省东宇集团实施“两条人才并行线”的办法,作了有益的尝试。报载“东宇”在企业内部相应组建了“企业家团队”、“专家团队”、“技师团队”三大团队级别,受相同级别的待  相似文献   

13.
时下,除“跑官要官”之风侵袭了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外,悄然滋生且呈蔓延趋势的“挑官”现象也正干忧着干部任用制度。所谓“挑官”,就是被调整的干部,尤其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在单位、职务、岗位等方面向组织讨价还价,挑肥拣瘦。比如有的干部总是乐于到组织、人事、财税、公安、城建、土地等被社会认为“有油水”的部门,而不愿到群团、信访等“清水衙门”工作;有的干部总是声称自己如何适应城里机关工作环境,而不愿到企业、  相似文献   

14.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都离不开一个“怕”字。当官的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官有所畏”。“官有所畏”,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越是仕途顺利,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节;越是位高权重,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  相似文献   

15.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3,(9):52-53
这是开发人才的一种成功做法,意思是让低职者高就,目的是压担子促成长。我们的传统做法是量才使用,人事相宜,什么等级的人就安排什么等级的事,让b级人做a级事这种做法既不同于人才高消费,又有别于人才超负荷,比较科学,恰到好处,既使员工感到有轻微的压力,但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工作职位稍有挑战性,有助于激励员工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一词的希腊语语源包括着“技术”与“技巧”两种含义,而且最早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只是科学与生产之间的中介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对“技术”一词的理解逐步宽泛起来。要而言之,有“广义技术”与“狭义技术”之分。狭义的技术专指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劳动手段,广义的技术开始指向与改造自然有关的各种协调、控制、改善社会的手段、乃至人类最神秘的领域的运作———思维技术。人事技术介于广义与狭义的中间阶段。人事技术就是依据人事科学诸多原理,为达到知人用人、人尽其才,提高组织整体效能之目的而研制的一整套…  相似文献   

18.
“人事为万事之根本”这句话诠释了人事安排的重要性及困难性。茶山丁若镛先生在其著作《牧民新书》中强调了用人之道,他认为“为邦在于用人”。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东台围绕项目优化人事人才服务环境 江苏省东台市人事局在实践“三个代表”活动中,围绕项目自我加压,主动把今年作为“优化人事人才服务环境年”,着力从引才、用才、育才和伺才四个方面营造更优惠的政策、更规范的服  相似文献   

20.
刘峰 《人才开发》2002,(12):34-34
在选人用人方面,各级领导应出于公心,这是我们一直提倡和要求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几种“效应”的原因,有时领导者在选人用人方面自觉不自觉地就受到了心理倾向的干扰,选了不该选的人、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