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核心,“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引出新思路和新方法。针对时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几个方面进行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促使当代大学生自觉将中国梦理论引导下的自我理想信念外化为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本文分析了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性、探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的偏差,发挥中国梦的启示作用,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以中国梦主题活动为载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丰铭 《人才瞭望》2016,(16):203-204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指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媒体对大学生而言不仅是—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提升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途径.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这使得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当前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承载着亿万炎黄子孙和华夏儿女的梦想和重托,将其融入到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急迫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根据“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着手,分析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探讨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大学生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早日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并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以中国梦为契机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优化措施,试图开拓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当务之急。要坚定理想信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急需我们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用力用心补充共产党人精神上缺失的“钙”。  相似文献   

8.
程凯 《人才瞭望》2016,(12):9-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中国梦”进行论述,这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和高度关注.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此,探索如何使“中国梦”成为激励青年学生前行的力量,以期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开展了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的青春励志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大学生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给自己描绘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梦想”规划.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梦”的讨论热度在整个社会都高居不下,中小学校更是将“中国梦”作为政治题材引入了学校教育之中。在高校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在“中国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极其重大影响的今天,把“中国梦”主题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日常教学之中,将对大学生群体有效践行“中国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如何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其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高校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现状和教育思路,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深入探索“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于此,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及思想政治专题教育四个方面探索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也逐渐变为“00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意识薄弱、心理脆弱、依赖网络、学习生活碎片化、注重个人导向、缺乏知行合一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行为,要适时地改变教育引导策略,从实际出发,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载体,注重社会实践,树立榜样典型等方法,积极探索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继明 《人才瞭望》2017,(2):176-177
调查发现,中国梦已被“90后”大学生广泛认同;当前“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和务实性;高校对理想信念教育比较重视,但教育的方式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有待于改善和加强针对性,教育的实效性也有待提高.因此,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顺应时代的变革、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等入手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中,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哲学基础,使得我党能够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梦”的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相辅相成的。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的基本关系进行探讨,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精神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指导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和高度一致性.高校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重要媒介.高校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抓住根本、多管齐下、立足实际,推进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的新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梦”与“以人为本”思想有着共性的内涵,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研究二者内在的必然联系,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课题.因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奋斗目标,此后在各大媒体的关注之下,“中国梦”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也逐渐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最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当今,大学生正处于追梦的年龄,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梦对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思想认识,构建合理化方案,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潜在素质和正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提出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内容,注入了新鲜活力。在高校思想政治中,要努力将“中国梦”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中,本文探讨了主要的原则与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得“90后”大学生行为、心理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一些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机遇。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应借助“微媒介”,把“中国梦”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