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介绍和分析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电信业的重组以及全球电信运营环境的变化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电信市场发展现状 ,从而提出发展我国电信事业的管制对策 ,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企业竞争力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信业政府管制的制度变迁经历了五个阶段 ,从 80年代前的严格管制发展到邮电分营、电信重组。但要彻底完成从计划管理到市场引导的转变 ,还必须加快电信立法、实行政企分开、网业分离 ,采取先内后外的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市场结构的不平衡发展,电信改革再一次引人注目。借鉴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制定管制政策。本文在分析中国电信两次拆分重组的市场绩效的基础上,反思已经发生的两次重组,特别是2002年中国电信的南北拆分,指出通过重组建立的看似平衡的市场格局,很快就被动态的需求发展和技术进步所打破。其启示是必须充分认识动态的技术进步对通信产业经济运行的影响,建立以有效竞争为出发点、能够适应动态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市场监管体制与产业政策形成机制,从而使电信业能够获得更经济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电信业视为自然垄断行业,在国内外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念。由此电信业基本上处于独家垄断的地位,受到国家严格管制。自然垄断及管制理论的新发展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电信业引入竞争,在90年代初,我国电信市场也终于引入了竞争,这期间人们对电信业作为传统的自然垄断产业进行了大量反思,对其自然垄断性有了新的认识,而这种新的思考是电信改革模式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信业从1994年开始至2008年,在其间十几年的时间李进行了一系列的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的市场化改革,而每一次的拆分重组之后都带来的是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每次拆分重组之后,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变化,探求中国电信业究竟应该如何打破垄断,从而实现有效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电信业重组前后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修正后的Cournot模型和Stackelberg模型,文章分析了电信业重组前双寡头垄断下移动通信市场的市场份额,并用数据验证了分析结论;同时分析了电信业重组后三寡头垄断下移动通信市场初期以及成熟期的市场份额。根据本文的博弈分析,重组后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仍然居于领先地位,但有所下降,重组有一定效果。寡头垄断在稳定状态下的市场份额相对固定,这说明中国的移动通信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要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实现共赢;同时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以实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的发展对传统的行业监管和相关政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对市场范围、市场竞争及显著市场势力的研究,提出一个短期内适应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趋势的通信资费管制框架。在目前我国通信资费管制范围的基础上,区分零售和批发业务市场,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各类市场中现有主要业务以及三网融合后各家企业主要参与的业务进行竞争情况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关资费管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使得电信业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然而当前我国电信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却仍存在着许多不足,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值得反思。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法律管制,规范电信市场。本文在指出有效竞争是电信业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后,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今天,有效的市场竞争在于制度的创新,并且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市场势力的估计长期困扰着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以中国化学药品制剂企业为例,基于KBL模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化学药品制剂企业的勒纳指数略高于0.3,意味着企业拥有市场势力,这是导致中国药品价格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广告支出强度大、创新能力强的大型制药企业有更高的市场势力。该研究结果为中国医药价格管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证据: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政府应健全创新支持体系,创造条件推动内资企业、中小型企业、出口型企业通过加强创新而提高竞争力,以长期促进社会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市场势力的存在推高了当前的药品价格,应重点对大型制药企业与公立医院之间可能存在的合谋行为进行管制。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次重组和三网融合背景下,电信网内部及电信网与广电网的不对称竞争决定了电信业的不对称规制模式仍有必要。基础电信业务可细分为移动业务、固话业务和固网宽带业务,中国移动是移动市场的主导经营者,中国电信是固话市场和固网宽带市场的主导经营者。完善电信业不对称规制法律制度的核心思路是在《通讯法》的框架下,优化主导经营者的评估体系,健全电信业不对称规制的实施框架及其退出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经济目标是“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手段。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都可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手段。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只有实行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计划干预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已进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攻坚阶段的特点,从找准立足点、抓住着力点、凝聚拉动力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我国应该如何推进经济体制转型。详细阐述了推进经济体制转型的立足点是营造活力企业;着力点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拉动力是“开放、改革、管理”三驾马车。拉动经济体制转型的“三驾马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果循环的,其重要程度和作用是动态变化的。用好“三驾马车”,重在聚合“开放、改革、管理”的拉动力,并形成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3.
论电信法的现状、概念和研究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信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重要电信资源的分配仍然采用计划经济下的指定方式。在此背景下,电信法学研究滞后,电信法论文和著作不仅大多借用规制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语境,而且赘述网络法、信息法、电子商务法作为研究重点的网络侵权、数据保护、信息安全等内容,较少涉及电信法的内核。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理清电信法的内涵和外延,并采用了非法学的研究进路。电信法研究既要关注电信法律关系背后的多元价值,又要以权利义务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避免过多论述经济学、管理学、电信管制史、电信技术、传播学等非法学内容。电信法研究进路的起点是发掘出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与传统的计划经济有着质的区别。要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不能互相替代,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不能轻视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应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存在的必要。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必须形成动态的合理结合关系,经济资源才能真正达到最佳配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公交行业体制改革的进程,认为公交行业不应再在“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中反复折腾,而要把多种体制成分共存作为一种政策,通过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来取代原来的政治干预,坚持政府主导,通过特许经营等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建立更加便民的公交服务,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为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与市场的同步对接,引进“任务驱动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教材建设问题、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实训环节、改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待为高校的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析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状况,从规模、方向、动力3个方面指出其阶段性差异。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归纳山东迁移流动人口的特征;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影响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的因素。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山东人口迁移流动的持续"推动力"。随着户籍管理的放松,区域经济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所产生的"吸引力",促使山东农村人口迁移流动,特别是由农村向城镇的流动。  相似文献   

18.
促进电信业有效竞争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电信业改革带来的实惠 ,我们有目共睹。但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却值得反思。本文在指出有效竞争是电信业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后 ,从市场的逻辑出发 ,指出在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今天 ,有效的市场竞争在于制度的创新 ,并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 ,提出了制度创新的主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晋商精神"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勤俭奋斗和群体性精神的基本内涵,阐述了"晋商精神"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表现,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继承和发扬"晋商精神"的价值,同时要重视和发扬传统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